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创造,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提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部署,而企业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生力军,企业家是企业发展的“领头羊”,弘扬企业家精神就是为企业改革发展赋能,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助力。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中国发展日新月异、一日千里,离不开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团结奋进;离不开各类经济主体围绕经济发展主线奋勇争先、主动创新、开拓市场;离不开企业家有勇有谋、敢闯敢试、永争一流。
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阐述“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带动了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增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可见经济发展对国家长治久安、繁荣富强的深远影响。但如今,西方国家大搞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加之疫情等原因对全球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国内经济增速趋缓,中国部分产业仍然受制于人。基于此,党中央结合当前世界产业深刻变革,以及深入分析全球经济形势,提出构建以国内经济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积极推进“六稳六保”,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建立一批“专精特新”企业等多个方面发力,全面调动各方资源,促进经济恢复发展,不断为走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强有力的经济基础。
因此作为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必须以企业家精神要求自己,从爱国、诚信、创新、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提升自己,正确认识企业家精神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以战略思维、广阔视野带领企业做优做强做大。
一、正确认识各类经济主体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
公有制经济主体、非公有制经济主体都是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国家经济、就业和民生等方方面面。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依靠经济发展、工业发展、科技发展,历经社会主义建设期、改革开放发展期,快速从“一穷二白”的落后国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内经济呈阶梯式迅猛发展,国家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这里面各类经济主体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有企业肩负着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多年来,国有企业一直深耕在国家建设发展的重要领域,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变革,贸易全球化持续推进,国企如何继续在市场中保持领先和核心地位,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成为了所有国有企业家思考的重点。党中央对国企改革发展寄予厚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纵深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对标一流企业”镜头不换、目标不变,国有企业唯有积极融入国内外市场,跟业内领先单位一根尺子比长短,寻求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和组织创新新突破,才能获得更大的市场和更高效的发展。
二、全力推进“三个转变”是新时代建筑业发展的未来所在
习总书记提出传统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品牌价值不高,“大而不强”的问题更加凸显。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必须实现三个转变,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我想不仅是制造业,建筑业也当如此。随着“一带一路”、贸易全球化、改革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各家企业都想分到“大蛋糕”,可市场存量有限,如何切到好蛋糕、大蛋糕,必须坚定不移推进三个转变,依靠硬实力、亮出真本事,切实把自身打造成“有口碑、有信誉、有能力”的百年老店。
前面提到国有企业有政治责任,但也具备政治优势,善于干别人不能干、不敢干、干不成的事情。曾经,美国等西方国家一直以禁运方式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而我们的国产石油量又很少,在百废待兴的关键时期,王进喜等石油工人喊出了“宁肯少活20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铮铮誓言,现在我国石油产量已跃居世界第六。近年来,我们国家飞速发展离不开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和飞驰的列车,动车组先是引进国外技术,但外商不愿意透漏核心技术,因此中国中车开启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的研发工作,经过不懈努力和夜以继日的研发。我们才拥有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兴号”动车组列车,中国高铁成为了闪亮的国家名片,我们不仅实现自给自足,还参与到其他国家的高速铁路建设。
以前我们以廉价劳动力换取市场,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成效,但是现在随着人工费等成本的增加,很多国际企业选择在劳动力更加低廉的越南、印度等地建厂生产,我们没有了竞争优势,必须加快转型,不能只做代工厂,要形成自己的品牌、自己的产品。比如,只能手机领域华为、小米、oppo等,电动车领域比亚迪、小鹏等等,以及宇通客车,不仅在国内发展良好,在海外也拥有广阔市场。以及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打破国际垄断,成为宽幅“手撕钢”全球唯一生产基地,这些都阐释了“三个转变”对企业发展的深远影响。
三、深入践行“敢为天下先”的企业家精神是现代化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
“企业家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一,蕴含着丰富内涵,习总书记企业家座谈会上强调“企业家要带领企业战胜当前的困难,走向更辉煌的未来,就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
古往今来,我们中华民族涌现出很多优秀的企业家,有别于普通商人,他们把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结合,与中国发展同呼吸共命运,主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在不同领域,开阔创新、先行先试,为民族复兴国家发展做出了有益贡献,他们身上的企业家精神熠熠生辉。
德国西门子、日本三菱、美国微软、波音公司家喻户晓、扬名世界,他们掌握着行业领域的核心科技,他们的企业标准就是行业标准,掌握着行业话语权,在行业中处于垄断地位。同时,他们的产品质量好、品质高,加上过硬的管理实力和研发能力,才能一直在社会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的。
反之,二十一世纪以来,也有很多老牌企业没有跟上产业变革,缺乏对市场的前瞻性分析,面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反应迟钝,导致公司多年经营成果付之东流。比如柯达公司一味投入在胶片行业,在数码摄影奔腾而至的发展浪潮中反应迟钝,对新事物缺乏敏锐判断,导致错失了转型发展的机会。以及,曾经的手机行业老大哥“诺基亚”,缺乏创新思维和科学判断,只顾低头拉车,没有察觉到行业变化,没有及时调整产品和研发方向,被后来的“苹果、三星”等创新型企业赶超,不仅丢掉了客户,还因经营不善濒临破产被微软收购。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企业家首先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拥护两个核心,胸怀家国,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壮志豪情,把企业发展和国家发展相融合。其次是要有胆识、有闯劲,当好企业发展的头雁,不断带领企业在应对风险挑战上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改革发展中,敢为人先、先人一手、快人一步,让企业在新时期实现长足发展。最后,企业家要解放思想、积极创新,培养对行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敏锐触角,苹果创始人乔布斯、spaceX创始人和特斯拉投资人马斯克,都是行业的先行者,他们敢于尝试、不怕失败,只要确定了正确反向就不断推进优化,才呈现出卓越的产品,继而推动了各自领域的变革。在国内,我们有自主研发国产大飞机C919的企业家和科学家,有任正非、曹德旺等企业家,他们敢于在困难面前逞英雄,不断在领域内创新,正因他们的坚信探索和不懈奋斗,才把中国手机、中国玻璃销往了全球各地。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企业家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积极推动企业发展行稳致远,以经济担当、社会担当和政治担当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现企强国富。(作者:中铁一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贺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