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在相关通报中,对在全国督查中发现的60项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陕西省推出的“税务管家”服务,确保留抵退税政策落实落细等三项做法位列其中。陕西省税务部门通过“税务管家”服务,为企业精准推送税惠政策,量身定制服务方案,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难题,用优质服务让企业少跑了路,切实得到了实惠。
“税务管家”之缘起
从2021年开始,陕西省税务局在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过程中,结合“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暨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按照“精细服务”的要求,根据重点项目行业和建设特点,推出了重点项目“税务管家”服务制度。主要服务于全省各级政府列示的重点项目、招商引资项目、央企进陕项目。本着“服务超前、全程贴身、精准到位”的宗旨,“税务管家”制度突出便利化、智能化、个性化特点,针对“企业登记开办、政策辅导落实、便捷办税服务、公平法治保障”等四个方面,实行了11条共计24项具体服务措施,为全省重点项目提供全过程、全方位、全周期服务。
为重点项目安排的“税务管家”,都是各对口分局中政治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的业务骨干。对特别重大的重点项目,会根据需要再增设1名局领导担任“管家顾问”,帮助协调解决重大事项,提高服务质效。“税务管家”听名字好像是一个人,实际有一支专业的服务团队在背后默默支持。据了解,陕西省各级税务机关均组建了以政策法规、税费种管理、收入规划核算、纳税服务、征管科技、数据风险管理等部门业务骨干为成员的专家团队,对税务管家反馈的复杂业务问题,第一时间解答或提供解决方案。这种制度设计,也是为了方便纳税人遇事只找管家即可解决全部涉税问题,使服务更加便捷高效,有效地保障了全省重大项目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
“前段时间,我们还接到了‘税务管家’打来的电话,询问项目近期发展情况,告知我们有任何涉税问题都可以第一时间与税务部门联系,你们的服务确实很到位!”米脂县重点建设项目“银南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一期ppp项目”财务总监刘宁对媒体说。2021年,全省各级税务机关的“税务管家”已经对500多项省级重点项目、近4000项市县级重点项目进行了主动对接,实现了税务管家服务的全覆盖。国家税务总局陕西省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刘合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税务部门将扎实推行好“税务管家”服务制度,将过去纳税人遇到涉税缴费问题“一对多”联系多个部门转变为只找税务管家“一对一”,切实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提供便捷高效的税收保障,促进项目早投产、早见效、早受益。
智能化、精细化提高办税效率
不断优化办税过程的智能化、精细化操作水平,是新时期提升服务效率、体现税务改革的重要方向。在西咸新区秦创原综合服务中心税务办理大厅一站式服务智能微厅前,纳税人只需要扫描身份证,按照屏幕上的提示就可以轻松办理业务,节约了时间和成本,体现了智能办税的便捷性。除了智能服务,精准耐心细致的人工服务在咨询业务中也不可替代。在国家税务总局陕西省税务局12366纳税缴费热线中心,每名话务员在响铃三声必须接听,后台对每名话务员回答问题的结果也有监督和考量。12366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说:“我们每天早上用半小时开晨会,宣讲业务,分享经验,使每一通电话都回复的快速、合理,让纳税人少跑路。”
不断规范业务办理流程也为纳税人节约了时间。国家税务总局西安莲湖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推出的“米璐大厅工作法”规范流程,细化服务,前台导税、抽号导税、建立导税管理台账、注重窗口管理形象、服务标准化等一系列精细化管理让群众前来办理业务更加便捷。
围绕留抵退税创新升级“税务管家”服务
2022年以来,陕西税务部门围绕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特别是留抵退税政策落实,创新升级“税务管家”服务。全省选派2200余名“税务管家”,组建147支“税务管家”专家团队,为纳税人提供“一企一策”“专人专班”“全程跟进”的“管家式”服务,实现了“政策落地只找管家,一人承揽全部事项。” 受疫情影响不能上门的,利用“非接触式”办税载体做好“面对面”政策讲解,确保纳税人懂政策。截至9月20日,“税务管家”为全省5000余户重点企业实施“管家式”宣传辅导,实现主动问需、线上互动、团队保障、精准速答。
特色一:“一企一策”定制式宣传辅导
蚕桑产业是安康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生产规模占西北地区的80%以上。为扶持蚕桑产业发展,安康市税务部门围绕涉农特色产业需求,定期到蚕桑养殖种植户和企业开展调研,走访了解农户和企业生产困难,提供全流程跟踪问效服务,并利用大数据帮助企业拓展销路。
作为安康市蚕桑龙头企业,陕西天成丝业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生丝、胚绸和蚕丝被,其拥有的6个蚕桑基地带动万余农户养蚕增收。受疫情影响,2022年的丝织品收购企业订单减少,囤积的货物和急需支付的收购款让企业负责人急得团团转。石泉县税务局“税务管家”得知情况后,为企业量身定制“一企一策”服务方案,发放办税“明白卡”“需求单”,通过“点对点”讲政策、“手把手”办退税,让企业第一时间享受到税费优惠。
陕西天成丝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沈彬说:“疫情期间,每一笔资金对企业来说都至关重要。国家的好政策出台后,多亏了‘税务管家’及时帮我们拿到了7.25万元的退税款,缓解了企业资金周转压力。”
特色二:“专人专班”贴身式精准办理
受疫情人员管控影响,企业没法去现场办理税务登记变更等涉税事项问题十分突出。中国石油兰州石化榆林化工有限公司办税人员王征锦,因疫情无法及时赶赴榆林,就电话联系了企业的“税务管家”。接到电话后,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务局“税务管家”任伟在线指导王征锦办理了涉税事宜。“税务管家”在制定服务预案时,针对这些特殊情况,推出了在线远程指导、推行办税容缺机制、开通VIP办税通道等个性化服务举措。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榆林化工有限公司是新办企业。按照相关规定,该公司被评定为M级纳税人。然而,要申请留抵退税,纳税人需要满足“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或者B级”的条件。
怎么办?
当得知纳税信用等级评定政策进行微调,任伟第一时间联系企业办税人员,并通过VIP办税通道提交了企业申请。在管家顾问李斌的协调下,只用了1天,企业就被认定为B级纳税人,高效办理了6.38亿元的留抵退税款。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榆林化工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谢恒表示,这笔留抵退税款极大增强了公司提升数字化管理运营水平、打造国家乙烷制乙烯示范工程的信心和决心。
特色三:“全程跟进”套餐式增值服务
陕西佳天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立新对媒体说,“在公司流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留抵退税款有效缓解了我们的资金压力。”他对“税务管家”保姆式服务相当感激。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推进,陕西佳天纺织有限公司业务持续增长,2021年贸易额近2亿元。为了助力企业做大做强,杨凌示范区税务局“税务管家”多次深入企业,了解涉税需求,为企业享受出口退税、留抵退税政策优惠提供优质服务。
“在企业成长过程中,‘税务管家’随时都能给予我们支持。”李立新说,公司的主要业务是纱线、布匹、面料、服装的生产和销售,产品出口至东南亚、南亚等地,接下来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生产基地,进一步拓展市场。2022年前8月,公司累计享受税费优惠1404万元,开拓新兴市场的信心更足了。
在帮助企业办理留抵退税的同时,“税务管家”全程跟进企业成长,主动提供多样化增值服务,引导企业用好退税资金,助力企业轻装前行。调查显示,60%以上的退税资金用于支付员工工资、采购原材料、扩大再投资、研发新技术,助企效应充分显现。
今年以来,“税务管家”协调企业购销对接,运用全国纳税人供应链查询系统,帮助企业对接供需,促成161户企业达成供销合作。李立新信心满满地说:“在‘税务管家’的助力下,企业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一定能走稳走好。”
“税务管家”成了企业抗疫及时雨
国家税务总局西安市碑林区税务局第二税务所所长刘南,是西安饭庄钟楼店的“税务管家”。每个月他都要定期到企业走访,了解企业在经营中遇到的困难。西安饭庄钟楼店主要以服务外地游客为主,近两年受疫情影响,游客大幅减少,企业的经营也难以为继。在了解企业困难后,刘南带领的“税务管家”团队,为西安饭庄精准匹配了一系列税惠政策,帮助解决资金难题。刘南告诉媒体:“我们让企业享受到了增值税留抵退税、水利建设基金减免大概120多万,同时社保费缓缴也能享受到。”西安饮食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饭庄钟楼店店长崔姗说:“我们在享受税收政策红利的同时,也采取了相对应的措施,与外卖平台加强进一步的合作,做满减活动,与附近社区、企事业单位联系盒饭快餐外送服务,到目前为止每月增加营业额10万元左右。”
中铁七局集团西安铁路工程公司受疫情影响,人工成本增加、回款速度慢、工程延误等问题非常突出,流动资金也十分短缺。“税务管家”发现问题后立即采取措施,帮助企业度过难关。中铁七局集团西安铁路工程有限公司财务部部长沈意波说:“‘税务管家’第一时间上门进行政策辅导,‘一对一’帮扶,帮助我们提交退税资料。” 中铁七局集团西安铁路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浩说:“仅用两天时间,我们企业获得了7000余万元的税收返还,为我们企业打了一针强心剂。”
陕西铟杰半导体有限公司在铜川投资建设的陕西铟杰磷化铟半导体材料产业化扩产项目,受今年疫情及原材料涨价等多重因素影响,一时陷入资金困境。在企项目发展的紧急时刻,“税务管家”及时送去了减税降费政策“大礼包”,帮助企业顺利渡过难关。“感谢‘税务管家’对减税降费政策的精心宣传辅导。留抵退税款给项目建设送来了‘及时雨’,极大地缓解了我们的资金压力。”陕西铟杰半导体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万盼说。
在“税务管家”的精准服务下,截至9月底,陕西省共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共875亿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617.6亿元,新增减税降费172亿元,制造业中小企业缓缴税费85.3亿元,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文/陈宇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