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依旧在

2022-02-25 14:58:54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天空阴沉沉地绷紧面孔,每家的窗户也绷紧着面孔关闭着。在雨暂停的间歇,有小鸟在啁啾互唤,自由而欢快,仿佛想要唤醒周遭的沉闷。
 
  下楼扔垃圾。院子里没有人,隔着口罩都能闻到空气中消毒水的味道。望向大门,保安像卫士一样伫立在门口。蓝色的核酸检测亭下已经没有工作人员,他们已经奔赴下一个核酸检测点了。
 
  疫情发生以来,有外地朋友纷纷问候,表达关心封城后的生活,有的朋友还发来一些链接,问询西安的真实状况。我都回复,“疫情防控有序,我也挺好。”相对于两年前的武汉封城,那时的惶恐焦虑,我有种被保护的安全和温暖。即使我们小区成了管控小区,我也没有看到网上传的那些“兵荒马乱”。西安封城以来,小区的物业就在下沉干部的带领和组织下,有条不紊地管控,物业每日多频率消杀、街办社区有序组织核酸检测、志愿者帮忙信息统计、配送食材,购买药品、天然气……业主们也都自觉地居家不出门。因为疫情,爱人在封城前就被收拢在单位了。封城后,孩子上网课,我也开启了居家办公模式。无论视频讲座,还是SAP系统账务处理,无论工作外接还是集团内部单位之间账务核对,每位同仁都没有因为疫情将工作拉下。
 
  和许多人一样,每天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关注疫情变化,在朋友圈、微信群每天都被疫情的进展刷屏着,一张照片,一段视频或是一首诗、一篇短文,诸多温暖瞬间,倾诉着很多人共同的心声与企盼,演绎着“共克时艰”的厚重。“疾风知劲草”,这次疫情肆虐,单位的领导和许多同事,甚至是平时看着文弱的小姑娘都战斗在一线,我在群里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看着同事开车在空旷的街道上疾驰奔赴一线,那种“冲锋陷阵”的感觉让人无声泪崩。平时我们看似独立的个体,当疫情来临,个体与单位,个体与国家这种紧密关联就显得尤为突出。是的,西安在渡劫,可也再次印证了全民凝聚力,展现和诠释了个体的家国情怀。也才发现勇敢和担当,在我们这些普通人身上一直都在。
 
  物业的大喇叭通知将按楼号给业主配发政府免费菜,透过落地窗,看见志愿者肩扛手提地一户一户配送,这是第三次配送了。听见敲门声,我接过沉甸甸的菜,望着他们额头的汗滴,忍不住问他们一天的工作内容,当他们知道我想写他们的时候,摆着手说,没啥好写的,作为一名退役老兵当然应该站出来!
 
  业主群里已经是一片“感谢政府、感谢党、感谢一线”的赞扬声。而我也沉浸在感动中。隔壁的阿姨这时给我发来微信:如果你要写,你真应该写写你家四楼那位社区工作者,那个女人真不容易,武汉疫情那年,她负责安置她们所辖社区外省归来人员的隔离工作。当时她爱人被收拢在单位,孩子又小,拖我帮忙照看孩子时,抹着眼泪说她虽然害怕病毒,但使命感让她必须勇敢。今年西安疫情开始,她就一直没有回家……阿姨并把她的微信名片推给了我。加了微信,我说想采访她。她发来语音告诉我,她在抗疫一线,非常忙,没有时间接受我的采访,并感谢我的好意。“半个小时,也没有吗?”我问,“抱歉,真的没有时间!”我默默地看着微信留言,不忍心再打扰。
 
  “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是一首歌曲《国家》中的歌词,此刻也是守护这座城“战疫人员”的写照,近二十万人的奋斗,守护住了一千三百万人的安全。是的,古城正经历着千年不遇的寂静,古城也正经历着一次精神洗礼。疫情防控阻击战是一场全民的战争,每一天变换的数字,都计算着胜利剩余的路途,核酸检测仍在继续,流调仍在继续,恰如爱与拼搏,仍在继续。
 
  很喜欢站在窗口,和这个城市一起迎接寒来暑往,日升日落。我与这座城彼此凝望,相拥。当夜晚来临,望着每一家的窗户次第亮起的灯光,亦如疫情前如常的烟火生活,盈满温情。
 
  今天西安终于实现社会面清零。各地医疗队分批撤离,他们有的即将驰援河南、天津。前行有声,岁月无言。成就有声,奉献无言。也许,人活着,就是不断地给生命赋予新的意义!我理解,这就是情怀。(文/张彦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