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陕协作,共结“山海情”

2022-09-28 15:15:16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如今,走遍陕西的各个区县,“苏陕协作”项目往往都是各地政府部门极力向外推崇的。通过这种跨越千里“走亲戚”式的助力,不仅使两省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更为陕西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许多新鲜血液,尤其是带动了当地县镇村产业的发展,许多陕西农副产品因此走进了“江苏大市场”,更多的老百姓工作有了着落,“苏陕一家亲”的乐曲在三秦大地上遍地传唱。

  旬邑“小碗酱”走进江苏“大市场”

  “上班离家近,又能照顾老人孩子。中秋节大家聚在一起,热闹喜庆。”今年中秋节,对于家住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太村镇文家村的刘华荣来说,格外有意义。

  原来,刘华荣在家门口的旬邑咸恒泰达有机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找到了工作,成为了该公司小碗辣椒酱生产线上的一名工人。这家公司位于旬邑县中医药健康产业园,2021年11月,由江苏幸福门粮油有限公司参与投资创办并正式投产,是当地一家享誉省内外的苏陕协作企业。

旬邑咸恒泰达有机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产品生产线
旬邑咸恒泰达有机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产品生产线

  “这是一个集产品研发、精选包装和精深加工于一体的辣椒酱、紫苏油生产线。”公司总经理唐俊军说。在这里,辣椒“变身”为包装精巧的小碗酱、紫苏籽“变身”为紫苏油等深加工产品。项目投产以来,公司开足马力生产,努力克服疫情影响,通过“线上+线下”拓展市场,并积极联系当地各类消费帮扶馆,努力让产品进入更多的馆区。

  随着紫苏油、小碗辣椒酱等产能的扩大,如何搭乘平台快车、拓展销售渠道,成为企业的“心头大事”。正当这家企业踌躇徘徊、一筹莫展之时,在江苏泰兴挂职副市长的咸阳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燕军永得知此事,第一时间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之后带领泰兴市发展改革委和企业负责人赴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向分管领导和职能处室汇报。经过多方沟通协调和座谈交流,当天便与江苏省发展改革委消费帮扶农产品展示中心“悦购钟山”平台达成了合作意向,让旬邑小碗酱、紫苏油等产品顺利进入该消费帮扶平台,走进了江苏大市场。

  “农产品销售事关农民增收和企业发展。江苏省发展改革委旗下的消费帮扶农产品展示平台,是面向江苏全省推介各类消费帮扶产品和政府定向采购的综合性平台。这对咸阳的特色农产品来说,是拓展销路、打开市场的直达通道,对企业来说,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燕军永介绍。

  他说,目前企业积极对接邮政、银行、保险公司等特通渠道,组织申报产品进入国家832扶贫平台和公益中行等平台,对接江苏地区各类政府采购平台,工会福利团购平台,全方位、多维度做好消费帮扶工作,让旬邑老区农特产品飞入江苏乃至全国更多的寻常百姓家。

  “原来紫苏收购价每斤5元左右,现在收购价是十几元,相当于原来的两三倍。”说起现在的行情,紫苏种植户郑亚妮深有感触。随着产品的销量增加,带动当地种植紫苏的面积也不断增加,群众收入逐年增加。据了解,目前该公司与旬邑有关镇村签订紫苏籽收购协议,成效显著。截至今年8月底,实现销售收入3600万余元,利税500万元。

  “企业在积极研发新产品的同时,扩大紫苏种植基地,发展订单农业项目,让当地群众的收入再提升,真正担负起消费帮扶的主体责任,让苏陕项目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惠及更多群众。”唐俊军说。

  正是因为有了“苏陕协作”,才使得更多像刘华荣一样的老百姓有了工作,也是通过他们才让更多的“老陕味”走上了江苏的“大餐桌”,苏陕故事每天都在不断地上演着。

  子洲农特产“下扬州”

  “陕货入江南,千里下扬州”。如今陕西榆林子洲的农特产品开始“下江南”,子洲原产的“本土产品”到东部市场成了“畅销商品”,实现了华丽转身。

子洲县的农特产品通过电商,大多数销往扬州等地
子洲县的农特产品通过电商,大多数销往扬州等地

  这是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开展消费帮扶,助力子洲县群众创业致富的真实写照,这样的创业致富模式极大地改变了当地传统的生产销售理念。

  “以前子洲老百姓卖的农产品像个‘山里娃’,没有‘梳妆打扮’就上市销售,利润不高,现在有了大商超的指导,山里人也学会了‘打扮’,各家的产品都包装得漂漂亮亮。”子洲县工贸局副局长周小鹏介绍。

  原来,以前榆林子洲县农户销售农产品,经常是“把小米装进袋子里,把蜂蜜灌进瓶子里,把黄芪切成片子,把苹果装进纸箱”,依靠传统作坊模式来生产销售,很多产品没有商标品牌,没有SC生产许可,产品进入市场以后,无法进行商品溯源,在消费者眼中就是“三无”产品,几乎无人敢用。如此不仅产品质量没保障,还经常面临滞销问题。

  “要想致富、先换思路”,2021年以来,扬州市江都区对口协作榆林市子洲县联络组会同子洲县工贸局、乡村振兴局组织羊子养殖、果品生产加工、网络直播销售等各类专业技术培训13期400余人次,召开“子洲县农产品供应商联盟大会”,研究探索消费帮扶新路子。

  扬州市江都区对口协作子洲县联络组华勇主任介绍,2021年-2022年,两地通过举办“榆林周·子洲日”招商推介活动、“江子协作特色产品展销会”、“榆林好产品下扬州活动”等活动,不停为子洲的农产品销售找出路。与此同时,子洲县工贸局与江苏宏信龙大型连锁超市签订《子洲农特产品购销协议》,开辟5个超市专柜销售子洲特色商品。江都供销总社还成立了“子洲味道”专馆,让更多商品深入到江都百姓身边。此外邀请网络团队开展直播带货活动,促进当地更多商品流通东部市场。

  不仅如此,联络组还遴选了具备资质、具有规模的“子洲秦缘”“清水沟农业园区”等龙头企业,整合优质资源,制定生产标准,结合东部市场反馈,定制了组合式“子洲大礼包”,而且根据市场需求不断优化升级。

  “往年的礼包包装简单,里面有挂面、粉条、蜂蜜等各式陕西特产,但有些东西并不适合扬州人的饮食习惯。今年的‘子洲大礼包’,不但包装精美,里面还有黄芪做的牙膏和蒸汽眼罩这类实用的生活用品。”江都区市民王春华收到今年定制的礼包后如此感慨。

  如今,子洲的特色优质产品越来越受到江都群众的喜爱,每年订购大礼包近3万份,约1000万元。2022年,子洲县投入2400万元,使用苏陕资金800万元,新建电子商务仓储、包装、发货项目,积极打造农产品销售集散中心,集中资源力量做好销售服务工作。

  “扬州江都区与子洲县自2017年开展苏陕协作对口以来,开展了全方位、纵深化、可持续的交流合作。多年的合作不但为子洲县招引了企业、解决了就业,更改变了当地企业的发展理念。”第三批苏陕协作对口帮扶工作队江都区驻子洲县联络组组长,子洲县委常委、副县长王赛介绍。

  近年来,扬州市江都区与榆林子洲县深化对口协作,每年帮扶销售金额约2500万元,一大批子洲特色商品饱含着苏陕两地干部浓浓情意销往东部市场,开启“下扬州”模式。

  商南农特产“出山”了

  “2022年以来南京市溧水区对口帮扶商南县联络组不断加大消费协作力度,先后将商南县120余种农特产品销往南京地区的终端市场,销售额超过800万元。此外,在前期对接的基础上联络组还采取多种销售模式将商南县的猕猴桃果汁、蔬脆系列等农产品成功推向东部市场。与此同时,将来自溧水区的大米、‘五莓’系列产品、优质水果等农特产品引向陕西市场并成功实现销售。”谈起苏陕协作取得的成效,南京市溧水区对口帮扶商南县联络组成员、挂职商南县发改局副局长的马骅骝兴奋地介绍着。

商南农产品展销中心
商南农产品展销中心

  他说,现在苏陕协作模式不再是过去的“消费扶贫”,而改为了“消费协作”,不单单是陕西农产品可以销往东部,同样也可以把东部的产品拿到陕西来消费,这种双向流动的方式,可以实现互利双赢的效果。

  商洛位于陕西省东南部,与南京相隔960公里,但两地的心却一直连在一起,通过消费协作,共同建起了一座互通互助的财富桥。

  在商南挂职一年多的马骅骝,接到电话时还在不停地处理着苏陕协作的各种事宜。自从来陕以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为了让商南更多的农特产品有销路,他和联络组想尽了各种办法。他们多次联络对接南京的一些企业和大型商超,力求让商南农特产品深入到南京当地。特别是在端午、中秋、春节等节假日,加强与当地政府部门对接沟通,促进农产品大礼包的销售,让商南更多的“山货”走出去。此外还对重点产品如商南果汁进行点对点销售,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不厌其烦地为商南农特产品“做媒”。

  消费协作工作在来自江苏南京市溧水区对口帮扶商南县联络组组长,挂职商南县委常委、副县长钱锋的带领下,通过不断地摸索,总结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市场与行政相结合的“三结合”消费扶贫模式,助推商南特产走向全国。

商南农产品通过“扶贫832平台”销往南京市溧水区
商南农产品通过“扶贫832平台”销往南京市溧水区

  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商南县通过扶贫“832”等线上平台销售商南农特产品,特别是香高味浓回甜耐泡的商南茶、肉厚质美的香菇、味道鲜美的羊肚菌、果满仁香的核桃、纯正天然的土蜂蜜深受江苏、浙江等地的市民喜爱。同时,溧水区驻商南县对口帮扶联络组分别在南京市溧水区宝塔路、溧水区市民中心建成南京(商南)农特产品旗舰店,让溧水区市民既可线上购买,也可到实体店现场挑选,让商南“茶香、菌好、果优、蜜甜”的生态名优特色品牌声名远扬。

  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溧商两地通过邀请南京企业家来商实地考察、深入农特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等请进来的办法,推动两地农产品公用品牌对接合作。同时,溧水区驻商南县对口帮扶联络组带领商南本地企业负责人走出去,到南京市众彩批发市场、南京巴比食品等企业“面对面”对接并达成合作意向,实现山货出山、资源共享。

  市场与行政相结合。鼓励引导企业赴南京、上海等地参加展销会,设立展销店、形象店,宣传推介商南的农产品。同时,鼓励溧水区农特产品批发市场、商贸流通企业和机关、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等与商南县建立长期稳定的供销关系,通过“扶贫832平台”等渠道采购商南县农特产品。

  “三结合”的消费扶贫模式,不仅提升了商南特产品牌,更让溧水市民共享到了商南的好山好水好农产。2021年1月至11月,商南县农特产品在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上销售量达到3359.2万元,销售额稳居全省前列、全市首位,实现了以消费促帮扶、以消费促增收目标,让脱贫群众脱贫更可持续、更加长久。

  后记

  像旬邑“小碗酱”走进江苏大市场、子洲农产品“下扬州”、商南的农特产“出山”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例如陕南木耳香菇、陕北红枣小米、关中猕猴桃等“陕货进苏”,不仅丰富了江苏群众的“菜篮子”,更让陕西老百姓的腰包日渐鼓了起来。

  如今在江苏各地,“陕西农副特产店”已成为各区县帮扶陕西的“标配”。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江苏帮助陕西销售的土特产超过27亿元。江苏省对口帮扶陕西省工作队领队、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肖延川认为,现阶段苏陕协作,一方面要继续助力巩固陕西脱贫攻坚成果,另一方面要帮助陕西脱贫县更多引进或培育一批有规模、带动强的产业项目,帮助地方把产业做起来,把产业链建起来,把县域经济发展起来,从而更可持续推进乡村振兴。

  (文 / 记者张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