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传统与未来的时空交错

2022-06-22 10:14:11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更新,是城市的永恒话题,可以说,只要有城市,就会有变动与发展,更新在所难免。回望人类城市发展的历史长河,传统在“破旧”中绵延,未来在“立新”中孕育。
  
  古都西安,在现代化都市中尚有一席之位。在这里,传统与未来时空交错,自然与人文相得益彰。来到西安,有人找寻现代都市的“穿梭自如”,有人向往“一眼万年”的“南柯一梦”,有人看重“烟火人间”的“柴米油盐”,有人追求不落窠臼的文艺理想……倘若要解开这些独特气质的密码,便不能对城市更新的脉络避而不谈。
  
  百年剧院or时尚街区
  
  传统,是西安留给大多数人的最初印象。除了一目了然的钟鼓楼、大雁塔、明城墙,如今最为红火的,是散落各处的文化街区。
  
  2021年9月,易俗社文化街区正式开放。与诸多以美食娱乐为主的街区不同,这里是全国首个以秦腔戏曲文化为核心的街区,包含易俗社剧场、易俗社百年博物馆、露天戏台等。
  
  2022年春节,寒风袭人,锣鼓声响起,易俗社门口的秧歌队卖力地演出着。围观的观众们热情不减,时而跺着脚、搓着手,时而拿出手机拍照,大伙儿沉浸在热闹喜庆的氛围中,全然不见身处市中心的匆忙与倦怠。
  
  上午11时,戏迷张大爷在易俗社文化街区的露天戏台前放下了从自己家带来的小板凳,刚坐定,便和身旁的戏迷攀谈起来:“我家在终南山脚下,为了占个好位置听戏,我一大早就坐车过来了。”再回头,露天戏台前的广场上已满是前来看戏的观众。
  
  下午13时,易俗社剧场里的经典折子戏专场精彩上演,在古色古香的八仙桌上,各色茶水小吃被轮番送上。
  
  看完戏走进街区,五一饭店门外已经排起了长队。17时许,“东邦哥”里人头攒动,老式自行车、缝纫机、水龙头、冰峰、太阳牌锅巴……这个“复刻”了西安人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生活场景的地方,接待了无数寻找旧时记忆的“追梦人”。
  
  在这里,每一场演出都很重要,剧场里观众们感受原汁原味的传统听戏体验,露天戏台边,伴着秦腔高昂激越的背景音,大家穿戏服拍照、DIY脸谱,热热闹闹领略秦腔文化周边。百年易俗社的独特魅力,与新晋“网红”文化街区的时尚气派,在这里水乳交融,仿若回到了“从前慢”的上世纪。
  
  而在西安,这样的文化街区并不在少数。
  
  在碑林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漫步,来一趟久违的“寻宝”之旅——除了久负盛名的碑林博物馆,还有碑石林立的卧龙禅寺、“三峰耸翠”的关中书院,长安学巷、咸宁学巷、府学巷三条巷子的角落中,仍散落着诸多不为人知的古建筑遗存……
  
  而未来的碑林历史文化街区,在鳞次栉比的传统建筑中,还将穿插众多文创基地、剧场、书社、酒店、设计工作室、酒吧、音乐live等多重文化业态,为“现代文人墨客”提供新去处。
  
  细究起来,北院门、小雁塔历史文化街区亦在此列,一面是传统文化的“古色古香”,一面是现代街区的精致时尚,这一次,“破”与“立”似乎是同时发生的。 
  
  “老破小”火车站or“高大上”新名片
  
  一句“西安人的城墙下是西安人的火车”,曾让西安火车站火遍了全国,然而谈起西安火车站,“省会最烂火车站”的“污名阴影”还未完全从西安人心中散去。
  
  西安站位于中国铁路网中纵贯南北、横跨东西的咽喉要道,既是西北门户,也是交通枢纽。
  
  1934年12月,一辆蒸汽机车驶进西安,悠长的汽笛声在古城回荡。陇海铁路由潼关铺轨到西安。据史料记载:一座歇山式大屋顶仿古殿堂建筑站房拔地而起,建筑屋角翘起飞翼,铺设绿色琉璃瓦,朱红色屋身墙体“磨砖对缝”,彩绘的天棚藻井门窗雕刻菱角花纹,气势磅礴,庄重肃穆,这便是最初的西安火车站。
  
  1982年,为应对连年增长的客运量,西安火车站改建为如今大多数人熟知的模样,仿唐式建筑风格和全省第一部电梯,以及门楼上的颇似“面皮”的“西安”二字,令来往于西安站的汹涌人潮过目难忘。
  
  然而建成于1983年,仅有两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的西安站日客流量经常突破10万人次。局促的六个站台,狭小的候车厅,面对日益增长的庞大客流早已力不从心。在许多游客看来,西安站外,拉客、黑车、小旅馆比比皆是,西安站内闷热、脏乱、乘客摩肩接踵……在西安北站的映衬之下,更显失意蹉跎。
  
  2014年7月,为期五年的西安火车站整改扩建工程呼之欲出。2016年7月,西安站扩建工程全面启动。 2021年5月31日,西安站北站房投入使用,2021年9月1日,经过全新改造的西安站南站房和新建成的南侧高架候车室正式投用,形成了“南北贯通”。2021年12月31日,西安站改扩建工程全面竣工投用。
  
  改扩建后的西安站,南依明城墙,北邻大明宫。抬眼望去,丹凤门高高耸立,千米廊道于两侧延展。俯瞰西安站,南北双站房势如双翼,贯通的南北高架候车室气势如虹。南站房里,《丝路百景》可展现古今丝路的文化延续;北站房内,喷绘长卷壁画《晋陕黄河八百里》能一览晋陕大美景观。
  
  大气恢弘的外观之下,是与现代化大都市相匹配的客运规模。次改扩建工程完工以后,西安站的站线规模由原来的6台11线增加到9台18线,年旅客发送量预计达到4800万人次,运输能力提升2.4倍。
  
  如今,西安人路过“面(西)皮(安)”,抛开近乡情更怯的感怀,失意蹉跎感不复存在。从未有一个车站的变化能引来如此多的关注。对西安人而言,西安站不仅是古城窗口,更是精神地标。不论早晚,不分来去,城墙根下的车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屹立,在迎来送往中与这座都市相融相依。
  
  分流八川or国际水岸
  
  自古以“临水而城兴,因水而城美”自居的长安城,兼具“八水绕长安”的美誉,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在其著名辞赋《上林赋》中写道“终始灞浐,出入泾渭,沣滈涝潏,纡馀委蛇,经营乎其内,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
  
  不仅如此,以百年为尺度向前瞻望,西安高陵区泾渭三角洲的杨官寨文化遗址,以大量的出土文物向人们展示了4000多年前西安绿色文明的样态,我们可以想象史前的西安,水流充沛、植被繁茂、气候湿润……
  
  然而,近代的西安却常常为“缺水”所困。上世纪60至90年代,西安曾遭遇多次水荒,供水紧张使得工厂一度减产甚至停产、高校被迫放假、人畜饮水困难。1980年代,在我国严重缺水的40个城市中,西安市居首位。
  
  于是,从上世纪末开始,西安开启了漫长的“治水之路”。被冠以“陕西内部的南水北调工程”称号的“引汉济渭”工程,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调水,穿越秦岭山脉进入黄河最大支流渭河流域,从而流淌整个关中平原。
  
  纵然“引汉济渭”对于长期抽取地下水的西安有百利而无一害,但对于期望“‘八水重绕长安’盛景再现”的西安来讲,绝不能是全部。2019年起,西安市启动实施了全域治水碧水兴城西安市河湖水系保护治理三年行动。
  
  如今走进西安护城河景区,游人如织,水景交融。四季常绿的树木迎接着往来的行人;金钱草、梭鱼草、水生美人蕉等植物随着阵阵清波在水中招摇……而拥有600余年历史的西安护城河,在10多年前还一度污水横流、垃圾遍地。
  
  随着全域治水工作的推进,西安市“源头活水”逐渐增多——通过河湖连通引水,西安将“绕城”水系引至护城河、大唐芙蓉园、兴庆湖等,不仅很好地保障了生产和生活用水,并且重构了城市水系。
  
  不管是历史上存在但后来消失的昆明池、曲江南湖,还是历史上未曾有过的航天湖、三星湖,如今都在西安“齐聚一堂”,而灞河两岸,世博园、广运潭和国家湿地公园相互簇拥,长安塔、圆桌中心、国际会展中心以及奥体中心等地标建筑群成就国际水岸。
  
  一次次的改善治理,“八水”沿岸已是西安市民茶余饭后观赏消遣的好去处。如今,由渭河、灞河、沣河及秦岭环山带共同组成的长达293公里的“三河一山”绿道向市民开放,或蜿蜒、或笔直、或起伏,串连起区域绿地广场、林带河流、水域公园湿地,草堂水林、燕鸥花洲、阳光湖畔、云水梯台随处可见,从南至北,从东到西,路过古老与摩登,跨越黄昏与黎明……
  
  2021年11月23日,西安市政府正式公布了《西安市城市更新办法》,为改善人居环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但实际上,城市时时刻刻都在更新着,而西安亦是在一次次摸索中领悟到,更新并不一定要“大拆大建”,在古老又摩登的西安,每一处历史遗迹都是文化的根,这样的烟火气与乡愁,和现代文明并行不悖,也恰恰是这些特质,西安才成了西安。(文/王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