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记者艾米杰 韩宗宪)“‘轻、松、薄、匀、缓’,这六个字就是装甑的基本要求,看似简单,操作起来却不容易……”近日,在西凤集团903制酒车间,第六届基酒生产系统技能大赛一等奖得主、装甑工人曹锋师傅讲起了自己的工作经历。
甑,本是中国古代的蒸食用具,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家庭的厨房里已难得再见此物了,但是在白酒酿造的蒸馏环节里,甑却一直保留了下来。当酒醅制好后便要装进甑桶以蒸馏出酒,这就是装甑工序。
在一般人看来,装甑是个极其简单的工作,只要有些力气,将酒醅一铲一铲地装进甑桶即可,然而事实远非如此,这里面有何学问,且听装甑技师曹锋一一道来。
人工装甑,是技术含量很高的活,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才能掌握。每次上甑开始,工人们先在甑桶中的箅子上撒一层稻壳,然后打开蒸汽阀门,等蒸汽上来之后,再往甑桶里铺撒发酵好的酒醅,酒醅需要一层一层地撒上去,撒一层酒醅之后就会把蒸汽给压住,过一会蒸汽又会冒出来,就要继续铺撒酒醅,此时的要领为“见汽就撒”,此外,还要保证不能压死了长时间不再冒汽。一般甑桶的口径有2米,铺撒酒醅的力度要掌握好,要撒均匀,不能造成不同区域上来的蒸汽大小差异过大,也不能铺撒太慢,使某一块区域上来的蒸汽太大。这个工序讲究动作轻巧、撒料松散、撒点准确、每次撒料要薄、每层铺料要匀而且平整,“轻松薄匀平”这六字诀窍便出自此。
装甑为何要有如此多的讲究呢?这是因为酒醅发酵后,其高粱中的淀粉、单宁升华为酒精和香味物质,要蒸馏出美酒,酒醅须和稻壳拌匀,让每一滴精华都能找到缝隙流淌出来。此外,装甑还直接影响着出酒量,曹锋师傅说,装甑技术的好与坏可以使出酒量最大达到20%的差距。这20%可不是个小数目,假使一个酒厂年产1000吨酒,如果装甑技术不好,便可能要损失将近200吨酒,再加上影响酒的品质,其损失不可谓不小,怪不得西凤集团会如此重视装甑环节。
今年5月,西凤酒集团第六届基酒生产系统技能大赛决赛上,曹锋师傅带着过硬的技术踌躇满志地走上赛场,一路过关斩将,取得装甑项目一等奖的佳绩。他说,在西凤集团还有很多装甑水平高超的老将新秀,正是这一个个技能过硬、恪尽职守的工匠们,守住了西凤酒出类拔萃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