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战大考,摆脱疫情侵扰的每一位陕西人,尤其是深受其害的每一位西安人终于长出一口气,自豪地说:“我们从容走进2022年,迎来春暖花开。”
从容是自信、成熟和坚韧。面对苦难、艰难和磨难,能够从容走来,正是党的伟大、国之强大、人民坚强之真实写照。
回首刚刚过去的2021年,五味杂陈,百感交集:一城人一条心,咬紧牙关的拼搏、质朴友爱的瞬间、激情澎湃的时刻、暖心暖胃的故事、热泪盈眶的感动……在眼前叠加闪现,沉淀在记忆深处。
回味是对记忆的轻轻触动,是对阳光总在风雨后的深情仰望。刚刚过去的2021年,我们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十九届六中全会形成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为我们深刻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了信心和力量。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交织叠加,中国经济迎难而上,“十四五”开局走出新气象,GDP达到114万亿元,交出了一份极为不易、可圈可点的成绩单。
2021年,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铿锵脚步,有着厚重历史感和卓越现代感的陕西,在追赶超越中,向着更高层次更高质量一路前行。我们和全国一道告别贫困,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踏上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出色完成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GDP跃上2.98万亿元的高点。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切入口,秦创原的横空出世,更是为陕西的跨越标注惊叹。在疫情考验面前,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举全省之力成功举办了全运会和残特奥会,为三秦大地赢得喝彩,为祖国赢得荣光。
2022年,亦然是一个荣光的年份。
此时此刻,举世瞩目的第24届冬奥会正在北京精彩上演,冬残奥会也将接续开幕。再过几个月,第31 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将在西部重镇成都举行;紧接着第19 届亚运会又要在江南水乡杭州开赛。
2022年,我们将迎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将迎来100周年,还有更大的一件事,党的二十大将要召开,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9500多万中国共产党党员将汇聚在鲜艳的党旗之下,凝聚起磅礴力量,在“新赶考”路上书写灿灿荣光。
人要健康快乐活下去,就要一年比一年更好走下去;国要好下去,就要一年比一年更好干下去。正如著名思想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所说:“我们这个民族自始至终就有‘渊然而思,憬然而悟,愀然而悲,奋然而起者。’”
站在秦岭之巅,既有岁月可回首,亦有前程可奔赴。新的一年,无论国家发展的大棋局,还是家家户户的小日子,都有可能面临这样那样的“难”与“坎”,问题清单林林总总,要的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要的是坦然面对、奋然而起。
万水千山不行不至。作为一个陕西人,在这个书写荣光的年份,就要砥砺前行,笃行不怠,既要认识到前进道路的曲折性,保持定力和耐心,也要看到自身的潜能和优势,以舍我其谁的胆魄与勇气,千方百计把疫情造成的损失夺回来,以更加出色的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稳中求进不是躺平。作为一个陕西人,在这个书写荣光的年份,就要不急不躁,不慌不忙,稳字当头,但求稳不是躺平,而是一步一个脚印,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积极应对风险,敢于接受挑战,在科技创新、招商引资、改革开放等方面表现出时不我待的紧迫。
不负时代无愧人民。在2021年和2022年的交汇点,陕西,尤其是西安经历了一场世所罕见的重大疫情。在疫情面前,三秦儿女表现出的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自觉,万众一心、不畏艰险的坚强与担当,令人感佩。不经历大难,不知道我们的人民有多好。面对这么好的人民,我们只有“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才能对得得起人民,才能始终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上下一心,织就更加美好的生活,赢得更大荣光。(文/李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