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打造科技创新的“优等生”

2022-02-25 10:51:26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2021年11月3日,国家科学技术奖(2020年度)揭晓,陕西省获奖26项。其中高校主持和参与完成的有19项,占全省获奖总数的73%,持续保持高比例。陕西科教实力雄厚,一直让陕西人引以自豪,让外界人羡慕不已。
 
  陕西拥有100多所高校,1300多家科研机构,超过70位两院院士,专业技术人才百万人以上……但与此同时,陕西大量科技成果“沉睡”在实验室,科技转化率不高。如何把雄厚的科教实力,转化成经济发展的实力?一直是历届陕西省委、省政府领导思考的沉重难题。谁能成为陕西科技创新的“优等生”?陕西十市也在竞相力争。西安、咸阳、宝鸡、铜川和渭南所在的关中地区,盘踞了更多的高校资源,布局了更多的现代产业,享受近水楼台之便,如何成为陕西科技创新的“优等生”?
 
  寻找科技成果转化的“金钥匙”
 
  拥有雄厚的科教实力,陕西各地,一直在寻找科技成果转化的“金钥匙”,一心想打开高质量发展这把“金锁”。
 
  去年3月,陕西省提出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集聚政府、企业、高校院所等各方力量,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这个老课题。“秦创原”成为加速创新优势转化为陕西高质量发展成果的“金钥匙”。
 
  “秦创原”启动后,打造“科技经纪人”队伍、举行科技成果转化路演、设立基金扶持科创型企业……一系列创新举措接连落地,不少科技成果被从实验室“唤醒”。
 
  比如,总规模达6亿元的“秦创原科技创新春种基金”,已向172个科研项目计划提供孵化基金2亿多元,促使更多科技成果走向产业化。
 
  由西安交通大学张彦峰团队自主研发的纳米智能吸能材料作为西部科技创新港获得的“春种基金”001号项目,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仅仅用时4个月,就实现了“纸上科研”到“市场新宠”的成果转化。
 
  去年10月14日,榆林市零碳分布式智慧能源中心示范项目开工建设,标志着西安交大管晓宏院士团队的零碳智慧能源系统研究成果迈出规模化应用的关键一步。
 
  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启动建设以来,西安交通大学积极推进秦创原总窗口建设,探索出一条政府、高校、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之路。
 
  西北工业大学以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为抓手,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探索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实施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激发科技成果转化活力。
 
  同时,西工大建好创新成果产业化平台,在秦创原总窗口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秦创原分园。该科技园今年获评西北唯一优秀国家大学科技园。该校与西安市碑林区共建的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通过科技部火炬中心试点咨询论证,获批建设国家硬科技创新街区试点。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台6方面30条举措,明确了支持秦创原建设的具体路径与抓手。在这个被称为“西电行动六条”的方案中,最大的亮点是在创业前两年,教师使用学校专利只收取一元许可使用费,学生则是零元许可。
 
  ……不仅高校在“秦创原”平台上“开金锁”,地方政府也攥紧了这把“金钥匙”。
 
  去年12月14日,本刊记者从西安市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西安市围绕秦创原“一总两带”建设总格局,到2023年,将建成市级以上创新联合体、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等科研平台40个,新增累计培育市级以上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0家,推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项目600个。
 
  就在这场新闻发布会上,记者还了解到,今后一段时期内,西安市将实施创新平台能级、创新主体培育、科技金融融合、创新创业生态、创新人才引育等五大提升工程,为打造丝路科创中心和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提供强劲动力。
 
  创新主体培育提升工程是要在实施创新型企业倍增计划的同时,提升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建立“双招双引”联动机制。发挥科技优势开展专业招商,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做大做强科技创新企业集群;科技金融融合提升工程则要加大科创基金服务力度,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企业上市融资;创新创业生态提升工程,要建立创新创业全链条服务体系,推进“城校企”协同创新深度融合,力争到2023年大学科技园在综合类、理工科高校全覆盖。同时,强化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努力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集群。
 
  渭南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也建设起来了。西安交大以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渭南分中心为基础,与渭南市双方合力打造了“市级技术转移中心+区县技术转移工作站+领军企业科技服务工作站+科技孵化器+战略新兴产业研究院”的立体联动创新驱动平台。目前,西安交大已联合渭南建设市级技术转移中心1个、区县技术转移工作站3个、领军企业科技服务工作站5个、飞地孵化器1个、校企联合研发中心4个。
 
  科技创新搭建“两链”融合桥梁
 
  “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不仅成为陕西科技成果转化的“加速器”,还成为创新链、产业链“两链”融合的“促进器”,成为关中诸市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搭好了“台”,还需要企业与科研院所唱好“戏”。陕西采取“企业主体”“人才主力”“市场主导”等原则,调动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用科技创新搭建“两链”融合的桥梁。
 
  由陕西省国资委牵头组建的“秦创原国企创新中心”,正是以企业为主体促进“两链融合”的平台。目前,陕西已有16户省属大型国有企业进驻该中心。据陕西省国资委创新合作处处长黄峰介绍,这些企业分布在能源化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行业,具有较强的带动力和辐射力。下一步,这些企业将依托“秦创原”积极“联姻”高校和院所,开展技术创新和联合攻关,让更多技术成果实现产业化。
 
  “研究院以齿轮磨床性能提升为小的突破口,进行关键技术研发,同时为孵化新型项目公司储备核心技术。”在沣西新城西部云谷,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陕西高端机床创新研究院院长赵万华介绍,该研究院的成立填补高校创新成果技术化环节的空缺,架起高校创新链和企业产业链之间的桥梁,让高校的创新实现技术转化,让企业的需求牵引高校创新,进而实现“两链”融合。
 
  据了解,西部云谷是沣西新城打造的秦创原总窗口科创载体和创新平台,是全国首个以“硬科技”为主题的第四代科技园区,产业链覆盖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生命技术四大硬科技产业。
 
  创智云谷产业园则是沣东新城推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的重要布局。项目占地约251亩,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重点吸纳先进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集研发、生产加工、总部办公、商务配套、生活服务等五大功能于一体。同时,项目配备商务办公、生活服务设施、商业街区等,可满足入驻企业的多元化需求。
 
  在关中,科技创新搭建起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桥梁。
 
  以光伏产业为例,西安作为全国单晶硅片的主产地,拥有隆基绿能、西京科技、特变西科等为代表的龙头骨干企业,特别是隆基绿能,现已成为全球光伏行业的领军企业。还拥有西部金属材料、西部超导、西部新锆、西安泰金、西安凯立等一大批新材料研发生产企业,为太阳能光伏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充足的技术和材料支持。
 
  去年11月17日,西安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西安市“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到2025年,西安市“6+5+6+1”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经济总量达到1.4万亿元以上。这个规划,为西安市“两链”融合发展,划出了清晰的路线图。
 
  围绕西安市“6+5+6+1”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关中地区正在形成“西安制造、周边配套”的市场规律,向西安周边城市延长先进制造业产业链条。
 
  铜川致力于打造“陕西制造、铜川配套,西安研发,铜川转化”的制造业供应链产业集群。依托汽车产业在西安、宝鸡等地的布局,凭借自身优势资源重点,铜川市规划将打造汽车轻量化零部件集中区、建设中轻卡及新能源汽车轻微型车桥生产基地、建设商用车轮垂直配套产业基地、建设陕汽铜川年产50万吨绿色铸锻件产业园、打造新能源汽车氢能产业集聚区、建设绿色环保表面处理产业园、打造挂车生产基地、建设汽车试验场、建设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渭南市的工业曾是“重化工”为主,能源化工、有色冶金等资源型工业行业占比偏高,而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电子及通信设备等高新技术产业占比偏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渭南早在2018年就提出“西安研发,渭南制造”的产业发展思路,积极用科技创新搭建“两链”融合的桥梁。
 
  去年12月20日,宝鸡正威新材料科技城项目10万吨精密铜线项目投产暨25万吨精密导体项目开工活动举行。该项目的投产,对促进粤港澳及长三角要素资源向关中平原倾斜、提升陕西新材料产业链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宝鸡正威新材料科技城项目是集新材料、新基建、新能源、新技术、新模式于一体的“五新”产业集群示范基地,一期总投资200亿元,分为铜基新材料产业园、钛基新材料产业园和正威西北总部3个板块。铜基新材料产业园中,一期建设的10万吨精密铜线项目投产,年营收达80亿元,产品可应用于电子信息及新基建领域;二期建设的25万吨精密导体项目开工,拟于明年年底建成投产,达产后年营收约150亿元,产品可应用于航空、航天、通信、电力等领域。
 
  宝鸡市委书记惠进才说,“宝鸡将强化‘链主’企业引领作用,在大抓链条、抓全链条上下功夫,瞄准钛及钛合金产业链配套企业、终端产品、关键环节招商引资,加快延链补链强链。”
 
  从全省视角来看,陕西聚焦重点产业链,加快实施“两链”融合科技行动,围绕数控机床、光子等23条重点产业链,开展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着力提升重点产业链核心竞争力。据观察,这23条重点产业链,更多地布局在关中地区,成为陕西科技创新的“优等生”,关中得天独厚,指日可待。
 
  高新区率先成为科技创新的“优等生”
 
  毋庸置疑,西安高新区是陕西科技创新的“优等生”之一。
 
  30年来,西安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长时间保持高速增长。在全国高新区综合排名中,西安高新区名列前茅,依托创新驱动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西安高新区GDP从1991年的0.65亿元,增长到了2020年的2410.08亿元,建成区经济密度达32亿元/平方公里、亩均效益1022万元,2020年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568.51亿元,培育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汽车等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近期,西安高新区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等建设为引领,启动丝路科学城、丝路软件城建设,出台“科创九条”“上市十条”和推动秦创原建设相关实施方案,聚力打造高科技发展生态,为建设秦创原使命践行区、核心引擎区、示范样板区注入强大动能。
 
  西安高新区将打造以丝路科学城片区为“一核”、北部都市创新片区和西南部智能制造片区为“两翼”的万亿级生产力空间新布局。预计到2035年,上述三大片区经济总规模将达到5万亿元,走好创新驱动引领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陕西省政府发布的《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到2035年,西安高新区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今后,支持国家高新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培育光子、未来网络、脑科学、量子信息、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等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新兴产业。
 
  陕西省目前有24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中,国家高新区7家、省级17家);2020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生产总值7544.71亿元,占全省GDP的28.82%;高新技术企业占全省的56.03%。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王军在去年11月3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高新区经过多年发展,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集聚创新资源和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主平台、主阵地,是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
 
  放眼关中五市,五个高新区均在国家高新区行列。它们将有力推动关中成为陕西科技创新的“优等生”。(文/张义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