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特色 品牌发展 全力推进中国康养之都核心区建设

2023-01-18 12:09:37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商洛市第五次党代会确定了建设“一都四区”战略定位,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也明确强调要“打造商洛生态康养之都”,我们立足实际和资源禀赋,精心谋划,在区第十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建设“中国康养之都核心区”目标并为之矢志奋斗,取得了一定成效。现从康养角度出发,就中心城市建设、特色景区发展,产业体系配套等方面作如下思考。

红色北宽坪

  以“六个集群”建设为重点,打造中心城市高品质康养高地

  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被称为华夏祖脉,商州全境位于秦岭腹地,是商洛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即将融入“西安半小时生活圈、生产圈、生态圈”,是外界了解商洛、感知商洛、融入商洛的第一站。打造“22℃商洛·中国康养之都”,商州必须树牢首位意识,用好“秦岭最美是商洛”“中国气候康养之都”“美丽商洛·深呼吸小城”等金字招牌,立足独特的山水、气候、交通、人文、物产等资源优势,深入研究,精心谋划,系统推进。

  中心城区要充分发挥“城在山中、水在城中”城市特点,做足山水文章,挖掘利用好丰富的文化历史资源,补齐中心城市短板、完善康养服务功能,聚力打造全域景区化高品质康养之城。

  一是打造山体公园群。商州区地处秦岭南麓东段,地形地貌主要是河谷川塬地貌区、低山丘陵地貌区和中高山地貌区3个类型,不论身处中心城区任何地方,只要抬头便可见山。我们要围绕“城在山中”,盘点城周四围每个山头,对其山形地质、人文遗迹、道路环境、水源植被等深入研究,因地制宜谋划规划,将东龙山、龙凤山、西施坡、金凤山、戴云山、二龙山、麻街岭、楚山和龟山连成一线,分别建设紫荆花、红梅、桃花、红枫、银杏、松树等为主题的规模性特色花海园林,引入观光车、飞艇、热气球、直升机等,开辟地空立体式环城观光旅游线路,建好“城市背景”。聚力提升龟山公园品质,建好“城市盆景”,把连绵不断的群山变成靓丽的商洛城廓、市民健步休憩的“后花园”。

  二是打造水系公园群。丹江、汝河是鹤城的动脉,莲湖如镜,龙泉、凤泉如睛,“一库一湖两河两泉七沟峪”为地处中国南北和合之地的商州既增添了水韵又赋予了灵气。我们必须在水上做文章,持续加大水环境的综合整治力度,保持丹江澄澈、京津用水放心,支持配合莲湖公园创建4A级景区,做好龙泉、凤泉开发利用,大力推动丹江公园、两河口公园提质升级,建好南秦水生态公园和“七沟峪”公园,全力打造集自然观光、人文体验、游览休憩功能为一体的生态型水系风景线,让城市与“水”为伴,与“绿”为邻,绘就一幅中心城市生态水系画卷。

  三是打造文物文化和运动场馆群。商州地处秦楚文化交融地带,历史悠久、文化纷呈。要充分依托历史文物遗迹,围绕大云寺、龙山双塔、紫荆遗址、静泉山石窟、城隍庙、四皓墓等,打造具有历史记忆的文物文化场馆版块。商洛花鼓、洛南净板书、漫川大调、镇柞渔鼓源远流长,久负盛名,但分散于各县区,可利用原有剧院及文化单位,在城区新建改建一批剧院、演艺厅和街头小剧场、公园文艺场馆等,聚集起来集中展示演出,推动“戏剧之乡”美誉发扬光大。以市体育馆、区体育馆、城区体育场所设施为基础,整合现有公园体育设施资源和学校资源,打造一批大小结合的球类场馆和游泳健身中心,更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体育健身需求。

  四是打造康养酒店群。高品质康养酒店在全面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地方旅游环境、投资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22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抓住西安都市圈建设的战略机遇,争取吸引50万西安市民到商洛康养度假。对于中心城区来讲,缺乏高品质酒店的短板必须要下茬解决。要加快皇冠假日、悦豪、南山花园等高品质酒店建设进度,再谋划建设6个四星级以上酒店。要鼓励国际会议中心等现有星级酒店实施改扩建,提升酒店品质和服务功能。要支持引进国内外知名酒店品牌管理公司经营管理,进一步提升商州旅游承载能力和接待水平,让远道而来的游客住的舒心、安心、开心。

  五是打造特色街区群。特色街区建设是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重要载体,也是提升城区品位、完善服务功能的重要支撑,对提升城市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坚持传承文化文脉与扩大城市消费相结合,着力打造具有商洛、商州特色和历史记忆的文化创意街区。要深挖代表商洛经济文化发展各方面因素,盘活“商洛印象”特色街区。要深入挖掘“六百里商於”古道文化精髓,建设“商於古道文化”街区。要挖掘商山书院、衙门口等老城街区遗存,结合城东片区改造建设“商州·东街历史文化”街区。同时,围绕莲湖商业步行街、团结路饮食街、望江府永兴坊等积极打造满足各个层次、不同人群需求的特色专业街区,形成一批以文化旅游为龙头,集休闲、餐饮、购物为一体的特色街区群,既吸引外地游客又服务市民,切实增强中心城市集聚效应。

  六是打造沟峪康养旅游群。“沟域经济”是集生态修复、农业种植、观光旅游及美丽乡村建设于一体的综合经济模式,是推动山区重塑产业、催生新经济的重要抓手。商州城区周边沟峪数量较多,多为传统种植业,资源利用不足,经济效益不高,严重限制了城周发展。要跳出沟域看沟域,因地制宜、因“沟”制宜,结合健康养生特点,大力发展沟域经济。要以秦岭养生谷、秦韵秘境两条沟峪康养项目为龙头,积极打造张峪沟百家院、静泉清舍、溪岸人家、构峪别业、堡子山寨等康养民宿群,再谋划打造一批集休闲康养、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康养项目,进一步盘活现有资源,发展壮大产业。

  以四个秦岭特色景区为牵引,有力驱动全域康养高水平推进

  在打造中心城区康养高地的基础上,农村板块要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文化资源,深度整合环境、生态、空气、山、水、林、湖等资源,创新推出自驾游、房车露营、温泉、运动、乡村等新型旅游形式,以四大景区的内容丰富和承载力提升推动健康疗养、生态旅游、文化休闲、体育运动、科教研学等多种业态融合发展。

  一是加快推进“秦岭·江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持续在江山景区品质提升、设施完善、业态丰富等方面下功夫后,将其做大做强,成为全市康养旅游的靓丽封面。一要高标准谋划“秦岭·江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以现有景区为基础,东西分别向庙湾和周岭方向延伸,实现江山核心景区规模扩大、影响力提升。二要注重提升景区品质,加快实施景区二期开发建设,依照现有资源和地貌不断建造沿线生态景观,对现有景点、服务设施、环形步道、道路基础设升级改造,推进核心景区游览线路闭环和服务功能闭合,让核心景区景色更美、品质更高、功能更全。三要精心打造江山微风牧场,在现有牧场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规模,充实丰富卡丁车、星空营地等新潮元素,做好黄山煤矿生态价值机制实现试点工作,将其打造成秦岭腹地大地景观休闲娱乐网红打卡地。四要开发利用好当地温泉资源,丰富温泉药浴等体验项目,高水平建设江山美居度假村温泉酒店和江山和苑等高端民宿,不断提升康养旅游服务品质。五要新启动建设江山老街,深入挖掘乡土文化和“江山”概念,打造特色老街夜经济,实现消费服务升级。六要创新建设江山冰雪世界,推出赏“冰雪乡野”、玩“冰雪运动”、浴“江山温泉”等旅游产品,大力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康养”跨界融合,打造秦岭一流冰雪旅游目的地。

  二是加快推进“秦岭·丹霞”运动休闲康养区建设。莲花秘境景区西临商州中心城区,东与丹凤棣花古镇近在咫尺,北部的蟒岭绿道4A级景区已经成功创建,北宽坪红色教育基地运营已较为成熟,多项知名赛事在此举办,同时,该片区有秦岭唯一的丹霞地貌,山地、峡谷、水体等特殊地理资源无可比拟,适合发展山地攀岩、水上漂流、自行车骑行、户外探险、红色教育等养身养心的康旅业态。要紧扣“一水”“一山”“一沟”“一湾”四大主题片区布局,重点打造丹江竹筏漂流、“十里丹江画廊”、“空谷幽莲”主沟生态观光体验区、丹江崖壁栈道等文旅项目,整合蟒岭绿道4A级景区,发挥“秦岭最美骑行公路”效应,推进红色综合体、红色文创园等项目建设,打造集休闲、健身、观赏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郊野型慢性游览走廊,推动体育、旅游、健身、红色教育、知名赛事等业态融合发展。

仙鹅湖四龙戏珠

  三是加快推进秦岭“农旅樱谷·水美三岔河”农旅融合体验区建设。当前,大城市人口过度拥挤,空气质量差、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等问题困扰大城市市民,沉淀浮躁与喧嚣、释放郁闷与压抑的乡村康养成为新的发展方向。三岔河镇与西安市距离相近,近年来作为省级乡村振兴建设示范镇,发展迅速且富有特色,具有打造乡村康养产业的基础。做优山溪、樱桃、民宿三篇文章,深入挖掘商州乡村饮食文化、种植文化、乡野文化等要素,开发田园观光、节庆民俗活动、农耕科普以及康养民宿等特色田园项目,可为市民提供好乡风暖心、好空气洗肺、好食品健胃的乡村体验。要重点实施沿岸樱·时光乐园、引龙寺民宿等亮点工程和水系治理工程,培育农旅融合项目,加快建设休闲农业产业园,持续推进三岔河樱桃品种、品质、品牌综合提升,将三岔河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做成全省示范亮点,打造成为全市沟峪樱桃产业示范园、近郊乡村典型示范镇、3A级乡村旅游目的地。

  四是加快推进秦岭植物园与熊耳山郊野公园融合建设。该片区始终保持着原生态风貌,森林景观丰富多彩,森林环境沁人心脾,独特景色与晚霞日出交相辉映,商山睡佛更为自然景观注入人文底蕴,且该地区东接商洛西高铁站,西临312国道,满足交通集散、人流疏导、植物展示的条件。充分发挥“中国气候康养之都”的品牌效应,配备养生、休闲、康体等服务设施,开展以修身养心、调适机能、延缓衰老为目的的森林游憩、度假、疗养、保健等活动,让人们在游走云林间忘情山水、在民宿小住时怡养身心,打造养眼、浴心的22℃气候康养圈。以建设秦岭植物园为牵引,高标准规划建设银杏、红豆杉、蔷薇、竹子和药用植物等50余个植物专类园,形成绿满芳华常绿园、秘境仙踪万木园、松海听涛松杉园等综合园区,衔接推进当地群众发展千亩油菜、千亩油葵基地,形成晚霞日出、层层梯田和山花烂漫的自然景观,加快睡佛观景台等设施建设,力争到2025年建成集森林康养、旅游康养、体育康养、研学康养为一体的康养集群。

瞭望商州全城

  以五大产业体系为抓手,不断夯实康养高质量发展基础

  打造康养之都是一项系统工程,关键还是要强化产业支撑,除文化旅游等核心产业外,还应大力发展医疗、养老、体育、医药和健康食品等深度关联产业,加快构建融合发展的康养产业新体系,推动康养高质量发展。

  一是发展健康医疗产业。我区医疗资源丰富,市区医疗机构众多,这为我们发展医疗产业、做好医养结合提供了先天条件。要探索建立多层次、多元化医养结合模式,持续深化与综合类三甲医院和医学类高校合作,引进、培育高水平医疗人才,为医疗康养提供智力支撑。同时要建强硬件基础,加快推进区医院康养新区建设,探索新建、扩建、迁建乡镇卫生院与养老院融合发展,同步开展医疗服务与护理服务,实现医疗资源与养老服务之间无缝对接。

  二是发展健康养老产业。夕阳群体催生了朝阳市场,便捷的交通、良好的生态等优越的基础条件和西安200余万老年人的潜在市场,为健康养老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必须抓住机遇、趁势而上,抓好秦岭健康养生谷、商洛国际康养产业园、百顺山庄老年公寓二期、交投医养结合项目和商州老年公寓等项目建设,搭建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和信息平台,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养老机构,把商州建成集休闲、养生、保健、疗养和旅游功能为一体的健康养生养老、生态养生养老特色发展集聚区。

  三是发展健康体育产业。目前来看,市、区两级体育场馆资源发挥不充分,市民健身基础设施供给不够,体育运动节会赛事规模和影响力不够,健康体育产业潜力尚未释放。要构建由体育场馆、医疗机构、健身房、培训机构组成,集全民健身、体质监测、康复医疗、健康信息管理为一体的健身服务体系。精心办好环秦岭自行车赛、商洛马拉松赛等节会赛事,积极发展山地自行车、户外徒步、洞穴探险、攀岩漂流等户外运动项目,带动竞赛表演、健身娱乐、体育培训、体育用品销售等体育产业发展,推动体育、旅游与康养产业深度融合。

  四是发展健康医药产业。商州群众一直都有种植中药材的传统,部分商药一度成为全国中药材集散地,但由于各种现实因素制约,仍在坚持散户种植和零售的模式,没有蹚出中药材规模种植和精深加工的新路子。现阶段,我们已经有天士力、香菊、笃诚等企业,也引进了北京同仁堂等著名药企,南京同仁堂、仲景皖西制药的合作项目落地可期,这些都为商州医药产业提供了机遇。要持续加大医药企业的招引力度,发展中药材规模化种植、重点建设一批药用植物提取、中药针剂、制剂生产等中药材精深加工生产线,促进中医药产品从粗加工向高端产品生产研发转型。

环黄沙岭自行车赛道

  五是发展健康食品产业。疫情加大了群众对健康食品的需求,相关产业正当风口,且我们拥有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的金字招牌和健康绿色食品原材料及产业链,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要做强“菌、药、果、畜”,扩大食用菌规模和珍稀菌种培育,开发蜂蜜、金银花、桔梗、酸枣仁、五味子、槐花等为主要材料的保健品,打造商洛核桃、四皓板栗、孝义柿饼等名优农产品,大力发展家禽、土蜂等标准化养殖,建设一批规范化、规模化的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优质原料基地,构建生产与加工、科研与产业、企业与农户相衔接配套的绿色健康食品产业格局,增强绿色有机食品供给保障和知名度。

  中心城市不能仅仅就康养抓康养,要着力谋划带动性强、增强城市活力实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康养产业互动发展。要充分发挥紧邻西安的区位交通优势、西安高校院所众多的人才优势、特别是发挥西安众多产业链强大辐射带动作用,依托商洛高新区和商州县域工业集中区基础优势,在电子信息和软件产业等方面做文章,持续深化西商融合,吸引更多年轻人才、创新人才和高端人才来商创业发展,争取将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使其成为推动商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以“六化”建设为保障,有力推进康养高质量发展

  建设“康养之都核心区”必须有的放矢、对症下药,重点在景区发展和康养产业上持续发力,坚持品牌化、标准化、精细化、市场化、数字化、系统化统筹推进。

  一是坚持品牌化打造。保护开发利用好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做实唱响“秦岭最美是商洛”和“22℃商洛·中国康养之都”品牌。立足区位优势,半小时穿越秦岭、半小时换种心情,半小时尽享蓝天,全面打造“秦岭旅游最佳目的地”品牌。以蟒岭绿道秦岭最美骑行公路为牵引,持续办好体育赛事,叫响“环秦岭公路自行车赛”“商洛国际马拉松赛”等精品赛事品牌。充分发挥贾平凹、陈彦等文化名人带动效应,建好商洛文化艺术集中展演区,持续用力振兴“戏剧之乡、文化绿洲”品牌。深度挖掘陕南特色小吃和传统宴席菜品美食,做强“住在商州、吃遍商洛”品牌。继续在景区建设,特色产业等方面抓亮点、出精品、创品牌,持续增强商州美誉度和吸引力。

  二是坚持标准化建设。突出高起点规划,要站在建设国内标志性康养新城的高度,对照《“健康中国2030”规划刚要》《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标准要求,借鉴国内外成功范例,邀请行业内专家学者研究制定符合商州实际的发展规划,在空间布局、产业发展、项目谋划等方面都要体现长远发展、超前发展意识,力求起步就是省内领先、国内一流。坚持高标准建设,无论是景区景点还是产业项目,每个工程、每个项目的设计都要对照标准、独具匠心,每个景区、每个酒店的施工建设都要符合规范、精益求精,坚决杜绝因标准太低而出现返工、烂尾等问题。打造高品质工程,在坚持标准化建设的同时,每个景区、每个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既要体现商州质量还要体现商州速度,推进商州康养旅游发展引领行业规范。

  三是坚持精细化服务。康养旅游追求的是更深层次的个性体验、精神放松和身心享受,服务上必须做到精细精心精致。景区服务要从细节入手,下茬解决如厕难、停车难、引导服务冷淡、消费管理混乱等常见问题,贴着步子服务,循着心思服务,让游客处处舒心满意。住宿服务要精耕细作,以建设高星级酒店为牵引,带动整个行业高端化、标准化、人文化、内涵式发展,有力推进各类宾馆民宿硬件设施提档升级,全面提升康养机构服务水平,让游客在商小住时感受到别样的温馨和安逸。餐饮方面要精益求精,全方位提升“吃”的水平,既要在菜肴质量口味上抓特色,还要在菜品开发上下功夫,更要在原料、餐具、服务上抓细节,打破传统饮食粗放单一的印象,为商洛味道注入新的记忆和体验元素。通过精心细致、体贴周到的服务,充分展示商州人的淳朴善良、热情厚道。

  四是坚持市场化运营。当前,我区康养产业已经起势,发展前景十分光明,正是吸纳多方力量、引入社会资本、进行市场运作、携手做大做强的良好时机,要充分运用市场手段,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全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的利用率,以市场化运营助推康养产业做实成势。一方面,要加强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充分运用社会资金,多方引进实力强、经验多、口碑好的企业,对条件成熟的片区实行“一站式”投资、规划、开发、运营,让市场活力充分涌流,创新激情竞相迸发,努力形成更多的实物量。另一方面,深入开展政企合作。按照“政府建设、企业运营、互相借势、共谋发展”的思路,在对景区、产品等硬件进行完善提升的基础上,与专业企业开展合作,充分发挥企业在运营、管理、推介、包装等方面的优势,使康养产业创造更大经济效益。同时,积极学习企业的先进经验,取长补短、融会贯通,切实提升驾驭市场的水平。

  五是坚持数字化发展。以云计算、大数据平台为支撑,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整合资源为手段,建立线上线下一体的数字化康养旅游产业体系,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协同效应,实现我区康养旅游高质量发展。在宣传运营上,积极与携程、去哪儿等旅游APP平台合作,在网络平台广泛深入推送宣传我区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厚的历史文化和特色康养旅游产品及服务项目,做到大媒体推介抢眼、自媒体宣传抢屏,热度持续升温、吸引度持续增强,进一步提升线上销售能力。在业务管理上,搭建旅游康养业务管理系统,探索新技术应用的创新,以信息、数据的实时共享,实现业务运转状态的可视化,全面提升管理效率。在服务体验上,在中心城市及外围景区配套建设一批数字化终端设备、智能化基础设施,实现商州全域酒店、景区、餐饮、健身、休闲等跨行业服务无缝对接,引领消费体验升级,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六是坚持系统化推进。坚持市区共建,围绕市上布局做好配套,全力抓好中心城区建设和品质提升,干成一批标志性、控制性、骨干性的重大项目,不断提高市域中心能级和影响力,着力打造全市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区和主引擎。要坚持城乡互动,围绕中心城区聚核强心,四个景区示范带动,各镇街道协同发展,打造全域化康养体系,推动城市健康养老、健康医疗和乡村康养旅游产业联动发展,吸引游客乡村踏赏游玩,驻足乡村的游客去城市享受康养服务。坚持西商融合,以建设西商“生活圈、生态圈、生产圈”为契机,充分发挥我区紧邻西安、生态优美、交通便捷的优势,推动资源互补、资源共享、发展联动,对标“双50”目标,吸引更多西安及省内外各大城市人群来商州康养旅游居住度假。坚持有序推进,以中心城区“六个集群”为龙头,以外围四大特色景区为牵引,以秦岭山水乡村建设为延伸,以点带面、稳扎稳打,有序推进康养高质量发展。

戴云山瞭望仙鹅湖

  商州打造中国康养之都核心区决心坚定,志在必成。要始终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保护优先、坚持绿色循环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市区共建,充分发挥独特的自然风光优势,丰富的历史文化优势,密集的绿色康养产业优势和便捷的交通优势,奋力打造中心城市高品质康养高地,不断塑造山水商州靓丽颜值,创造秦岭最佳康养旅游品质,为“22℃商洛·中国康养之都”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文/张国瑜 商洛市委常委、秘书长,商州区委书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