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政策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2022-08-09 16:27:51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5G通信……近年来,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数字经济产业强势崛起,数字经济成为引领全球经济和社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

  近期,《陕西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正式出台,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黄新波在解读《规划》时讲到,“从发达国家来看,数字经济占比越高,说明这个国家的经济质量越高。对企业发展而言,数字化转型已不是‘选修课’,而是关乎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必修课’。在国内也是这样,像上海、江苏、广东,他们的数字经济占比已经在50%以上。《规划》提出充分发挥陕西科教、人才资源优势,加强数字经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能力建设和成果转化。”黄新波认为,陕西需要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唤醒”传统制造业,从顶层设计、宣贯培训、政策引领、标杆示范等多方面发力,加速迈开企业数字化转型推进步伐。

  陕西高度重视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引导企业将数字化转型列入发展规划,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水平持续提升,部分企业启动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更多中小企业迈上了“云端”, 推动陕西工业经济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取得阶段性成果,全省企业数字化转型跨入新时期。

  多举措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2021年以来,陕西从前期准备、顶层设计、标杆示范、宣贯培训、行动实践等多方面层层发力,逐步唤起全省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意识,加速迈开企业数字化转型推进步伐。

  一是汲取先进经验,开启“唤醒”行动。2021年3月下旬,陕西组织部分典型性国有企业代表赴长三角地区,在雪浪小镇、云栖小镇、浙大高端装备研究院、典型企业和先进工厂开展调研,并与院士、专家及企业代表座谈交流,学习了解长三角地区在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的经验方法,促进陕西工业互联网建设及企业数字化转型观念更新、思路拓展。

陕西省企业数字化转型暨5G+工业互联网规模应用现场推进会
陕西省企业数字化转型暨5G+工业互联网规模应用现场推进会

  二是召开推进大会,凝聚发展共识。2021年11月,陕西组织召开了全省数字化转型暨“5G+工业互联网”规模应用现场推进会,采用云上参观、交流发言、实地考察、项目签约等多种方式,搭建了一个多视角、多元素的交流平台,共同探讨如何加快推进陕西企业数字化转型及“5G+工业互联网”应用规模化问题。

  三是提炼典型案例,树立示范标杆。2021年下半年,陕西汇集了近年来陕西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优秀案例,经过近4个月的整理筛选和研究评审,最终形成了50个典型案例的《陕西省企业数字化转型案例汇编》,为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树立了示范标杆,指出了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经验。

  四是组织专题研修,分类强化培训。2021年底,陕西省工信厅组织开展了两期“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提升”专题研修班。聘请数字化转型专家,分析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优秀实践经验,聚焦从战略规划到落地执行的各个重要环节,帮助决策者提升数字化领导力、洞察力,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落地提供了有借鉴价值的指导。

  多形式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

  2021年是陕西全面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开端之年,陕西在全面统筹两化融合、工业互联网、软件产业等相关工作的基础上,创新形成了“数字化转型免费服务+中小企业上云奖励+首版次软件产品奖补+两化融合项目支持+两化融合贯标奖励”的“惠企五项”推进政策。

  一是开展诊断服务,解决转型难题。省工信厅组织开展了“陕西省551企业数字化转型特派员行动”。即成立5个特派员小分队,组织50名专家,免费服务100家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切实解决企业在推进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遇到的“不会转、不能转、不敢转”难题。

  二是推进企业上云,拓展平台应用。陕西出台政策,对接入国家认可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平台的企业,以及向我省中小企业“上云”服务平台目录中的公有云平台购买产品或服务的企业,给予合同金额一定比例的补贴,两年安排资金800余万元用于企业的“上云上平台”奖补项目。

  三是奖补首版次产品,鼓励软件创新。陕西启动首年度首版次软件产品奖补工作。2021-2022年,先后落实了52款产品共计1000万元奖励,推进了陕西软件信息技术创新,促进了重点领域自主知识产权国产软件产品研发能力和研发积极性提升,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更有力的研发能力储备和信息技术支撑。

  四是支持融合项目,做好部省衔接。在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两化融合项目中,紧扣工信部两化融合及工业互联网相关试点示范方向要求,从集成互联能力建设、制造业“双创”平台建设,到工业软件和工业APP研发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以及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研发推广,引导陕西企业两化融合项目紧跟国家发展动向。

  五是实施贯标奖励,夯实融合基础。通过对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的企业一次性奖励资金20万元的政策要求,先后奖励了102户通过贯标获证企业,共计资金2040万元。截至目前,全省参与贯标企业552户,累计通过贯标获证企业198户。

  多渠道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

  2022年,为进一步拓展“惠企五项”成果,陕西开创性的提出了“推动企业上云争星+鼓励创建标杆工厂+支持信息化重点项目+体验中心成果推广+培训基地人才输出”的“新五项”惠企推进政策。

  一是推动星级“上云”,加快云化应用。支持制造业企业使用云基础设施、云安全服务,提高我省制造业企业上云积极性,提升企业上云比例和云化应用深度。对当年获得陕西省级认定的优秀星级“上云”企业最高给予100万元奖励。

  二是创建标杆工厂,促进深度融合。围绕五大新应用模式,支持和引导制造业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基础能力、标杆能力和创新能力建设。对获得陕西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认定的企业给予50万元奖励。

  三是支持重点项目,提升转型质量。支持制造业企业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工业信息安全与综合监管等核心业务环节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制造方式、打造核心优势、促进转型提升。对企业信息化建设投资额超过50万元的项目,按照投资额的15%最高给予100万元奖励。

  四是建好体验中心,推广转型成果。在龙头企业建设“陕西省工业互联网示范体验中心”,加速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推广,直观展示和推广平台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发挥的赋能作用。

  五是用好培训基地,培养转型人才。建设“陕西省工业互联网创新人才培训基地”,培养数字化转型人才,从本质上解决企业“不会转”难题,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

  为进一步促进全省企业数字化转型,陕西将加快完善企业上云星级评价标准,出台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建设指南和信息化建设项目指南,加快推进“陕西省工业互联网示范体验中心”及“陕西省工业互联网创新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为陕西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软实力”、夯实“硬支撑”,助力陕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文/记者 李承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