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雨表”凸现一抹壮丽彩虹

2022-12-23 16:12:26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在人们开始盘点即将走过的2022年,盘算即将走来的2023年之时,陕西省统计局发布了一份重要报告:
 
  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民营经济实现快速发展,“五六八九”的特征十分鲜明,即贡献了5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6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尤其亮眼的2021年,全省民营企业达到68.24万户,比2012年增加47.81万户,增长2.3倍,增加值达15326.86亿元,比2012年的7240.91亿元增加8085.95亿元,经济总量翻了一番。
 
  从税收和就业这两个最有含金量的数据来看,2021年,全省民营企业上缴税收2945.82亿元,是2012年的2.2倍,占全省税收总额的68.8%。全省城镇就业人数1253万人,其中私营企业和城镇个体就业人数1011.6万人,占比为80.7%。
 
  人们习惯将官方发布的经济社会报告称为前行路上的“晴雨表”。面对国际国内情势日趋多变复杂,新冠疫情三年干扰挥之难尽,陕西民营经济还有如此惊艳表现,犹如风雨过后一抹壮丽彩虹,带给人无限希望与力量。
 
  民营经济的茁壮成长植根于改革开放这片沃土。从1980年浙江温州的章华妹领到全国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仅仅8年间,全国城镇个体工商户就达到569万人,2022年上升到1.11亿户,涉及3亿人之多,占市场主体比重已经超过三分之二。陕西的民营经济也如雨后春笋,目前,全省个体工商户达375.35万户上千万人,在刚刚公布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陕西5家企业光荣上榜,从无到有,从1到5,正是陕西民营经济向好向上的生动写照。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许多民营企业家通过学习、研读,对“两个毫不动摇”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知,心一下子定了。
 
  民营经济成长从来不是一片风和日丽,发展也从来不是一条平坦大道。当前,受疫情冲击和复杂外部影响,这些出生于草根,成长于市场风浪的民营企业,面临不小的压力与挑战,他们每走一步都触及着许多人的末梢神经,吸引着许多人的关切目光,寄托着许多人的殷殷期许。
 
  一位民营企业家说,每当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总爱到浙江等东南沿海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总爱和那里的人聊一聊,江浙人敢想、敢干、不怕难、不怕输的劲头,让自己深受鼓舞。浙江有6540万人,每8个人就有1个人创业,每万人拥有市场主体1335户,创造GDP4.92万亿元,占到全省的67%。在近期公布的中国民企500强榜单中,浙江有96家上榜,全国第一。陕西的民营经济尽管也是奋力追赶,但与浙江等沿海地区相比,显得个头小,不壮实。从西部和东部发展差距来看,民营经济是最大的短板,但最大的短板还在于思想观念的差距。思想解放永远在路上,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只有敢于颠覆自己,革新自己,才能在如何做大、做强上勇毅前行。
 
  对从事民营企业的人来说,企业能走到今天,每一个人都饱尝了市场经济的酸甜苦辣 ,不管是做强也好,做小也罢,能够在市场的风浪中上下求索,不退不散,就是对初心的坚守。古人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来到人世间,总要做事情。对于每一个民营企业家来说,最珍贵的品格就是“不言放弃”。立足当下,干成一件事情,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下去,才能获得与众不同的感悟和发现。坚持就是一种积累。没有这样的韧劲和执着,即便商机到了你面前,也很难把握住。在世人眼里,评价民营企业家有多重标准,但接地气的是这句话:“敬仰引领者,欣赏成功者,同情失败者,鄙视不干者”。
 
  民营经济发展到今天,离不开改革开放,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扶持,民营企业从“装台”到成长为“主角”,也是自强不息的缩影。当前,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明显上升,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企业经营困难重重,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是支持民营企业纾困前行的关键一招。令人欣闻的是,11月1日,国务院《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规划》正式实施,“民有所盼,我有所应”,在寒冷的冬天带给人暖意。
 
  时间走到一个节点,总有难料之事发生。在眼下渡难关、过隘口的非常时期,期待我们的民营企业以更加澎湃之活力、更加厚实之潜力、更加顽强之韧性,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展现卓越与非凡。(文/李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