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主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是老百姓的生机。进入6月,随着炎炎夏日的到来,陕西各地处处飘荡起浓郁的“烟火气”,消费快速回暖,经济迅速升温。
陕北:“后备厢集市”让“烟火气”更浓
6月18日,由延安市商务局、宝塔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乐享生活·嗨购延安”2022延安消费促进年系列促消费活动启动仪式在延安万达广场举行。
“乐享生活·嗨购延安”系列促消费活动的启动,正式拉开延安市系列促消费活动帷幕。从即日起至12月底,延安市将围绕成品油、汽车、家电、百货等商品开展促销系列活动,组织限额以上企业促消费、成品油促销、汽车展销、夜经济、银联云闪付“电子消费券”、电商促销和家电促销7大类137场促消费活动,深入贯彻落实中省促消费、畅循环部署,进一步激活市场消费活力,推动经济增长。
6月20日,延长县第四届美食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在槐里坪新城区举行。美食节现场热闹非凡,大大小小近百家摊位整齐排列,有特色小吃区,有观赏娱乐区,还有延长烤肉区。近年来,延长烤肉在延安市颇负盛名,五花肉、老肥筋、鲜鱼串等延长烤肉“十二馋”更是让人垂涎欲滴。每个摊位前人来人往,摊主的吆喝声、食客的交谈声、表演的音乐声交织着,形成一幅人间烟火气的美丽画卷。
6月24日晚,2022延安第四届夜经济夜生活节暨中华美食荟·知味陕西·延安味道餐饮消费季活动在金延安启动。该活动是陕西省商务系统为认真贯彻中省稳增长促消费部署要求,全面助力餐饮业纾困解难,激发餐饮消费活力,提振市场消费信心开展的主题活动。
……随着炎炎夏日的到来,陕北各县区纷纷开展起促进消费的活动,“烟火气”日益浓郁,消费快速升温。
延安市二道街夜市,是延安“夜经济”的风向标,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客,品味舌尖上的延安美食。本刊记者看到,6月的二道街夜市灯火璀璨,热闹纷繁,羊蹄、羊杂碎、和杂面、搅团、抿节、南瓜粥等30多种陕北地方小吃摆满街边门店和摊位,还有东北熏肉大饼、老北京爆肚、武汉热干面、湖南臭豆腐、广东肠粉、新疆烤肉等来自大江南北的各种美食夹杂期间。还有很多游客,前往向阳村、庙沟、赵家岸等城郊村庄农家乐,炖土鸡、拌野菜、喝米酒,体验农家生活、重温乡村故事、尽享生活乐趣。
榆林夫子庙步行街的美食广场上,海鲜、烧烤、啤酒、火锅、串串、炸鸡、炒饭等备受消费者喜爱的各类小吃应有尽有。各家店铺门前,顾客络绎不绝。桌桌人气爆满,吃摊人群围严,街道熙熙攘攘,热闹祥和。
最惹眼的是中环广场的“后备箱集市”。
在延安新区中环广场,一到晚上这里的“后备厢集市”人头攒动。一辆辆汽车后备厢打开,周围布置了一圈氛围灯,后备厢被打造成了一个个精致的商店。
在这里,可以看到各种美食。烈火牛肉、串串、冰汤圆、热狗、蛋糕,还有儿童游玩的娱乐设施、玩具、小饰品,以及非遗文化产品花馍等,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延安市民。
“我平日就在中环广场旁的酒店上班,每天六点后来这里摆摊,感觉这里气氛特别好,人也多,生意也特别好!”烈火牛肉摊主罗张伟向记者说。
卖花馍的罗慧则告诉记者,他是通过朋友圈得知中环广场这个“后备厢集市”,就直接把花馍带到这里来摆摊。“我们这个花馍,娃娃过生日、百天满月或过12周岁生日以及成人结婚、过寿都会用到,作为礼品送人也很时尚,现在很多年轻人都非常喜欢。”罗慧说,“我把这个非遗产品带到这里,也希望更多的年轻人接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环广场的“后备厢集市”发起人薛超告诉记者,“当时做这个就是觉得有个好的环境,有更多的人聚集,大家可以共同吃喝玩乐,还可以增添一份收入。就是想给更多年轻人带来一个创业的机会,有这样一个平台,赚钱的同时大家也很开心!”
小小的汽车后备箱,能承载多少货源呢?
“后备厢集市”不仅跻身延安中环广场,还立足榆林朝阳桥……在各区县都风靡起来,吸引着消费者尝美食、喝饮品、做手工、看文创、逛“潮品”……体验城市烟火气,感受不一样的新“夜”态。
今年以来,为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保障民生,盘活经济,陕北各县因地制宜地在人流量大的区域和居民小区周边设置了多处临时摊位,引导农户自产自销,鼓励流动商贩规范经营,多渠道增加就业,促进自主创业,让“地摊经济”释放活力,让“烟火气”浓郁人间。
关中:百年古集人流涌动
熙熙攘攘的车流唤醒了沉寂多时的喧嚣,市民心心念念的火锅、烧烤、健身房、球场正在回归,不管是街头、商场还是公园、绿地,处处都充满生机。伴着几件简单的乐器,秦腔自乐班的铿锵旋律再次回响在城墙根下,回响在各个公园里,西安的烟火气,终于回来了。
“西仓”是西安市有名的花鸟鱼虫市场,形成于清朝末年,直到今天还保持着每逢周四和周日开市的传统。“西仓”最接地气的地方,也是这座古城生动脉络所在。随着疫情缓解,这里又恢复了每逢周四、周日开集的传统,进行交易的主要有花鸟鱼虫、古玩字画、老旧物件等。在“西仓”集市上,衣、食、住、行、用、玩、医,样样俱全。本刊记者看到,从蔬菜瓜果到日用百货,从文房四宝到古玩字画,从小人书到服装鞋帽,从宠物猫狗到奇石花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买不到的。
六月是关中平原一年中最美的季节。6月初,粗壮的秸秆上挑着蓬乍乍的麦穗,成熟得那么欢畅,深沉,整个关中平原就是一眼望不到头的金色海洋。麦收结束,颗粒归仓,各村各镇的“忙罢会”又热闹了起来。古会是农耕文化的产物,也是关中地区独有的一道风景。每个村子都有自己的古会,这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风俗叫“过会”,过会之日,亲戚互相走动,商品买卖,物资交流。
“忙罢会”之前的5月份,许多村镇还有一个“看忙会”,今年因疫情原因大部分未能开市。6月的“忙罢会”,就更加热闹起来。逢会的村镇,路边车辆蜂拥,街上人头攒动,逛会的、走亲戚的,遇到熟人都会相互打声招呼,询问着麦子的收成。戏楼下,卖瓜果的,卖粽子的,卖瓜子花生的,卖米花糖,卖气球的……各种摊贩大声吆喝着,招揽着生意。
古会促进了关中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夜市则刺激了城市的市场经济。
6月份以来,西安、咸阳、宝鸡、渭南、铜川等关中平原城市的街头早市、夜市日益火爆。包子、米线、馄饨、炸菜夹馍、烤面筋、臭豆腐……疫情好转,西安的手推车美食重现街头。西安东新街夜市已经红火了30多年,6月份的东新街夜市恢复了往日的喧嚣;网红街区“永兴坊”,更是人流如织,“摔碗酒”依然诱人;宝鸡市第五大道、高新财富大厦等人流密集的商业街,今年的夏季夜市烧烤吸引更多顾客……
在首届中国夜间经济论坛上,西安市荣获了全国“夜间经济十强城市”,大唐不夜城荣获“游客最喜爱的十大商业街区及网红步行街”。随着全市步行街和特色商业街区的建设,提升了区域品味档次,促进了城市商业持续繁荣,也进一步刺激了消费人群。
消费是最终需求,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夜经济”“烟火气”是消费回暖的鲜明标志,工业品消费则具有最大的消费潜力。
宝鸡市出台的《宝鸡市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行动方案》提出,发挥能源压舱石作用,加快制造业提质扩能,释放工业品消费潜力。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充电设施奖补、车船税减免优惠政策,推进充电桩、换电站等配套设施建设。扩大家电等重点领域消费,常态化开展“电子消费券”系列促销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县区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
像宝鸡一样,各地都纷纷出台了“促消费、稳经济”的一揽子政策。让“烟火气”更旺,让工业品更畅销,让消费热情更高,让经济发展更稳。
陕南:康养之都,旅游回暖
自2000年至今,安康已成功举办了22届“中国安康汉江龙舟节”。龙舟节已成为安康聚集人气、繁荣文化、发展经济、扩大开放的金色名片,成为安康人民高度关注、积极参与的年度盛会。
据了解,今年的龙舟节以“平安顺利·幸福安康”为主题,按照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展示形象、成果惠民的办节思路,推动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商贸融合发展。
在端午节前后,本届安康汉江龙舟节启动,活动将延续至9月,期间一共举办4大类9项活动,包括“端午安康”龙舟节主会场活动、“端午安康”龙舟节群众文体活动、产业促进活动和旅游活动。这也成为安康市今年夏季刺激消费的文旅盛宴。
在汉中诸葛古镇,也举办“浓情粽香飘古镇·汉风国潮迎端午”——2022陕旅集团·诸葛古镇第五届端午民俗文化节活动。此次活动结合传统民俗、体育竞技、娱乐互动、手工体验、现场演艺、云游直播、线上互动等形式,吸引游客蜂拥而来,刺激消费。
早在5月15日,以“相约22℃商洛·畅游中国康养之都”为主题的2022中国秦岭生态文化旅游节就已经开幕了。开幕仪式上,商洛通过视频发布了2022年商洛7条旅游优惠政策:面向七类人群赠年卡、免门票、消费打折,吸引游客。
7月1日,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启动全省文旅夏季消费季活动。陕南各市区分别发布旅游新线路、消费新场景和有关促进活动及激励措施;制定实施文旅领域消费补贴、积分奖励、景区门票减免等消费惠民措施;引导文旅市场主体在活动期间推出各具特色的优惠促销政策,进一步加大惠民力度。
陕南三市,依托秦岭青山绿水,纷纷打造“康养之都”,6月份以来,迎来了一拨又一拨避暑游客。各县区依据各自特色,备好文旅盛宴,喜迎各地游客,刺激消费回暖,经济升温。(文/张义学)
笔者语:
地摊虽小,却关系着许许多多普通人的生计;后备箱虽小,也方便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地摊经济”“后备箱集市”既体现了一座城市烟火气,也是城市综合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的一个刻度与窗口。
从陕北到关中再到陕南,从早市到夜市再到古会集市,从商场门口到小区周边,一个个规范整洁的临时摊位前售卖着小吃、水果、蔬菜……既没有破坏市容市貌,也没有影响居民生活,熙熙攘攘的街道,反倒让老百姓的生活更便利,让生活充满烟火气。
“小地摊”蕴含“大民生”。一个个摊位前,一张张幸福的笑脸如花儿绽放,那是烟火气和人情味给他们带来的生活希望,从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疫情影响之后,让老百姓过得有希望才是真正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