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时评

2022-12-13 10:16:49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词汇更新见证时代进步
 
  事件
 
  不久前,《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完成新一轮修订,引发广泛关注。本次修订增补了近千条新词语,既有“共享经济”“刚需”“学霸”“慢生活”“新常态”等新词,又有“见贤思齐”“文以载道”“束脩”“举隅”“竹枝词”等此前未收录过的传统文化词语。
 
  点评
 
  在语言要素中,词汇是最活跃、最具代表性和时代意义的要素之一。增补、删除、修改、订正,无不展现着时代发展变化的步伐,呼应了当下社会生活的脉动。从2004年推出第一版开始,《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迄今已完成3次修订。从第一版收录“非典型肺炎”“蓝牙技术”,到第二版加入“软实力”“微博”,再到“正能量”“接地气”写进第三版……纵览这些年的变化,我们从中可以体察时间之河在语言的河床上洗刷、沉淀的印记。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在互联网的助推下,汉语迎来了一个相当活跃的时期。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全国碳市场,运行一年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达1.94亿吨;10年前少有人知晓的“云计算”,去年市场规模超3000亿元;“移动支付”2011年在我国的年交易规模仅有数百亿元,如今早已走入千家万户……一个个新词语,体现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侧面,而能否在流行中保持恒定的价值、能否真正融入日常生活,不仅是新词能否进入辞书的标准,更是这些新词生命力的体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