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踏春出行的季节。
如果说江南的春天是“千里莺啼绿映红”,那西部的春天则是“银鞍白马度春风”。西部有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雄奇壮阔的冰川大山、广袤苍凉的大漠戈壁、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波涛汹涌的九曲黄河、秀丽壮观的长江三峡,还有世界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敦煌莫高窟、拉萨布达拉宫……这些都是众多世界级的自然人文资源。随着西部交通的日益便捷,过去“遥远”的西部,如今随时都能提上说走就走的“日程”。
四通八达的出行环境
早起到西安回民街咥油茶麻花,再登上永宁门的城墙一览十三朝古都风貌,下午坐动车到成都的熊猫基地打卡……对于今天活力四射、激情昂扬的背包客,是十分寻常的出行安排。随着西部交通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高铁网络布局日益密集。十年来,我国高铁年均投产3500公里,西部地区铁路里程已经突破6万公里。人们到西部旅游更加方便,填补了西部“留白”。
不仅西部的高速公路和国道网络日益完善,西部地区的航空业也取得了质的飞越。机场建设成就非凡,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在2022年 “中国最受欢迎十大机场”排行榜中分别位列第5、第7、第9、第10名,几乎占据了全国的“半壁江山”。由西部通往全国和国际的航线越来越丰富,为旅客出行提供了更多便捷高效的选择。
山川、草原、戈壁、黄河,独特的自然景观与魅丽的历史文化遗迹常常令人流连忘返……契合了这个春天人们“旅从速,游从悠”的诉求。从传统跟团游到个性定制、房车自驾、户外运动、研学旅行、风情体验等,不断精进的旅游方式拉进了我们与西部的距离,“在路上”成了西部旅游的“独特标签”。
从各旅游网络平台预订情况来看,西北连线游仍是消费者的最佳旅途选项。骑行青海湖、打卡茶卡盐湖、登临卓尔山、沉浸鸣沙山、拜谒莫高窟……都是当下旅者领略西北大地自然风光与丝绸之路人文精神的热门项目。作为西部游的热门选择,“拉萨+林芝”连线游人气最旺。毫无疑问,这与多样的地理环境、丰富的民族文化、四通八达的交通密不可分。
独具特色的山水风光
西部地区向全世界发出盛情邀约的底气,来自其独具特色的山水人文,更来自其生态保护的长足进步以及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十多年来,西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一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从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到退田还湖,西部地区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生态建设和环境修护修复投入不断加大。如今,黄土风沙不再是西部的代名词,荒岭染翠绿,河流扬清波,如江南般秀美的画卷,正在西部许多地区出现。
西藏仍是世界上生态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与此同时,贵州的生态环境带来的红利,使得绿色经济的占比达到了45%,森林覆盖率达到了62.12%,“世界自然遗产地”数量居全国第一。“绿水青山正在成为贵州人民的‘幸福不动产’和‘绿色提款机’。”被比喻为中国版图上一柄“玉如意”的甘肃,从地理位置和功能上看也是中国西部生态的安全屏障。谈及祁连山的保护,甘肃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整治修复祁连山生态,使周边的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高原湖泊重现清澈、长江上游建起绿色屏障、黄土高原披上绿装……
2019年2月,美国航天局根据卫星数据进行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全球从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绿化面积中,约四分之一来自中国,贡献比例居首。我国西部的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自2004年以来连续10年保持双缩减。
新疆地域广阔,面积将近全国六分之一,却包含了众多得天独厚的美丽景色,既有一望无垠的广袤草原,也有浩瀚无边的茫茫沙漠点缀着星点绿洲。三月到吐鲁番能看到大片大片的杏花海;四月初到伊犁娜拉提可以欣赏遍地生花的冰百合;五月初到石河子能观看桃花迎风绽放;也可以到库尔勒看那梨花挂满枝头。跟着春天的步伐,游弋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真正体验步入花的海洋,吹着春风,闻着花香,恍若化作采蜜的蜜蜂,心是何等透亮。
魅力尽显的历史风貌
从文化西部的角度看,上古时代,无论西北还是西南,都与中原地区有着密切的交往。从西汉起,西部已进入中国历史的视野。唐代,西部的概念进一步扩大,它包括了青藏高原的腹地、云贵高原、北方草原、辽阔的西域,甚至沿丝绸之路越过帕米尔高原。汉唐两朝众多的公主远嫁乌孙、吐谷浑、契丹、突厥、回纥、南诏等地和亲,使神奇的西部文化与内地的联系进一步加深。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逛博物馆,去川博“竞技”、到陕博“碰瓷”、在新博“玉见”、赴甘博“画陶”。游客们在各大博物馆里一眼望穿千年,穿越回古人的生活现场。
无论是大气磅礴的新馆,还是层出不穷的新展,这些在10年前,对观众来并不常见。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建设,博物馆已经成为一个地区、一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放眼世界,凡是发达的地区或者城市,一定会有丰富多彩的博物馆。如今,博物馆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城市区域发展、文化助推的方向。
无论是西部每年开放的展览数量、参观人数、社教活动的场次在十年间倍增,还是文创产品的销售额经历从无到破亿的蝶变,博物馆的影响力日益增长。
大漠孤烟的壮丽景色
踏上西北的土地,对人冲击最大的是塞外独特奇妙的山水风光。湖泊、沙漠、戈壁、牛羊马群……会时不时映入眼帘。爱好摄影的人总会感觉手忙脚乱,应接不暇。
到敦煌市南郊5公里的鸣沙山月牙泉,你能看沙动成响奇观。流沙成积,红、黄、绿、白、黑五色。月牙泉就静静地躺在鸣沙山环抱之中,形似一弯新月。“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沙漠奇观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落日斜晖时,细沙渡上了一层薄薄的金色,随手一张剪影,浩瀚辽阔的大漠也多上一丝温柔,亮出一道风景线。
再看嘉峪关,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河西走廊最西一处隘口,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来到巍峨壮阔的关前,明代诗人笔下那“烟笼嘉峪碧岧峣,影拂昆仑万里遥”的壮阔是何等气势。在晴空万里的瀚海戈壁上,嘉峪雄关笼罩在弥漫的烟雾之中,登上城楼,极目远眺,使人心胸开阔,思绪飘远。“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感概会在每个人的脑海里油然而生。现在,在这里你或可以近距离与骆驼、马匹进行互动,或是在沙地跑车、滑翔机等娱乐项目中挑战苍穹。
在西北你更能体验到融合在风景中独特的人文,汉、藏、伊斯兰等多样性文化异彩纷呈,西北风味美食为旅途增添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理由。想想那滋滋冒油大盘鸡、串大肉鲜的羊肉串、闻名遐迩的和田玉枣,还有酥黄的新疆烤馕,无论哪个都能让游客印象深刻,回味无穷。
迎着春风细品西部,这广袤的地域上蕴藏着真正无穷的力量。除了禀赋的能源与新能源支撑着国家安全及建设,学界正在探讨的大西线调水方案,亦有可能再造我国战略粮仓。
西部是每位国人终生向往一游的目的地,西部的天高地阔承载了多少美好的愿望和畅想,其悠久的历史里就流传着多少英雄传说和动人故事。踏上苍茫戈壁,时而植被丰富,时而荒凉枯寂,放眼望去不禁会感慨天地有浩荡,个人之渺小。看着大片大片的棉花田,连绵成片的薰衣草,还有天空成群结队天鹅飞过,祖国胸怀的博大,山河壮阔的俊美,无不在每个游历者心中激荡。(文/ 陈宇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