盾构井临时封堵板钢筋绑扎完成做混凝土浇筑前的最后检查
“去年一年把42栋民房整个拆迁完了,这是非常不容易的,这是一个。第二个就是这边的交通疏解,通过设计优化,变3到4次交通疏解为一次围蔽。第三个就是地下管线也特别多,也在1年多的时间里迁改完毕……”
谈到项目情况,汤永久风淡云轻地介绍。汤永久是中铁一局深大城际铁路二标土建三工区项目负责人。
中铁一局深(圳机场)大(亚湾)城际铁路项目包含1座白坭坑车站、1眼工作井、1段五和站至白坭坑站区间。其中白坭坑站是深大城际的第八个车站,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白坭坑村,总施工用地面积约为46827平方米。车站周边民房及商户密集,民房多为浅基础。2021年项目部进场时,民房排列的那是密密麻麻。在深圳这种寸土寸金的这个地方,短时间内把几十栋民房都拆迁完了,真不容易。项目部的付出不言而喻。
混凝土浇筑施工
白坭坑站处于深圳龙岗区横东岭路与东泰路交叉路口,车站南侧现存深圳市唯一的农产品一级综合批发市场“深圳海吉星农贸批发市场”,北侧是白坭坑村的仓储厂房,南北之间有日均车流量达3000余辆的农产品交易和运输车辆往返穿梭,同时还有登记在册的高达6000余辆的短途运输轻型三轮车。这种川流不息的各类车辆进一步加剧了施工区域周边的交通压力,也对施工运输车辆带来极大干扰。
因此,车站施工就需要封闭部分横东岭路和东泰路,也就是对施工区域进行交通疏解。
项目部相关人员多次与交警部门、村委、周边商户以及居民进行沟通协调,将最初的要导改疏解3到4次的方案不断优化,调整为整体绕行,施工范围一次性围蔽。2022年5月10日,项目部完成封路改道施工,相关道路封闭。新建疏解道路试运行期间,项目部还承担起了道路协管工作,保持了交通疏解道路的通畅,满足周边车辆通行需求,获得了各方的高度认可:车辆不用为今天走东、明天去西而迷糊,村民也不再为今日拐东、明朝去西发怒;项目部也消除了南北场地倒腾带来的临建布置困难和施工交通安全隐患,又缩短整体施工工期约60天。
白坭坑站基坑开挖深度约为18至34米,施工范围内存在燃气、电力、给水、排水、通信等5个专业地下管线,需要迁改,迁改总设计长度达7602米。然而,周边房屋等建、构筑物密集,导致地下空间已利用饱和,迁改路由不足,管线迁改及保护难度大。
明挖段钢支撑拆除转场
管线不迁改,施工就无法进行。项目部根据已有管线资料,采用物探配合人工探槽再深入探查,对现场既有管线予以明显标记并形成地下管线探测书面报告上报;同时积极协助配合设计单位与管线权属单位商定保护或迁改措施,并严格按规定做好管线百分百保护,解决了管线众多影响施工的难关。
在经过了一番舌枪唇剑之后,正式施工前的外部“三大难关”——房屋拆迁、交通疏解、管线迁移——于2023年1月被胜利攻破,为项目部的施工劈开了一洞天地。
白坭坑站总建筑面积为53957平方米,车站总长540米,其中,车站大跨度区域364.5米长的标准段采用盖挖逆筑法施工,配线段小里程44米长、大里程131米长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车站为地下2层、局部3层双岛5线车站,即车站与规划地铁21号线白坭坑站平行同台换乘、同步实施,与规划18号线十字岛侧换乘,21号线外包深大线,深大线两正线间设故障停车线;车站共设 A、B、C、D、E 5个出入口、2个紧急疏散口及4个风亭组;车站大跨段标准段宽度为52.5米,属于超宽、长、大基坑,是常规的地铁车站规模的4倍左右,基坑安全等级一级,车站主体及围护结构施工难度大,安全质量标准高;车站混凝土总用量约18万立方米,钢筋总用量约3万吨,土石方开挖外运65万立方米,既有的2棵百年古樟树需原地保护,施工组织统筹协调难度大。
1号钢筋场作业场景
如此的工程规模、施工内容、作业项目、构造类型,必然要求项目部汤永久团队或有非凡壮举,或是声誉扫地。
2022年,项目部就制定了全年施工生产的“十六字”总方针,即一季度的施工准备,二季度的消除存量,三季度的攻坚克难,四季度的大赶快上。
在此基础上,施工组织设计或者说叫“排兵布阵”就成为了或胜或败的关键。
项目部把白坭坑站车站划分为3个施工区域,即小里程明挖区、盖挖区、大里程明挖区。小里程明挖区地下3层结构,又分为2段,由上到下进行土方开挖施作围护结构混凝土支撑,混凝土支撑施工完成后进行基坑开挖见底,再施工主体结构底板,顺作主体结构的侧墙、中板、顶板。
钢筋场钢筋弯头加工
盖挖区地下2层、局部3层结构,分为21段,施工步骤由上到下进行土方开挖,施作主体结构的顶板、中板、底板,再进行主体结构的侧墙施工,基坑土方开挖至基底后,再施工主体结构的综合接地、浇筑垫层、结构底板,后施工主体结构的侧墙及车站内部结构;推进顺序从中间向两端、从东端向中间3个平行作业面同步;施工方式采用竖向分层、纵向分段流水施工;施工安排是,根据出土孔、吊装孔布置,盖板与中板、中板与底板作业须间隔2个施工段,以减小交叉作业影响,保证施工效率。
大里程明挖区共分为8段,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自东端向西分层分段土方开挖完成,施工围护结构混凝土支撑或钢支撑,施工至车站基坑底后进行主体结构底板垫层、防水、结构底板施工,顺作主体结构侧墙、中板、顶板及顶板防水施工、覆土回填。2023年7月30日,该部位有100米范围移交盾构机始发掘进作业。
照此安排,项目部各部门、作业队既各自为战,又协调统一,按区域、分专业、依先后齐头并进。笔者在地面施工区域看到,盾构井临时封堵板的钢筋绑扎已经完成,8名作业人员和监理、技术人员在做最后的检查,混凝土罐车、泵车严阵以待……不一会儿,混凝土顺着管子就流向了钢筋网内,4名振捣工也随之开始忙碌,嗡嗡声响成一片。车站1号钢筋场,10几名穿着印有“钢筋工”“信号司索工”马甲的工人,或协助吊车调运钢筋、或切割钢筋原材下料;不远处,吊车调运明挖段钢支撑转场……
项目部钢筋绑扎自检
据项目部常务副经理吴跃华介绍,白坭坑站目前投入电动抓斗3台、长臂挖掘机1台,短臂挖机6台、25吨汽车起重机3台,100吨汽车起重机1台、塔吊2台、土方运输车40台,各工种作业人员400人。日平均出土量约2000立方米、绑扎制作钢筋45吨。
与施工生产同步推进的是项目部的标准化建设,这是一项类似于“梳妆打扮”的工作,主要是提升项目部“形象气质”。
晚霞中的白坭坑车站
受限于特殊的场地环境,项目部精心组织前期策划,科学系统筹划场地各期布局,施工技术人员优化调整形成盖板上贯通通道和平整场地形成联通东西的斜坡道,合理设置塔式起重机达到最大限度覆盖作业面,减少流动式起重机对场地的占用……放眼望去,白坭坑车站整体布局精致细腻,机械设备繁杂而有序,车辆行人各行其道;在各个出土口、预留孔都有硬质防护栏隔离,显得整齐美观;电箱、防护栏、微型消防站整齐统一;结构施工现场“四口五临边”安全防护标准化;支架、脚手架、梯笼及钢斜梯安全网标准化、常态化设置……
还有那“智慧工地大数据中心”,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建筑施工过程数据自动采集、智能分析及智能预警,以及BIM基础应用、施工工艺模拟、可视化交底、工序和节点验收、实景建模、节点大样模型、BIM综合应用平台等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以及规范结构物施工中的模具、卡具运用等等,就不一而足了。项目部先后吸引了2023年9月15日中铁南方项目管理提升暨质量月观摩交流和10月26日,深圳铁投公司组织的百人以上白坭坑站安全质量文明施工观摩会。
车站小里程段顶板上方文明施工
至于获得的深圳市质量管理小组“优秀奖”、深圳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优良工地奖,陕西省质量管理小组“二等奖”,以及积极参与深圳市新冠疫情防控、抗洪抢险救灾所表现出的央企社会责任和担当,也是受到了地方政府百姓的赞扬。中铁一局的企业形象和央企品牌在深圳高高扬起。(通讯员 王冬生 王利 李岚 耿刘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