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年,平凡人的非凡故事

2022-10-12 09:04:20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祖国这十年,也是你我的十年。这十年,你的变化是什么?有哪些让你最难忘的时刻?又有什么样的十年体验?就让我们通过一个个平凡人的不平凡故事,去感受祖国这十年,也是你我这十年的坚守和变迁。

张喜民表演华阴老腔

  这十年,是文化根脉的传承
 
  华阴老腔是双泉村的“特产”,它由古代的船工号子演变而来,两千多年来,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小时候,张猛欣赏不了老腔的美,一声声呐喊时常会把他吓一个激灵。但现在,张猛爱上了它,想把它传承下去。
 
  张猛的爷爷张喜民,这一辈子基本上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唱老腔。小时候,他总爱唱给张猛听,不过张猛不爱学。
 
  张猛说,“朋友、同学都不太喜欢这东西,他们也会觉得很土,自己就会觉得在朋友圈子里被孤立。”
 
  后来张猛才知道,爷爷那会儿也有心事。学老腔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张猛的爸爸也不愿意继承,爷爷很担心老腔有一天会消失。于是爷爷打破了祖辈的规矩,不论男女,不管哪里人,只要愿意跟着他学老腔的他都教。不过即使这样,学的人也不多。
 
  变化从老腔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始。老腔被列为了国家重点保护的传统文化项目,华阴市成立了老腔保护中心,爷爷的演出多了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知道华阴老腔。爷爷的生活有了更多变化。
 
  为推广传统文化,国家每年给老腔艺人生活补助,保护中心给老腔剧本出书,文化部还组织老腔戏班出国演出。第一次给外国人演出的时候,爷爷心里直犯嘀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喜民说,“我心想看的人可能不会多,剩五六分钟,我从后台一看,坐满了。一直拍手,证明外国人听懂听不懂,他爱听老腔,外国人说西方有摇滚,老腔就是东方最古老的摇滚。”
 
  去外地上大学,是张猛第一次离开家乡。他发现自己开始想念老腔,想念爷爷。张猛小时候坐在爷爷自行车上听的那些老腔,自己也时不时地唱起来。
 
  那年过年回家,看着爷爷每日的奔波,张猛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张猛告诉爷爷,他想好好学老腔了。爷爷装作很平静,但张猛知道,爷爷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很久。从那之后,爷爷开始系统地教张猛老腔。而他自己,则开始尝试更多的跨界合作。
 
  2016年,爷爷登上了春晚,老腔火了。
 
  张喜民说,“我心里特别高兴,老腔要发展,必须走这一步路,必须和其他歌手合作,听歌曲有震撼力,这样老腔才能往下迈步,才能传承下去。”
 
  时代在飞速变化,老腔也需要改变。张猛和爷爷他们商量,想创作一些年轻人喜欢的新剧,把时尚元素和传统皮影戏结合,把每出戏从过去两个多小时缩短为20分钟,放到网络平台上传播,短时间就有45万人点赞。张喜民觉得这就是创新。
 
  张猛说,“我们不管怎么改,要保留老腔的精神,老腔是慷慨激昂,能够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这是不能变的。”爷爷今年已经75岁了,每天还是很忙,演出回来,他就会把老腔当成摇篮曲,哄张猛的女儿睡觉。爷爷身体很硬朗,像是有用不完的力气。他说,自己还有很多事要做,不能歇。
 
  张猛想把爷爷和老腔的故事,以后讲给女儿听。张猛也想让女儿知道,她的爸爸也会一直坚持下去,因为这件事情很有意义。

路生梅跪坐在土坑上为瘫痪不起的村民义诊

  这十年,是难以割舍的坚守
 
  2012年,是路生梅从北京来陕西佳县的第44年,也是她退休后的第13个年头,也是丈夫去世的第五年。孩子们劝路生梅到西安或榆林和他们一起生活。榆林一家医院也向路生梅抛出了高薪橄榄枝。
 
  就在路生梅思考是去是留的那天夜里,一对老夫妻敲响了她的门。他们刚刚出生两个小时的孙子呼吸困难,正在医院抢救,恳求她去会诊。路生梅二话没说跟着他们跑到了离家不远的住院部,和值班的医护人员忙碌了一夜,天亮时,孩子终于呼吸平稳,面色也由青紫变红润。
 
  在回家的路上,路生梅一直在想,“这里的老百姓和同事这么信任我,我不能辜负他们;这里的患儿这么需要我,我要尽己所能去帮助他们”。想到自己曾经许下“为佳县人民服务五十年”的承诺,为了这个承诺,再苦再难的日子都挺过来了,还有什么是不能坚持的呢?感动、感恩、难舍,情绪一下子涌上心头。那一刻,路生梅决定留下来。
 
  佳县是小县城,住的时间久了,大家都知道了路生梅住的窑洞。不管白天黑夜,不论休息与否,患者随时都可能来找她。累的时候也想发牢骚,但一看到处在困难与无奈之中的家长和患病的孩子,疲惫就会烟消云散。更多的时候,路生梅的内心经常充满职业满足感。
 
  2016年,路生梅被评为“感动榆林人物”,此后又获得了多项荣誉。荣誉的背后是党组织的培养和人民群众的认可。路生梅非常珍惜这些荣誉,但她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于是决定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当她把用奖金买来的米、面、油、拐杖、按摩器和书籍送到农村幸福院、县养老院的时候,老人们握着路生梅的双手激动地说:“你真是个好人。”
 
  从此,路生梅走上了公益之路,她经常用奖金、慰问金买校服、暖宝宝和生日蛋糕等,送给留守儿童、环卫工人、武警战士……用一份爱心,传递人间温暖。
 
  一花独放不是春。2016年,路生梅组建了“我爱佳县”老年志愿者队伍,带领大家一起开展公益活动。种花种草,保护母亲河,并喊出了“同心向党,喝彩夕阳”的活动口号,让老年志愿者们的生活变的丰富多彩。
 
  作为一名医生,路生梅虽然退休了,但仍然坚持义诊。
 
  2018年,佳县仅有的两所医院都要聘请路生梅,当时她没答应。有一天,她在网上看到自己的老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的张金哲院士98岁了还在门诊工作。路生梅深受感动,于是在退休19年后,又重新踏入医院的大门。
 
  2021年7月1日那天,路生梅步入北京天安门广场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时,一幕幕过往闪现在脑海中。53年前,为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路生梅从这里出发去到佳县;53年后,三秦父老特别是佳县人民的认可和支持,把路生梅送到“起点”,这次“回去”是带着老乡们深深的爱回来了!
 
  在路生梅看来,这是奋斗的十年,也是幸福的十年;是不断被感动的十年,也是回馈乡亲、反哺社会的十年。接下来,她还要接着奋斗,生命不息、服务不止。

柞水县小岭镇发展的地栽木耳

  这十年,是栩栩如生的山乡巨变
 
  十年来,陕西举全省之力书写脱贫答卷,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跨越,三秦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陕西省柞水县的金米村,曾是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村民陈庆勇之前一直在矿上打工,去年腰受了伤一直在家休养,得知同村人都红红火火地干起了种植木耳新产业,他赶紧申请承包了两万多菌包。依靠着种植木耳的新产业,村里三分之一的村民摆脱了贫困。不仅如此,新产业的致富效应,还让很多年轻人回流返村。
 
  陈庆勇和村民们忙得热火朝天,而隔壁有着3年种植经验的陈庆海更信心满满,他表示,现在一年收入大约10万元。
 
  陈庆海是金米村第一批种植木耳的村民。如果没有当地人的介绍,外人根本看不出来这曾经是一个被生活压弯了腰的贫困户。
 
  时光倒退15年,由于地处深山、交通闭塞,曾经的金米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当时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金米金米,无金又无米。”
 
  “九山半水半分田”,村民人均只有半分地,由于土地少,文化程度低,2014年,金米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8户553人。为了从源头解决问题,县政府从产业上想起了办法。
 
  要让“小木耳”发展为“大产业”,没有技术的村民们并没有什么信心。
 
  为了打消群众的担忧,柞水县政府创新提出了“借袋还耳”的产业扶持政策,简单的说,就是木耳菌包由村里免费借给贫困户,种植收获的时候,村民再把收获到的木耳交还给村合作社,村合作社统一销售。村民既不用投资也不愁销路,依托专业的合作社,还能顺利地挣到钱。这样的产业模式,打消了群众的担心。
 
  种植户肖青松、何小燕夫妻今年第一次尝试智能大棚种植,告别靠天吃饭,用科技创造新财富,这是村里今年最新的变化。
 
  除了种植木耳,肖青松夫妇还开了一家农家乐。干煸黑木耳、红烧金耳、凉拌玉耳,这些城市里没有听说过的木耳品种与特殊做法,成了山村农家乐的必点美食。
 
  十年来,像金米村这样的案例在陕西数不胜数。
 
  如地处大山深处的岚皋县蔺河镇蒋家关村,十年间,两代“魔芋王”因地制宜,采用林下种植的新模式发展富硒魔芋产业,带动整村脱贫致富,如今,富硒魔芋已成为当地的致富产业。
 
  如距离岚皋县城7公里远的四季镇杨家院子,可是陕西农家乐乡村旅游的发祥地之一。十年前,河两岸还是一片贫困村;而如今,沿着美丽的四季河,60多家农家乐、民宿客栈连片经营,颇具规模。
 
  可以预见,未来这些大山深处的美丽乡村,一定能够演绎出更新,更富,更美的风景线。
 
  这一个个案例,一个个故事,向人们诉说着这十年人民生活的变迁,也映射着祖国这十年栩栩如生的山乡巨变。
 
  (本文由本刊记者张永军编辑整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