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领先是向远方仰望

2023-01-18 11:10:33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2022年的时针正有规律地向着新的一年走去,越来越近。回眸看去,追求创新,追求卓越,追求领先的主旋律弹奏有力,为正在高质量发展的三秦大地增添华丽乐章。
 
  历史,并不只给人以过往的厚重,创新才是对传统文明的一种升华,追求领先是向远方的深情仰望。从一千多年的大唐盛世,到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远古到现在,从传承到发展,从坚守到创新,从跟跑到领跑,从领跑到一路领先,尽显三秦儿女的孜孜攀登,书写三秦儿女敢为人先的鲜活故事。
 
  冬日的阳光也有暖意。岁末年初,从秦创原传来一个令人振奋的讯息,由陕西隆基自主研发的硅异质结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6.81%,创造最新世界纪录,也是光伏史上第一次由中国太阳能科技企业创造的全球硅基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最高纪录,是中国光伏产业在技术领先层面的缩影,在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秋天的塞上辽阔壮美。世界首套万吨级煤基可降材料项目在榆林建成投产,可大量替代一次性塑料产品,对土壤、海水实现无害降解,在全世界优先取得突破,从技术研发到技术示范和技术应用,处于领先地位。
 
  炎炎夏季的秦岭脚下凯歌高奏。信奉“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比亚迪,在纯电技术上,以“D片电池”一战封神,全球唯一,成为全国新能源汽车的引领者,迎来从技术、产品到市场的全面爆发,实现全面领跑。
 
  春天总有很多动人的故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十余年的研究攻关,发布春的喜讯,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即新增产值22.78亿元,让“呆矿”变“金矿”,一举攻克长期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的“卡脖子”难题……
 
  从春到夏,从秋到冬,陕西追求创新领先的脚步始终未停。据了解,今年以来,以隆基、每畅为代表的光伏产业勇立潮头,创造产值千亿元;以比亚迪、吉利、陕汽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先全国,产值占到全国13%;现代煤化工发展高歌猛进,领先全国;半导体产业规模全国第四,更有单晶硅片、重卡变速器产量居全球第一……
 
  一个个创新领先成果记载着敢于攀登者的智慧和心血,令人肃然起敬。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在追求领先的路途上,要有未雨绸缪的眼界,久久为功的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必须靠自力更生。”只有站在这个事关民族复兴的高度思考未来,发愤感、紧迫感、动力感才会油然而生。在发展的赛道上,我们不能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要盯住脚下的路。不努力奔跑,就会被别人超越,遇到的难题攻克不下,就会被别人“卡住脖子”,难受别扭。陕汽之所以能成为我国重型汽车行业的翘楚,就是在瞄准行业领先的构想中,30多年久久为功的坚持和实践,一步都不停,一步也不敢停,始终将技术创新放在战略高度,终于在“红海”中杀出一片“蓝海”,引领中国商用车行业技术发展潮流。这就启迪我们,认准的路,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朝着既定目标排除万难向前奔。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跟在别人后头亦步亦趋没有出息。领先基于创新。创新决定着文明的进步,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管理学中有这样一个理论,企业犹如一棵大树,技术创新就是深扎泥土的树根,树根越深,大树才能郁郁葱葱卓然而立。站在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的起点上,我们绝不能故步自封,满足现状,因循守旧,要站在世界快速发展进步的角度,要站在国家高质量发展的角度,更多地想想,没有创新,哪来现代化;没有领先,哪来国之强大。要想永远走在前头,就要往后看200多年以来,三次世界工业革命的汹涌澎湃,往前想第四次、乃至第五次世界工业革命的波澜壮阔……

  文/李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