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统强国的镜像——对话西汉帝陵

2022-05-10 16:33:12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存续两百余年,历经11位皇帝的西汉王朝,是我国封建帝国时代的第一个鼎盛时期,各种典章制度的确立、完善及巩固大多完成于此时。众所周知,封建社会对礼仪典章制度极其重视,作为礼仪典章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丧葬礼仪首屈一指,而西汉时期更是“事死如生”。如今,无数次考古发掘之下,回望十余座西汉帝陵,帝国的历史轮廓正被缓缓勾勒……
 
  本期我们邀请了30多年来一直从事秦汉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焦南峰教授,来讲解西汉帝陵的有关话题。焦教授先后担任汉阳陵考古陈列馆馆长、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并主持秦都雍城、汉阳陵、西汉帝陵等大遗址考古工作,其主持的西汉帝陵考古成果及工作先后被评为200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及2009-2010年度全国田野考古发掘一等奖。
 
  《西部大开发》:焦教授,您好!我们常听到一句话:“江南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如今陕西能够基本确认的帝陵大概有七八十座,几乎占据了全国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这些历史上最着名的皇帝先后埋葬于此。帝陵潜藏着巨大的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宝藏,而您常年主持西汉帝陵的考古工作,能否请您谈谈西汉帝陵这段历史背景及意义。
 
  焦南峰:西汉从刘邦公元前206年称帝到公元8年王莽篡汉一共经历了11个皇帝共214年,这11个皇帝是高祖、惠帝、文、景、武、昭、宣、元、成、哀、平。西汉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族形成的时间,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思想伦理道德、价值体系形成的时期,也是秦始皇,就是秦人创立统一的政治体制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的时期,所以代表着西汉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代表着丰富历史内涵的西汉帝陵研究历来在中国考古学上是一个热点问题。
 
  西汉帝陵我们按照考古学类型分为两类,一类是帝陵,也就是11位皇帝的11座陵墓。还有一类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的所谓的“号墓为陵”,就是一些特殊人的墓葬,如汉高祖刘邦之父太上皇、文帝之母薄太后、昭帝之母钩弋夫人等以帝、后礼埋葬,分别称为太上皇陵、南陵和云陵。从秦始皇开始,每一个陵墓修建时,为维修陵墓,保卫陵墓的安全,一般都设一个居民点,这个居民点就叫陵邑。西汉的前七位皇帝都设置了陵邑。
 
  现代意义上的西汉帝陵调查始于二十世纪初,科学的勘测、发掘工作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展开,陕西的考古部门从茂陵开始,陆续勘察、测量了部分帝陵,并先后对长陵的陪葬墓,汉文帝窦后墓的陪葬坑等进行了试掘,确定了部分帝陵的名位。从197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多家考古机构先后对杜陵、阳陵以及咸阳原上的西汉帝陵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勘探和科学发掘,基本确认了咸阳原西汉九陵的名位和排列顺序,纠正了历史文献中的错误记载,大致了解了西汉帝陵的形制结构和布局特点。
 
  《西部大开发》:这些年您和您的团队都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惊人的发现?我们大众读者最关心的一个话题是,西汉帝陵是模仿西汉帝国建设而成的吗?
 
  焦南峰:2005年,西汉帝陵大遗址群被列为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支持的大遗址保护项目。在此背景之下,2006年9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牵头对西汉帝陵全面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正式启动。这些陵墓分布在西安市的长安区、灞桥区、临潼区以及咸阳市的渭城区、秦都区、淳化县等两市六县区,仅渭北陵区东西就相距50多公里。各陵区内除帝后陵园外,还有不同数量的建筑遗址、外葬坑、陪葬墓等,长陵、安陵、阳陵、茂陵、杜陵等还保存有陵邑。
 
  根据西汉帝陵大遗址的特点和汉阳陵的工作经验,我们确定了“全方位调查、大面积普探、重点区域详探、关键部位试探、高精度测绘及资料数字化”的工作思路。先后调查面积243平方公里,勘探面积4850多万平方米、发掘面积12500平方米,发掘墓葬1568座。新厘定帝陵一座,发现陵园36座,确定陵邑5座,修陵人墓地2处,探明建筑遗址104处,外藏坑3114座,古墓葬5950余座,手工业作坊一处。基本探明了十五座西汉陵墓的规模、布局和内涵。
 
  我们简单介绍有关西汉帝陵的几个问题:
 
  第一个是营建西汉帝陵的费用问题。当时西汉帝王营造帝陵时花费了全国收入的三分之一,《晋书·索綝传》上讲“汉天子即位一年而为帝陵、天下贡赋,三分之一供宗庙、三分之一供宾客、三分之一充山陵”。其中第三个“充山陵”,就是指国家收入的三分之一是修陵,这个记载是否准确,我们不敢保证,但是应该是有一定根据的。?
 
  第二个是时间。一般来说,天子即位第二年就修陵,汉武帝在位53年,后世人埋葬、修缮,我想至少不少于53年,甚至更长。阳陵是汉景帝第四年开始选陵址,第五年开始修陵,就这一直到王皇后入葬,至少修了28年。汉景帝没有即位立即修陵,因为他要平定七国之乱,平定以后才开始修陵,《晋书·索綝传》还讲“汉武帝飨年久长,比崩而茂陵不杂容物,其树皆已可拱”。就是说汉武帝在位时间长了,到他死的时候,茂陵里面东西多得放不进去了。茂陵里面的树,已经很粗了。也就是说,西汉帝陵不但花费巨大,而且耗时长久。据不完全统计,西汉二百多年,诸陵营建的时间加起来超过400年。?
 
  第三个是西汉帝陵的构成,也就是说它的组成要素。根据历史文献的梳理和田野考古的验证,大致可知西汉帝陵当时的组成部分有:陵园、封土、墓穴、门阙、寝园、陵庙、外藏坑、道路、园省、园寺吏舍、祔葬墓、陪葬墓、陵邑等十多个部分。陵园是陵墓的结构主体,是帝王们地下阴宅的整体象征。墓穴是墓主尸身及其棺椁葬具的放置空间,当时称之为“方中”。封土是墓穴上为封护墓穴夯筑的高台,史称“方上”,后演变为陵墓的地标性建筑。门阙是陵园的组成部分,一般由门道、阙台、门塾及回廊、散水组成。寝园是日常祭祀用礼制建筑,由寝殿和便殿等组成。陵庙是特定时间祭祀用礼制建筑。外藏坑是墓穴外用于放置陪葬品的坑状设施。祔葬墓是用于安葬皇帝高等级嫔妃的墓葬,均位于陵园之内。陪葬墓一般位于陵园之外,墓主多为功臣贵戚。道路是帝陵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园省是陵园内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伺奉、居住的空间。园寺吏舍是管理伺奉、管理陵园的官员用的建筑。陵邑是修建、保护、供奉、管理帝陵的官员、士兵、工匠、平民等居住的居民点。此外还应有修建陵墓用的手工业作坊、修陵人居址、修陵人墓地等等。总而言之,西汉帝陵结构复杂,布局规整、要素齐全、规模宏大。
 
  第四个是内涵。根据《汉书·霍光传》的记载:“赐金钱、缯絮,绣被百领,衣五十箧,璧、珠玑、玉衣,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枞木外藏椁十五具,东园温明,皆如乘舆制度。”“方中”,是墓室里面放置着陵墓最主要的东西:梓宫、便房、黄肠题凑、主人的尸骨、衣物等等也在这里面放。
 
  所谓的“梓宫”是指多重的棺木,“便房”放置重要的祭祀、陪葬品,“黄肠题凑”是放置“梓宫”“便房”等的椁室。墓葬内放置的东西,理论上是应有尽有。《贡禹传》上讲“妄多藏金钱财务,鸟兽与儿童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藏之”。王充《论衡》里面讲,王莽篡位以后,派人挖孝元皇帝傅昭仪的陵,里面粮食埋的多了,挖出来的臭味把一个官员熏死了,以至“臭憧于天,洛阳丞临棺,闻臭而毙”,可见这里面放的东西有多少。
 
  从历史文献和发掘过的西汉诸侯王陵考古资料来看,西汉帝陵里面,应该用《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陵的一句话来描述,“宫観百官奇器珍怪悉藏满之”。为什么要放这么多东西呢?这就牵扯一个帝陵的埋葬理念的问题。我们经过琢磨,感觉到西汉帝陵和秦始皇陵一样,体现的是一种“事死如生”观念。对于“事死如生”的理解和实践,不同的人、不同的等级有不同的做法。比如西汉初的“周勃”“周亚夫”父子,是武将、大将军,他们的墓葬中就会放置“三千兵马俑”;汉景帝,作为一个西汉皇帝,在人间管理这么广阔的疆域,有着这么健全的中央集权的制度,死的时候怎么办?他理所当然地要想办法把它带走,带不走就修建一个新的、地下的。所以他要建庞大的陵园,要设置众多的外藏椁,要营建众多的陪葬墓园。我们推测:一个西汉帝陵就是一个西汉王朝在地下的缩影,也就是说西汉王朝是西汉帝陵的建设摹本,西汉帝陵是模仿现实中的西汉帝国建设而成的。?
 
  《西部大开发》:西汉的11座帝陵有9座在咸阳原上,为什么文帝的霸陵、宣帝的杜陵不在咸阳的原上,而放到长安城的东边或者南边?
 
  焦南峰:西汉帝陵最初选择了在咸阳的原上建,汉文帝为什么把霸陵选在白鹿原上,汉宣帝为什么又把自己的陵墓选在少陵原上,这个问题考古学界的专家发表的文章很多,前几年占主导地位的一个观点是,西汉帝陵的布局,是按照昭穆制度来排列的。这个“昭穆制度”稍微复杂一些,就是中国古代在家庭祭祖或墓地排位的时候,“始祖居中,左昭右穆”,爷爷的灵位在正中间,父亲在左边,孙子在右边,然后依此类推,据说西周开始就有这个制度,然后一直到春秋战国,一直到汉代,这个昭穆制度在文献上记载有,有时候执行,有时候不执行,但是截至目前在中国考古学界发现的帝王陵或者是大型墓地中,我们目前发现有确切的昭穆制度排列的,其中最接近的是河南三门峡挖掘了一座西周晚期的墓地,其中有五座墓,一个居中排列,一边有两座,看起来有点像,但最后还是否定了。因为第一方向不对,第二这些墓葬没有准确的墓主姓名,也没有骨骼的DNA检测,是不是直系的血亲并不知道。有专家认为西汉帝陵的排列是根据昭穆制度来排列的,也就是说汉高祖刘邦是始祖居中,他的儿子汉惠帝刘盈正好在西边,下来文帝和惠帝是同辈,是他的弟弟,所以他不能再设一座墓,再加上文帝本人是由代王入京当皇帝的,所以文献上记载他老想回到他的代地去,白鹿原的东边正好是长安城往关中诸国,特别是往代国走的路,他几次走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就说这个是回代国的路,想念代国,所以把陵放在这里了。汉景帝正好是高祖的孙子,所以又回到了长陵的东侧。这是一些专家的认识,但实际上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应该不是这么回事。
 
  第一,截至目前,中国考古学没有在秦汉或秦汉以前的陵墓中发现有按照昭穆制度排列的墓地,确凿的一例也没有。第二,西汉帝陵的方向都是面东的,而按照标准的昭穆制度陵墓应该是面南的,布局应是“品字形”“人字形”或“雁阵性”,实际上咸阳原上九座帝陵,十八座帝、后陵墓,看起来是一种面东的一字形的排列,就像排队一样。
 
  我个人认为:西汉帝陵的选址和建陵,用现在的语言来说,是根据环境调查、环境评估的结果。当然它也继承了中国历代墓葬选址的传统。
 
  第一个传统就是墓葬临近居住的地方。考古学研究有“陵随都移”的说法,就是说陵墓随着都城走,就是陵墓在都城的附近。大家知道,新石器时代,划一个沟是一个村落,小孩埋在村里面,大人埋在村外面,隔一个沟就是。夏商周时,隔得远一点。到汉代的时候,汉陵在汉长安城北侧,到唐代的时候就更远了,这里面有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交通技术和交通运输能力的改进问题。西汉时,帝陵最远也就是茂陵,也就是说陵墓选在都城的附近。第二个传统,就是地势高敞,水深土厚。如果墓地面积很小,一个墓埋了,没地了,剩下第二个墓、第三个墓怎么埋?它必须选一个宽敞的地方,然后地下水得深,否则深度还不够,出水了,墓塌了怎么办。
 
  所以我们说西汉帝陵的选址,是出于环境评估、出于交通的考虑,当然还有政治因素和个人的好恶。其中个人的好恶对西汉帝陵的选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汉文帝选在白鹿原,汉宣帝选在杜东原,这与他们个人当皇帝前的经历有关。
 
  《汉书·陈汤传》“因天性,据真土,处势高敞,旁近祖考”应该是当时墓地选择标准的准确记载。
 
  西汉帝陵选址的问题很复杂,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看看我和马永嬴发表过两篇文章,一篇叫《西汉帝陵无昭穆制度论》,一篇叫《西汉帝陵选址研究》,这个问题在这两篇文章里我觉得是说清楚了。
 
  《西部大开发》:我在汉陵考察时,发现有的帝陵周围还有许多中等的、小的(土丘)墓葬,这些(土丘)墓葬是帝陵的组成部分吗?是什么人的墓葬?
 
  焦南峰: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西汉帝陵周围一般都有许多中小墓葬,这些墓葬一部分多在帝陵、后陵小陵园的外侧,大陵园的东北角或东南角,数量多的有三十到五十多座,墓主多数是因婚姻或血缘关系入葬的皇帝的高等级嫔妃,也有皇帝未成年的子女,我们称之为“祔葬墓”。还有一部分叫陪葬墓,分布在大陵园东门以外“东司马门道”两侧,墓主主要是功臣、贵戚等因君臣、等级关系埋葬在道路周围的墓葬。
 
  《西部大开发》:好像西汉帝陵还建设了很多陵邑,比如长陵邑、茂陵邑,在这些陵邑建设的过程中,诸功臣家、关东大族及豪杰之士多被强行迁移到陵邑,能看出当时还是相当繁华的,这么多的人聚集在这个地方,怎么就会突然间从历史上悄无声息消失了,我想请您从考古学的角度来讲,这个是从什么时候消亡掉的?这么多人到哪儿去了?
 
  焦南峰:“园邑之兴,始自强秦。”西汉初年,继承了秦始皇陵的做法,开始修建陵邑,供奉陵园。陵邑在西汉帝陵的不同阶段功能有所不同,所以它的移民方式也不同,“汉兴,立都长安,徙齐诸田,楚昭、屈、景及诸功臣家于长陵。”是一种强制性的方式——“徙”,起到了削弱豪强,强干弱支的政治效果。但我们从文献中发现:陵邑的移民对象不是一成不变,高官和普通吏民是移民的主体,其向陵邑移民的方式也有赐钱、田、宅募民的温和方式。
 
  你谈到的陵邑人口的聚集和消失实际上反映的“高官随陵”这种奉陵性移民现象的出现和加剧。阳陵开始营建,阳陵邑的人口急剧增加;武帝继位,部分得势得宠的大臣就跟着搬到了茂陵邑。?这种政治性移民在西汉早中期大概是一直存在的。
 
  到了西汉末年,当时的关中简直是赤地千里。政治中心迁到洛阳那边,这些陵邑有的人口急剧减少,有的可能就慢慢废弃了,如阳陵邑。
 
  《西部大开发》:西汉帝陵封土的外形,有的是覆斗形的,有的是馒头形的,它有什么区别吗?还有它的高度也有差异,有什么说法?多大的官用覆斗形的?多大的官用馒头形的?
 
  焦南峰:西汉帝陵除了霸陵墓园封土外,其它都应该是覆斗形的,虽然现状看起来有些偏差,有的是长方体、有的有两层或三层台阶。这些偏差是因为目前看到的西汉帝陵的封土不是当时西汉营建刚刚完成的形状,而是历史上多次被盗掘,又多次修复的结果。理论上讲,目前我们能够看到的古代陵墓的封土都不是原来的封土,变化是必然的。
 
  西汉帝陵包括它的祔葬墓、陪葬墓封土形状有三种,一种是方形覆斗状,第二种是圆形馒头状,第三种是山形。如果细致一点还有第四种,连体,两个封土连在一块儿的联体状。现在的勘探发掘资料证实,方形覆斗状是级别最高的,皇帝、皇后、诸侯王、诸侯都是方形覆斗状。馒头形是第二种,是中高级官吏及其以下人等可以使用的形式。霍去病、卫青的墓封土是山形,是一种特例,传统的观点是为了表彰他们生前所建立的不朽功勋。第四种是连体的,一般都是夫妻两人两座墓冢并排,现在看起来像一个两边等大的葫芦。这就是当时夫妻“同茔异穴”合葬的一种形式。
 
  历史文献里西汉帝陵封土的高度是有记载的,帝陵的高度一般是当时的“12丈”(27.72米),汉武帝陵高“14丈”,诸侯王“高六丈”(13.8米),列侯:“高三丈”(6.93米)。我们考古队目前测量的数据有的比较接近,例如汉高祖长陵,差距有2米左右,有的差距较大,如汉武帝茂陵,相差达16.16米。上述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应当有三:一、文献记载可能有误,如封土高度;二、历史上多次修葺的结果;三、我们测量的基点可能不是当年的基点,等等,有待于我们研究解决的问题还有许多。
 
  《西部大开发》:西汉帝陵对于我们当代的价值是什么?
 
  焦南峰:西汉帝陵作为当时社会最高等级的系列陵墓,彰显了中国古代陵墓“陵园独立化、陵区规模化、设施复杂化、功能完善化”的制度和特色;见证了“汉承秦制” 西汉国家政治体制、礼仪规范、文化艺术的发展和传承;反映了西汉国家治理理念从“无为而治”到“独尊儒术”的变化与演进;实证出中国古代陵墓由“集中公墓”到“独立陵园”发展、进化的历史轨迹;体现出从“血缘政治”到“地缘政治”,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产生、发展、确立的历史趋势;反映了中华文明由“多元”到“一体”多民族交流、融合、统一的历史规律。
 
  西汉帝陵以其宏大的时间与空间尺度、科学规范的规划布局、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世界陵墓规划设计建设的杰出范例,所以被誉为“东方金字塔”或“东方帝王谷”。(陈宇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