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颗星球上最辽阔高原的地方——听赵国平讲阿里的故事   

2021-09-29 17:54:05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无阿里,不西藏。
  
  被誉为“世界屋脊的屋脊”的阿里始终是一个充满神秘的地方。这里空气稀薄、人迹罕至,属于高原上的高原。作家毕淑敏曾这样描述:“阿里是一座高原,是在我们这颗星球上最辽阔最高远的地方……”
  
  很多去过阿里的人说,阿里的美让世人为之撼动,而阿里恶劣的生存环境却更让人望而生畏。2015年4月,阿里迎来了一个特殊的团队,这就是以赵国平为领队的陕西援藏阿里的项目成员。
  
  初到阿里:一片荒凉
  
  “2015的4月,我和治沙研究所的副所长乘坐飞机去阿里,先从西安飞到拉萨,再从拉萨的贡嘎国际机场飞到阿里的昆莎机场。一下飞机,眼前一片荒凉。四月份的阿里基本没有什么人,因为在三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常驻人口不到十万。此外,整个阿里的行署所在地都没有吃饭的地方,因为街上就没有饭馆……”
  
  赵国平是陕西省林科院参与援藏阿里“西藏阿里地区臭柏引种栽培试验与示范”项目的负责人,说起第一次来阿里,他侃侃而谈。他说:“我去了才知道,那里的平均海拔四千五百米以上,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年均大风8级以上的能达150天左右。因为风速太大,阿里当地仅有一趟飞往西藏拉萨的飞机,早上七点半起飞到十点半降落,其他时间根本无法降落。”
  
  这就是赵国平初次见到的阿里。当时因为阿里海拔高,从西安飞到拉萨后,需要适应几天才能再次启程。他说,当时正好要办理一个边防证,于是他们就在拉萨停留了两天。在这两天时间里,他们为了能了解更多阿里的情况,便到西藏自治区的造林处和林科院去学习请教,好心中有数。
  
  此外,赵国平介绍,阿里地区空气稀薄,压强特别小,正常的人感冒后打点滴,两周内都打不进去。更让人感到好笑的事是同事们带过去的压缩饼干和方便面,一到阿里就鼓起来了,弄不好可能就炸开了……
  
  而更让很多人畏惧的就是高原反应。
  
  赵国平说鉴于他的老家在青海,对高原反应有一定的基础,组织才选派他去的阿里。但到了阿里还是有些许的不适应,有时候脸和头感觉就像充了气一样,涨涨的,走楼梯也不能弯腰,甚至不敢大声说话,不然就会有眩晕的感觉。
  
  这其实都不算什么,更让他有点意料之外的是,有一次与他同去阿里的同事,因年纪大了,在阿里呆了不到一周,有一天晚上突然把他叫出去,说他感觉自己特别难受,有可能活不了啦,说着说着就要向他交待“后事”,还写了遗嘱。赵国平见状惊了,他边安慰着这位长者,边向他保证一定不会有事。经过内心的疏导与协调安排,终于平稳了这位老人的情绪,还确保了他的安全。事后,作为项目负责人的赵国平说,援藏阿里不仅要把树种好,更要把人保护好。
  
  此外对于他来讲高原反应不怕,最主要是休息不好。因为阿里与内地的时差将近三小时。阿里这边晚上十点半了,太阳还高高挂着。吃完晚饭后一看表,已是半夜12点。虽然阿里天黑的晚却又亮的特别早,一般他们早上五点就起床了,如此往复,因此他总结出,休息不好是导致高原反应的最大因素。
  
  还有阿里空气干燥会导致嗓子烂等等,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赵国平和他的团队开始了他们的援藏生涯,他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通过所掌握的科研技术,引进更多的树种,为阿里这个地方增添更多绿色,改变当地的生态环境。

沙旱生植物引种栽培示范基地
  
  引种栽培:把“绿”留住
  
  2014年的7月,陕西省党政代表团赴阿里地区考察访问,阿里地区和相关部门向陕西党政代表团提出了一些拟解决的问题,其中“借鉴榆林治沙绿化经验,探索引进‘臭柏’在阿里试种实验”成为陕西省援藏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当时赵国平在陕西省治沙研究所专门搞治沙,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他的压力还是很大。
  
  “这个项目交给我们八个人来完成,其实拿到这个项目时我眼前一抹黑,因为之前主要是在陕西工作,对其他省份的情况不是很了解。”赵国平说,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项目组成员在赴阿里前分别去了内蒙的阿左旗、阿右旗、阿吉娜、巴彦淖尔、呼伦贝尔等地考察,主要基于这些地方的戈壁滩多,植被的生长期、降雨量等与阿里的基本相符,可以借鉴。实际工作中他们总结,前期的考察对于他们后期的引种栽培起到了很大的铺垫作用。
  
  到了阿里后,项目组住在了当地林业局安排的住所。援藏期间,他们几乎每天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扫院子,因为在他们所居住的平房院子里到处都是沙子,第一天扫完了,第二天起来依然还是沙子,可见沙漠化的严重性。
  
  赵国平介绍,阿里属于荒漠化草原,80%是戈壁滩,很少能看到“绿色”。由于海拔、气候、缺氧等自然条件的限制,这里植物资源十分匮乏,尤其是大面积的土地退化,引发了严重的荒漠化问题,境内大部分灌木树林地逐渐形成次生盐渍化沙砾戈壁风沙滩地。虽引进了新疆杨、藏川杨、旱柳等乔木树种,但成活率很低,往往3-5年后基本无存。因此,建议阿里地区在城镇绿化、荒漠化防治中应大力栽培乡土树种。2015年5月3日,项目组优选了白拧条、杨柴、花棒种子,考察预定了沙地柏和紫穗槐苗木,引种沙地柏营养袋苗2000株一起托运至拉萨,然后再转机运送至阿里地区的狮泉河镇。
  
  引种苗木抵达后便立即查看,并安排工人进行苗木假植(即苗木在出圃或栽植前的一种临时保护措施),随后进行土地平整、垫土、施肥、翻耕、修筑水渠等整治过程,再经过挖栽、放苗、填土、覆膜、浇水等流程,最终完成引种栽植。
  
  经过项目组的共同努力,最终建立了引种栽植试验示范区和采穗圃,布设试验小区42块。经过引种驯化和培育,2016年成功筛选出沙柳、紫穗槐、沙地柏等为代表的6种树种,申请发明专利3件,现场培训技术人员和林工200人。
  
  如今五年过去了,沙地柏、北沙柳、紫穗槐、花棒、杨紫、沙棘、三七景天7个灌草树种首次在阿里地区落地生根。如今昔日的“一片荒凉”、满目戈壁的项目基地已覆盖了一层充满生机的绿色,植被覆盖率已达60%以上。赵国平表示,这些树种的成功引种,不仅为阿里地区防沙治沙增添了新的常青树种,也为高海拔、高寒和高旱区的城镇绿化、园林景观等提供了新模式,改善了防沙治沙树种单一,以及没有常绿树种、视角效果差的现状。

2021年示范基地北沙柳的生长情况
  
  “醉氧”的植被:来了个逆生长
  
  在阿里的日子,也有很多故事让赵国平记忆犹新。
  
  记得有一次,赵国平将从阿拉善带来的树种——白柠条带到了阿里。结果种植了两年发现,地表上根本见不到植被生长出来。他心想,这下肯定完了,这个树种养不活了。于是他就想把地翻了,重新种植。
  
  结果当他把这里挖开后,傻眼了,原来这个树种已经在地下长了很长的根系,但在地表根本看不到什么。他这才明白,在阿里这样严酷的自然环境下,这个植被先不在地表长,而是先在地表以下把“工作做足”,等待时机再长出地表。
  
  “你看,这个根系比手机都要长,这些根系又和钢笔的长度差不多。这个紫穗槐从2015年到2018年都长的这么高了……”赵国平边指着图片边兴致勃勃地介绍着。
  
  更有趣的是,有一次赵国平将阿里的班公柳和秀丽水柏枝两种树种采用特殊保护手段带到了榆林,结果发现,一年内这两个树种猛生长,一下子能长到两米,但却只能躺在地上“站”不起来,而且枝条颜色在阿里地区是正常的绿色,但在榆林后却发现颜色有些发红。赵国平说这是“醉氧”的一种现象。植物和人一样,人到阿里可能有高原反应,而阿里的植物到陕西却会出现“醉氧”状态,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在阿里的故事有很多,有一件事的发生却让赵国平啼笑皆非。
  
  有一次,赵国平从陕西空运了沙地柏这个树种过来,想把阿里当地的一块院子给绿化了。却不想,前两年这个树种长的还挺好,在第三年的时候,当地人感觉这个叶子有点黄,就把他们给挖了。而实际上他解释说,因为当地人不了解沙地柏的习性,“叶子黄”说明这个树种还处于“缓苗”阶段,实际上已经成活,过一阶段就会变绿。就这样辛辛苦苦种植了两年的树种被毁坏了。
  
  类似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好几次,面对此他很无奈,但又不甘心,于是又给重新栽种,如今长势一片良好,绿意浓浓。
  
科技人员手把手的教藏族同胞种树
 
  阿里情、治沙情:永无止境
  
  在阿里,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这里的植物生长期一般只有90天左右(即从每年的五月到八月下旬),因此赵国平团队并非是长年驻扎在阿里,而是一年选择几个重要节点,如发芽期、生长期以及成长期去实地精心呵护。
  
  平日里,他们的队员有的一边吃着抗高反的药,一边指导当地工人栽种树苗,平整土地、覆膜、浇水等每个环节都手把手指导。在每个早出晚归的日子里,他们与当地的工人一起啃馒头、咽咸菜,无形中建立了很深的情谊。
  
  赵国平说,之前因为语言不通的原因,他们经常是连比带画地与当地藏民沟通。藏民们非常憨厚,每次都是笑一笑,表示自己明白了。因为阿里的藏民都是牧民,不会种地,他们就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用铁锹,怎么挖地等。中午的时候,藏民们会拿着酥油茶、糌粑和自然风干的牛肉给他们吃;他们也会把灶上炒的青菜和土豆丝给藏民们吃。要知道在阿里那个地方,苦于没有蔬菜的种植条件,有时一盘青菜比肉贵几十块钱。
  
  赵国平深深地体会到改变生态环境对阿里当地的重要性,他只想倾尽所能做好引栽树种,将“绿色”长久留在阿里。
  
  而当我问起引栽树种需要多久时,赵国平说这个没有期限。虽然他们援藏阿里一是建立了一个引种栽培试验与示范基地,二是为阿里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做了贡献,三是增加了阿里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为防沙治沙起树立一个良好的典范。然而这件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有的十年,有的二十年才可能看到成效,可以说永无止境。为此,他们也做好长期驻扎阿里的心理准备。

  结语

  在听赵国平讲述阿里的故事时,我深切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援藏工作者对于阿里的热爱。他滔滔不绝地分绍着阿里的人文情怀,讲述阿里人的憨厚与淳朴;他绘声绘色地描绘着引种裁培成功后的喜悦以及通过视频与当地阿里工作者讨论载种树苗的情形等。为了那“一抹绿”,他们在荒无人烟之地,创造了一片“试验田”,并精心呵护;为了那“一份情”,他们与当地藏民互建友谊,用真情播撤着引裁种植技术;为了那“一个奇迹”,他们把“根”传递给阿里人民,让“绿色”长期出现在阿里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而除了赵国平团队的林业科技援藏外,记者了解到,还有教育、医疗、农业、卫生等各行各业的接藏国队长期驻扎西藏,他们克服着荒漠风沙、高原反应、饮食困扰等多种困难,用汗水和信念在阿里这片神奇的子地上书写着奇迹。向他们致敬!

  (文/记者 张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