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陕西经济走出新节奏

2022-02-25 10:38:50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2022年1月19日,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隆重开幕。陕西省省长赵一德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深情地讲到——
 
  2021年是陕西发展进程中殊为重要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百年的重要历史节点,再次亲临陕西,给了我们最大鼓舞;
 
  2021年是陕西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一年,全运会和残特奥会首次同年同地筹办,首次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圆满成功举办,交上了一份“两个运动会同样精彩”的完美答卷;
 
  2021年是陕西发展进程中极不容易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多轮冲击,我们果断施策、尽锐出战,夜以继日阻断疫情扩散外溢,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好转。
 
  赵一德省长指出,一年来,我们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综合施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建强平台蓄积创新发展动能,扭住关键力促改革开放提速,系统治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统筹协调加快城乡双向融合,持之以恒办好惠民安民实事,基本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全省生产总值增长6.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2.9%,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年来,陕西从追赶超越到高质量发展,走出了陕西经济发展的新节奏。在时间的长河里,2021年,也因为“答卷人”的历史担当和无畏气概而留下了深刻印记。
 
  攻坚克难 顶压前行
 
  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份。
 
  2021年12月,正当全省上下铆足干劲,全力冲刺,打好四季度“收官战”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西安按下“暂停键”。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历史罕见汛情造成的严重影响,2021年陕西经济增速出现波动,投资等主要指标一度出现两位数下降,一些企业遭受重创,就业压力上升……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全省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将新发展理念作为“指挥棒”“红绿灯”贯彻到发展的各环节各方面,把发力点聚焦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上,推动经济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经济大盘依然稳固有韧性。陕西在企业纾困、工业增长、投资消费等方面打出了一套组合拳;两次召开稳增长会议,出台稳工业促投资若干措施,多措并举促进非能工业稳定增长。2021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全省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主要指标实现预期目标,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内需持续回暖,新兴动能增强。变局之下,“云购物”“云旅游”“云教育”“云医疗”等新型消费模式成为潮流,与时代新需求同频共振,折射出经济蕴藏的巨大潜力。截至2021年11月,全省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5.6%。与此同时,全省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电子元件等产品增势良好,产量增长均在2倍以上。
 
  ——强化援企稳岗和就业帮扶。2021年,陕西新增减税降费320亿元;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交通运输、餐饮、旅游等行业企业给予政策支持……一系列聚焦“六稳”“六保”的政策密集出台,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
 
  ——以产业比实力,以项目论英雄。从牛年春节收假第一天,陕西省委、省政府召开凝心聚力开局起步暨重点项目开工会议,到去年7月省委全会开到高质量项目建设现场,“2021年,我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促大发展导向鲜明,高质量发展氛围愈加浓厚,早干快干多干,重点项目建设高开稳走,开工进度超出预期。”陕西省发展改革委重点项目办公室负责人如是说。截至2021年底,全省新开工项目数同比增长11.4%,省级516个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468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1%,产业类项目占比大幅提高,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
 
  这一年,陕西全面启动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陕西交控集团成功组建,国电地电实现融合发展,省属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创历史新高。金融保持稳健运行,不良贷款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政府隐性债务稳定下降,全国首家省级资本市场服务中心成功组建,新增上市企业10家。
 
  这一年,陕西经济尽显韧性,应对百年变局和疫情起伏反复带来的严峻考验,承压而上,以韧克艰,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聚“链”创“新” 动力澎湃
 
  岁末年初,因疫情管控无法面对面交流,但每隔2天,西安交通大学教授赵万华都要和团队成员召开一次线上“碰头会”。
 
  “尽管不能去现场,但生产研发一刻都不能停。”赵万华说。
 
  去年6月,在秦创原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陕西高端机床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赵万华担任董事长。
 
  秦川集团总裁助理、战略发展总部部长曾冉说:“借助秦创原的科技人才优势,我们与赵万华教授团队开展合作,聚焦磨齿机,联合攻关动态性能测试及误差溯源技术,集中优势资源开发新一代磨齿机。”
 
  着眼立体联动“孵化器”、科技成果产业化“加速器”和两链融合“促进器”三大目标,自去年3月正式启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以来,制定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和“1+N”政策体系,设立规模20亿元的科创母基金,常态化举办路演活动130多场,115项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并注册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增长38.6%,高新技术企业增长32.3%,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33.2%,全省创新驱动发展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一年来,陕西创新发展舞台精彩纷呈,成果不断涌现,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3.0%、17.1%,“人造血”“‘交联聚烯烃’人工晶状体”“二氧化碳循环发电试验机组投运”等创新的种子在沃土中生根、发芽、开花。
 
  经济底盘越坚实,抗风险能力才能越强大。在聚合创新资源的同时,陕西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瞄准产业链薄弱环节进行产业基础再造,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体系。
 
  2021年6月下旬,“链长制”成为陕西经济领域的一个热词。陕西11位省级领导及12位相关省级部门负责人成为数控机床、光子、航空、氢能等23条重点产业链的“链长”。“链长”“链主”和链上企业共谋延链补链强链、转型升级,聚“链”创“新”向更广区域辐射。
 
  “稳”是主调,是大局;“进”是方向,是目标。
 
  随着不断推动技术水平进步、加速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陕西实体经济“骨骼”正愈发强健,一条条产业链的延伸,正换来高质量发展的“质变”。
 
  2021年,陕西科学把握“稳”与“进”的关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创新驱动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深化改革等各方面工作抓得更有效率、更有成效,不断实现“纵向有进步、横向有进位”。
 
  踔厉奋发 锻造优势
 
  “春节前我们还要往海外工厂发两趟货,最近一直在与陕西省商务厅、西安国际港务区以及咸阳高新区沟通搭乘中欧班列长安号相关事宜。”1月13日,忙着备货的冠捷显示科技(咸阳)有限公司厂区物流管理经理钟威说。
 
  超3800列!这是2021年中欧班列长安号全年累计开行数量。从开行至今,中欧班列长安号累计开行突破1.13万列,国际货运干线增加至16条,全面覆盖亚欧大陆全境,其中到欧洲方向开行量接近全国的四分之一。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辐射全国、连通欧亚的货物集散中转枢纽作用不断凸显,已经成为促进国内和国际市场双向发展的稳定贸易通道。
 
  突破4000亿元!2021年,陕西外贸表现亮眼,进出口、出口和进口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面对严峻复杂的全球经贸环境,陕西于变局中开新局,去年全省进出口总值突破45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5.9%,高于全国增速4.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同比增长33.0%,高于全国增速11.8个百分点,交出了陕西有外贸进出口统计以来最亮眼的一张答卷。
 
  开放合作,这是中国的承诺,更是陕西的实践。
 
  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陕西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这一年,陕西改革开放更有高度,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对外资保持强劲吸引力,自贸“朋友圈”不断扩大。
 
  这一年,陕西积极组织企业参加进博会、广交会、制博会、中东欧博览会等10余场国内重点展会;谋划筹备首届内外贸融合(西安)交易会;主动拥抱陕西—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合作活动,踏响更高水平开放的宏阔足音。2021年前11月,陕西有业绩的外贸企业达到3876家,较上年同期净增165家,新增业绩企业数量达到926家;外资企业进出口增长20%,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增长分别达41.6%和28.9%;陕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27.3%。
 
  一个个发生在三秦大地上的生动故事,定格为奋进陕西的最美身姿。
 
  当前,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复工复产正有序推进。
 
  稳舵奋楫逆风行,击鼓催征再扬帆。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陕西步履铿锵、坚定从容。

       文/特约撰稿  王向华 苏怡  本刊记者 张永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