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县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思考

2023-02-23 15:00:33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是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行政效能、实现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近年来,靖边县委、县政府把深化“放管服”改革作为首要任务加以推进落实,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各项决策部署,以“打破篱笆、畅通梗阻、破除壁垒”为原则,以全面推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为抓手,创新实施“审批首席咨询官”“一窗综合受理”“一件事主题式服务”“标准化+政务服务”“提升党务政务便利度29条”等一系列便民利企举措,在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激发市场活力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绩。
 
  虽然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其他先进地区相比仍有不少差距,还需狠下功夫补足短板。
 
  一是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继续精简各类行政审批事项,关键是在提高“含金量”上下功夫,以精准放权增强群众“获得感”。要聚焦社会需求,建立群众“点菜”机制,把群众和企业意见集中、反映强烈的事项作为减权放权的重点,大力削减企业投资、项目入园、资格许可认定、教科文卫等领域审批事项。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深入研究按领域放权的具体举措,把该“放”的全面下放,该“简”的及时精简,该“清”的彻底清除。
 
  二是确保下放权力接得住。要开展简政放权“回头看”,对承接落实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指导乡镇做好后续衔接工作,对“接不住”“用不好”等问题研究提出解决办法。建立健全“事权、人权、财权”对等保障机制,加强乡镇队伍建设和经费保障,尤其是县直有关部门要克服“一放了之”的思想,根据乡镇“放管服”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培训,让乡镇有条件、有能力承接好审批事项。
 
  三是强化执法监管责任。强化清单的执行落实,切实把监管责任和措施落到实处,防止监管“缺位”和管理“真空”。深化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整合执法职能和机构,发挥执法大队作用,开展县直部门与乡镇联合执法,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等问题。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随机确定检查对象和检查人员,及时公开检查结果,杜绝权力寻租现象。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跨部门执法联动响应和失信约束机制,让失信者一处违规、处处受限。
 
  四是提高政务服务效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清单的编制与公布。进一步明确服务流程和办理时限,开展政务服务“六减一增”专项行动,让群众办事更明白、更方便、更快捷。将县乡村三级服务中心打造成高效便民中心。着力推进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标准化、便民化建设,优化大厅窗口设置,将原各站所分设的办事窗口整合为综合窗口,培养“全科”干部,实行“全科”受理,推行“全科”服务。推进村级便民代办点建设,发挥村(社区)委会为民代办作用,利用村(社区)电商快递代办点合理设置便民服务代办点,从村(社区)现有村组干部、在村创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及党员中选拔人员作为代办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破解“信息孤岛”。推动实体大厅向网上大厅延伸,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凡具备网上办理条件的事项,都实行网上受理、网上办理,并统一网上政务服务出入口,实现不同部门、不同层级的数据同源、数据互通,推动“一次录入、大家共用”和“一个数据用到底”,逐渐增加身份证“一证通办”事项清单。推进经开区体制改革。将符合实际需要、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审批权限赋予经开区,实现“园区内事园区内办”。建议对企业申请开办时间、投资审批时限设定明确的量化指标,以硬性约束倒逼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提效率。
 
  五是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建立分管领导抓总揽、政务服务办抓统筹、牵头部门抓专项推进、其他部门抓具体落实、窗口单位支持配合的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工作局面,召开专题会、协调会,及时解决难点、堵点。完善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加强衔接、密切配合,切实解决你放我不放、放权不同步等问题,确保“放管服”改革措施落地见效。
 
  六是强化工作督查考核。规范督查检查。以企业和群众获得感为评价基准,统筹规范“放管服”改革督查检查工作。重点做好精准协同削权减证、放权工作有效承接、事中事后监管创新、政务服务便民化进展等事项的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精准考核评价。建立“放管服”改革监督考核评价体系,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社会评价,综合运用电子监察、在线评价、抽样调查等考核评价方式,提高考核评价的规范性、准确性、客观性。建议将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纳入乡镇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重视社会监督。建立健全企业和群众满意度评价机制,经常性地开展满意度调查,让企业和群众评判改革成效。及时曝光改革中的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等突出问题,及时总结宣传改革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扩大改革效果,形成强大舆论推力。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广泛宣传,积极营造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浓厚氛围,不断提升群众对“放管服”改革的知晓度、参与度、满意度。
 
  (文/靖边县政府办  何钰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