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水重绕长安——西安治水记

2021-09-28 19:05:00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西安人从不掩饰对水的喜爱,在刚过去的这个夏天里,无数西安人暗戳戳地给自己海边度假的视频加上一个西安地点的定位,仿佛这样就能轻易获得水边城市的优越感。说这是憧憬也好,是讽刺也罢,不可否认地是,西安人不再“谈水色变”,即便“缺水”的记忆并不遥远。
 
  “缺水”
 
  自古以来,长安城都以“临水而城兴,因水而城美”自居,兼具“八水绕长安”之美誉,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在其著名辞赋《上林赋》中写道“终始灞浐,出入泾渭,沣滈涝潏,纡馀委蛇,经营乎其内,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
 
  但近代以来,西安却成了一座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3.47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260立方米,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500立方米的绝对线,为陕西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7。
 
  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西安曾遭遇多次水荒,供水紧张使得工厂一度减产甚至停产、高校被迫放假、人畜饮水困难。1980年代,在我国严重缺水的40个城市中,西安市居首位。
 
  由于水荒,地下水被疯狂采掘。久而久之,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大雁塔附近承压水位大幅下降,从而导致地基不均匀而下沉加速,明代钟楼已下沉395mm,而唐代大雁塔更是向西北方向倾斜了1100mm。
 
  尽管地质部门和文物部门几十年的研究发现,大雁塔倾斜的主要原因还包括不够坚固的建筑材料、本身不均匀的基础处理,以及整体性较差的塔身结构,历史上的多次地震对大雁塔形的破坏可想而知。
 
  但同时他们认为,过度的地下水开采,对于大雁塔“变斜”亦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无奈地是,彼时,地下水开采却是西安饮用水的主要来源。
 
  直到1998年,黑河水库基本建成输水,西安才逐步摆脱了缺水城市的名号,饮用水源由地下水逐步演变为使用来自秦岭北麓的山峪地表河流水。自2001年起,西安市全面封闭自留井,停止抽取开采地下水,饮用水源逐渐变为地表水为主。
 
  除了缺饮用水体,观赏性水体在近代以来的西安亦屈指可数。据相关人士回忆,解放之初,西安甚至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湖”,“城市公园里有小水池;农村有一些水塘而已。”
 
  在多数人记忆里,解放后西安最早能称得上“湖”的是1956年西安市政府动用17万人、历时2年挖出来的“人工版”兴庆湖。
 
  直到2000年左右,西安人依然“谈湖色变”,护城河与汉城湖被长期调侃为“两条臭水沟”——“护城河水几近一潭死水,水质‘臭不可闻’;而建于1971年,全长6.27公里的汉城湖则长期承担着周边61平方公里城市污水、雨洪的排泄任务,库区淤积严重,库水乌黑发臭,库周垃圾遍布……”
 
  近代以来西安市近乎窘迫的缺水现状似乎都与历史记载中的“八水绕长安”相去甚远,但若要因此否定长安城曾“因水而兴”也并不客观。
 
  陕西省决咨委委员李骊明曾在我刊刊发的《暖湿化:西北崛起的历史机遇》一文中写到:“如果以百年为尺度向前瞻望,陕北石木梁上的石峁史前文化遗址,西安高陵区泾渭三角洲的杨官寨史前文化遗址,都以大量的出土文物向人们展示了4000多年前人类绿色文明的样态……我们可以想象水流充沛、植被繁茂、气候湿润的西北生态环境……直到汉唐时期,西北还有巨大的湖泊和湿地,显示出较强的生态承载能力……即使在进入西北的干旱周期,一些著名的湖泊仍将水面保持到了20世纪初期。”
 
  由此可见,近代气候给西安带来的缺水状态并不能被认定为“历史遗留问题”,相反,正是不断转变的气候才使得西安的缺水状态有了“转机”。
灞河
 
  “引水”
 
  长久以来,干旱与半干旱都是西安这个地处我国内陆纵深处城市的主要气候特征,但据公开气象数据统计,西北地区大约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雨量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同时有专家认为,未来50年左右,西北地区降水仍将持续增加,气候也将从暖干向暖湿转型。
 
  这样的气候转变不仅使得西安地区的降水量从过去的600mm变为今天的900mm,并且使黄土高原在过去20年间的覆盖率急剧增加。当然除了气候变化,这样的转变还得益于国家退耕还林、治沙种草的各项工程。
 
  对于近年来西北一些地区绿洲增加的情况,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亚宁表示,一些断流河道下游过水、湖泊“复活”,主要是近20年人工生态输水所致,并非“当地气候改变、降水增加、沙漠变塞上江南”。
 
  而缺水的西安亦早在30年前就试图通过“引水”解决西安市的“干渴之困”,而发源于秦岭南侧,且水资源丰富的汉江成为西安“取水”的主要来源。
 
  南北高、中间低的地势特点自然地将陕西由北向南分成了陕北高原、关中平原和秦巴山地三个地貌区域,而汉江地处秦岭、大巴山的迎风坡面,气候湿润,植被茂盛。虽然陕西境内的汉江流域面积只占全省的26.7%,但多年平均径流量却多达247亿立方米,占全省多年平均径流量(437亿立方米)的56.6%,是陕西径流量最丰富的河流。
 
  这项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调水,穿越秦岭山脉进入黄河最大支流渭河流域,从而流淌整个关中平原的工程规划,被称作“引汉济渭”,亦被冠以“陕西内部的南水北调工程”的称号。
 
  为保障可持续发展,长距离跨流域调水常是解决水资源短缺和优化水资源配置的必然选择。作为国家“十三五”规划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引汉济渭”主要用以满足西安、咸阳、渭南、杨凌四座重点城市及沿渭河两岸的11个中小城市和西咸新区的5座新城、渭北工业园区的调输配水,工程建成后将惠及陕西总计2348万人的生活及工业用水,同时将归还原被大量挤占的300~500万亩耕地的农用水。此外,可有效改变关中超采地下水、挤占生态水的状况,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防止城市环境地质灾害。
 
  与众多长距离调水工程一样,引汉济渭也要在秦岭深埋长隧洞,其在克服高山峡谷等地形障碍、缩短空间距离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因如此,引汉济渭在调水距离、工程复杂性和安全控制难度等多方面堪称世界之最。
 
  毫无疑问,“引汉济渭”对于长期抽取地下水的西安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但对于期望“‘八水重绕长安’盛景再现”的西安来讲,绝不能是全部。
 
  “治水”
 
  即使水引来了,并不意味着从此可以“高枕无忧”,“治水”是一盘“大棋”,毕竟除了饮用水,水资源保护还涉及河湖水系治理、水源建设、污水处理等多个层面。
 
  “八水”中的“水”主要来自于地表水。农业水土工程及水资源与环境专家李佩成曾表示:“西安缺水,但并非没有水,而是在水的利用上出了问题,以前只是打井抽取地下水,没有考虑用地表水。”
 
  西安市水务局副局长则认为,理论上不缺水,西安想要碧水兴城,则不得不考虑节约省下来的水、治污后形成的中水,以及拦蓄下的雨水。而要确保水质不变臭,则需要修渠引水,穿成串,科学调度。毕竟,在黄土疏松的西安,地面污染物向地下渗透的含量和速度远高于其他地方,被污染的地表水更会加剧地下水的污染。
 
  于是,2019年起,市委、市政府针对西安市情水情,启动实施了全域治水碧水兴城西安市河湖水系保护治理三年行动。

沣河入渭口滩面治理成果

  如今走进西安护城河景区,游人如织,水景交融。四季常绿的树木迎接着往来的行人;金钱草、梭鱼草、水生美人蕉等植物随着阵阵清波在水中招摇……而拥有600余年历史的西安护城河,在10多年前还一度污水横流、垃圾遍地。
 
  随着全域治水工作的推进,西安市的“源头活水”逐渐增多——通过河湖连通引水,西安将“绕城”水系引至护城河、大唐芙蓉园、兴庆湖等,不仅很好地保障了生产和生活用水,并且重构了城市水系。
 
  有过相同改变的,还包括东边的浐河、灞河,西面的沣河……在一次次的改善和治理中,“八水”沿岸成了西安市民茶余饭后消遣观赏的好去处。4月30日,“三河一山”绿道向市民开放,293公里长的绿道,由渭河、灞河、沣河及秦岭环山带共同组成,其中74公里核心段实现了无障碍通行,设有39个驿站,以满足运动、观景、休闲、就餐、购物、停车等基本需求。

浐河边的西安雁鸣湖休闲公园
 
  不仅如此,将地上水与地下水联通的海绵城市建设,更把西安市的水资源管理推入到新的阶段。作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的西部云谷科技园区,传统的地下排水管网已被绿廊、植草沟、蓄水花园、下凹式绿地所替代,园区道路大多采用建筑废料制成的透水砖铺设,共同成就了新型城市景观——“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相当于一个蓄水池,中间低两边高,城市雨水聚集在花园中形成一个天然的蓄水池,水流可以渗到地下,防止地表出现积水。若雨水达到一定极限,则通过地下沟渠或过滤透水层分流入景区人造湖泊或河流,从而杜绝雨水溢满现象。
 
  海绵城市是新时代特色背景下现代绿色新技术与社会、环境、人文等多种因素下的有机结合,它在观赏价值之外,给了水治理一条新思路,是推动绿色建筑建设、低碳城市发展、智慧城市形成的创新表现。
 
  而除去观赏价值、实用价值,水系治理带来的经济价值也不容小觑,通过水面周围土地的开发,给水利建设带来了资金的涌入。喜欢傍水而居的人们,拉动了房地产市场开发,水面周边土地价值直线上升。
 
  正如李佩成院士曾认为的那样,重视修渠造湖等治水工作为往后的思路转变埋下了伏笔——挖一个湖,不单单是喝水、浇地的水利问题,还涉及环境、景观、宜居,产生经济与社会效益;而挖了湖,周边的地价也会成倍增长,原来河堤岸两旁的荒地荒滩变成“好地块”也并非没有可能。
 
  不管是历史上存在但后来消失的昆明池、曲江南湖,还是历史上未曾有过的航天湖、三星湖,如今都在西安“齐聚一堂”,而长远来看,它们不仅为“八水重绕长安”添上了熠熠生辉的一笔,并将成为西安多年治水成果的有力佐证。(文/王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