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院墙

2022-04-02 17:57:00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山里住的人家,几乎每家都有一圈院墙,院墙几乎都是用青石头围成的,四四方方的,从房前延伸到房后,长宽短窄各不相同。
 
  也不知为什么,山里人就把院子当一回事,我爷爷曾经说过:“盖一座房子有了院墙,才叫有院子,有了院子,搁啥东西都是整齐地靠着,看着就顺眼,房子住着就安适,没有院墙,那叫敞门道,不管多大的房子看起来也不紧凑,住着也心里不踏实。”
 
  乡下的院墙都是随着房子走向圈成的,围院墙就是垒院墙,可山里人都不说垒院墙,非说围院墙,山里人的话,有时真让人摸不着头脑。圈院墙砌石头叫“围”,可盖房子砌石头,叫着垒墙了。
  盖房子砌石头,为啥不叫“围”,山里人虽说不出啥道理来?可谁管盖房子叫砌石头叫“围”,他们绝对是不愿意听的。
 
  山里石头的确是个好东西,哪家添人进口都要盖房子,便会跑到河沟边捡被山洪冲下来的石头,或者跑到山坡上,挖被泥土埋着的石头。精心挑拣捡一番,用铁镐挖出来,再用背架背回来,选其中块头整齐的,用来垒房子的墙,垒房子四角的石头,更是要优中选优。剩下的石头就用来围院墙。
 
  有了足够的石头,山里的人就不愁没有个安稳的住处,一家人盖房子,全村人帮忙,十来天时间,一座新房就会在叮叮当当的铁锤子砸石头的声音中,坐落于山村的某一个角落。盖新房子真不是山里人的什么愁事。
 
  围院墙没啥特殊的讲究,房前房后、房左邻右地方大了一些,院墙就要围得大一些;地方小一些,院墙就可以围得小一些。
 
  山村里的人,心里最金贵的就是土地,哪家盖房子,选地方,都舍不得当最好的土地,也舍不得占更多的土地,山里人所有的房子,都是顺着山的朝向,在旮旮旯旯的地方坐落着,大片的土地上不会出现房子的影子,不占大的地方,就不可能有大的院子。
 
  围院墙完全是因地制宜,一座房子可以围出一个前院来,还可以围出个后院来,但后院可以没有,前院必须有,没有前院,就好像这家人没有院子。山里人依山盖房子,事先就知道没有后院可围,就干脆不留后门,也不走后门的路。
 
  院墙围好啦!男人和女人就开始站立在院子中央,规划着院子未来的格局,有时,为了一个鸡架或狗窝的地方,为了一丛牡丹栽种的地方,男人会和女人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那种架势,没有个外人来说和调解,就还真难争出个所以然来。
 
  可是,到了动真格的时候,鸡架和狗窝有了合适的位置,牡丹花也有合适的位置,院子里的物件安放都有了合适的位置,根本不用别人调和,山里人家里的事,几乎都是这样,哪家的男人和女人为了一件事吵吵嚷嚷地动手打起来,可没过多久,“孩他爹”“孩她妈”的呼唤声又响起来,气得上了年纪的王太直骂他们没个正行。
 
  有些事如果发生在一个院子里,就肯定被看成是那家的内务事,别人不能干涉。发生在家里的内务事,就只能在家里内部解决,不可对外声张,哪家的新媳妇进了门,成了院子里的新主人,山里的人都要看高她,多说她家院子里以前的好事,决不能说别人的闲话,尤其不能破坏她家的婆媳关系。山里人不管是老院子还是新院子,都有一种特殊气息相互守望着,相互关照着。一个院子里的人,都把该带出的院子就带出去,把不该带出院子的就不带出去;也把该带进院子的就带进来,把不该带进院子就不带进来。也许,那一家家石头围成的院墙,是不是变成了过滤是非的网墙了!
 
  有院墙的院子里,总有一头猪在里面哼叫着,总有一只鸡在咯咯着,有一条狗在汪汪着。一条狗好像为了一个院子而生,一条狗趴在一个院子里一角,浑身是胆气势凶猛的神态。哪个生人靠近院子大门,它就会脖毛直立,一阵狂吠。那是它忠于职守的表现。没有主人的允许,它是绝对不准它不认识的人踏进院子的。也有的时候,狗会离开院子,到村里逛逛,看看风景,结果被一群淘气的孩子拿着石头给镇住了,吓得赶紧跑回到院子里,那条狗即刻又威猛起来了。
 
  一个院子里,总得有一片生机葱绿着。院墙包围的土地,在院子主人的心里不逊于心肝宝贝。要规划出一块菜地,那是必须做好的。有了一块菜地,一家人吃菜就不用犯愁了。山里人也真是怪,菜地不用院墙围在院子里,就是让自己种着,也总是感觉那块地好像不是自己家的,种着也没有那么硬气。
 
  可一旦围进自家的院子,那心思就一个劲儿往地里动,把力气就一个劲儿往地里使。土翻得松软,垄打得端直,水浇得勤快,菜长得壮实。从春天到秋天,只要有适宜阳光朗照着,菜园子里就始终有菜们一茬接一茬地长着,始终有花开放着,始终有果们接着,菜园就是花园,花园就是果园,一家人始终有各种鲜美的滋味享受着。
 
  山里人尽可能把房前屋后的空闲的土地都围在院子里。围在院子里的地,哪一家都不会轻易荒芜。山里人精打细算,把一年四季所有的收获都规规矩矩地收藏在院子里,院子里的人家空不着,院子小的人家放得下。也许是这个缘故,不管谁家的院子大,也不管谁家的院子小,山里人之间从不嫉妒,也都不相互小看。
 
  在山里的孩子们的眼睛里,各家的院墙里都有好多好多的诱惑。院墙里的杏树、桃树和苹果树,都会从那一家的院墙里探出一些枝条来。尤其是村西头的老胡家的院墙上,探出的甜橘子香葡萄枝条。这些探出的枝条上,都有让孩子们看见流口水的香果们挂在上面。于是院墙就成了孩子们祸害人的阶梯。一旦有一声吆喝突然传出,孩子们就会像猴子一样跳下墙去,瞬间钻进竹林里去了。
 
  有时候,孩子们也不是为了嘴馋去爬院墙,而是为了偷看新媳妇爬上墙头。趴在墙上,每个孩子的心跳好像震得墙体都在颤抖着。
 
  白天的时候,院墙虽然圈围着,可是每户院子大门总是敞开着。山村里的人明白,大门敞开的院子,说明主人在家。看到大门敞开,山里人就会走进去串串门。串门是山里女人们的嗜好。农闲时节,女人们总会三三两两地聚集在那一家,然后再交叉回访,消闲的同时拉近了家与家的距离,增进了家与家的情感。院子大门关着,就不会有人进去,院子大门总是关着,院子的主人就会被山里的人渐渐冷落起来。
 
  奔跑的山路弯弯曲曲,坑洼不平。总觉得山里的每一个院子都是一座城堡,房子就是城堡的宫殿,院墙就是城堡的城墙。
 
  如果说院子是一个城堡,山里就肯定是一个国度,国度的兴衰与强盛,直接取决于城堡的生机与活力。一个个院子充满欢乐,整个山村才充满欢乐;一个院子食味馨香,整个山村里才食味馨香。山村人真想联手围一个大大的石头院墙,把整个山里圈成一个完整的院落,所有的山里人组成一个大家庭。家庭大,力量也大,气息也厚实。有时,一面院墙会在接连几天的阴雨中倒下了,那倒下的院墙,可能是它所承载的故事,被雨淋湿透了,湿到故事与故事之间发生了严重粘连的程度,于是它索性敞开心胸,让雨水清洗粘连着故事的污渍。围墙倒下了,院子的完整性就出现了缺口,有了缺口,院子的主人绝对不能坐视不管的。
 
  雨后晴朗,阳光普照。院子的主人一声召唤,山里所有围院墙的砌石匠,都聚集到院墙的缺口,一阵叮叮当当的响声,一阵轻快地哼唱,倒下的院墙瞬间就站起来了。我想,那站起来的院墙一定记住修补院墙好把式们唱腔,一阵风又一阵风凉爽刮来的时候,它也许还在静静地聆听那荡起的歌声。(文/李典刚)
 
  (作者系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青年文学会会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