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_国家一类新闻网站

说说“亩均论英雄”

发布时间:2021-09-28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人气:
   
  一亩地能创造多少价值?是赔还是赚?这个原本属于农业领域的“灵魂拷问”,如今正在深刻影响着陕西高质量发展的步调。
  
  在今年初的陕西省“两会”上,省长赵一德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以“亩均论英雄”,给看似平静的水面投下了一颗泛起涟漪的石子。7月21日,一次惯例的省政府常务会议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这次会议通过一个重要决定:推行“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会议指出,推行“亩均论英雄”,就是一种建立以亩均单位建设用地上的投入和产出作为衡量标准的政策配置体系,激励亩均效益领跑者,倒逼亩均效益低下者,形成节约集约用地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在经济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轨之际,作为内陆省的陕西此时推行“亩均论英雄”,无疑从微观上找到了一个抓手,从方式上找到了一个切口,从理念上是一个突破,是对土地的敬畏,对未来的仰望,更是一种不甘平庸的自我革新。
  
  土地是建城市、搞工业、保生态的基础资源,招商引资、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每一样都离不开土地的开发和利用。土地就是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生命线。从全国看,陕西属于发展空间比较小、土地资源不丰沛的省份。陕西省土地面积20.5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2.1%,其中高原面积9.251万平方公里,山地面积7.4万平方公里,平原面积不过3.9万平方公里。在这里面,实有耕地面积5965万亩(1平方公里等于1500亩,5965万亩等于39766平方公里)。18亿亩是国家基本农田保障红线,4595万亩是陕西基本农田保障红线。
  
  粗略估算,陕西实有耕地面积和平原面积差不多。
  
  算一算,真让人心一紧。
  
  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如同空气和水一样宝贵。我们注意到,在一些地方,尤其是正在建设的工业园区,在项目招商过程中,忽视亩均效益,边建边批,未批先建,甚至非法占用,导致土地闲置、搁置。有的为追求形象和面子,把改革开放初期的做法拿出来,搞所谓“零地价”,致使土地资源流失。如何向土地要效益,让寸土生寸金,“亩均论英雄”就是最好的考量。
  
  推行“亩均论英雄”,是对传统理念的颠覆。不少企业家认为,招商引资,发展产业,啥时候算过一亩地能产生多大效益,都是一块地、一片地盖房建厂,算大帐、算总账。现在政府提出以“亩均论英雄”,对一寸地都要讲究效益,都要珍惜,这是对传统理念的挑战,甚至是一种颠覆。其实,改革开放已经40多年了,看看走过的路,每一个进步都渗透着血和泪的代价,正是从每一个进步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不断提升,才有了今日之刮目相看。因此,从“总量论英雄”到“亩均论英雄”,一词之差,折射出的是发展理念的蝶变。
  
  推行“亩均论英雄”,是对土地的敬畏。以“亩均论英雄”,弱化的是速度情结,强化的是质量关切,本质是契合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导向,更是对宝贵的土地资源的敬畏。我国土地辽阔,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水平的一半,陕西人均耕地面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近4亩的距离。要发展,就要有地,脚下没有土地,发展就是一句空话,敬畏土地,不但要懂得土里刨金,更要知道怎样土里刨金。著名诗人艾青在一首诗里写道:“我的眼里为什么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爱脚下的这片土地就是爱国家、爱家乡、爱自己。当一亩地放在你眼前,你不仅考虑产出效益,还能计算出能耗减排等指标,土地效益最大化才能真正成为现实。任何不在意的浪费,就是一种亵渎,不仅仅是脸红的事。
  
  推行“亩均论英雄”,高质量发展才有“里”有“面”。土地越来越金贵,这是不争的事实。“亩均论英雄”是对“亩产论英雄”的深化细化。它不追求企业高大上,而是追求严精细,检视的是土地资源实打实的高效集约利用。陕西省自然资源厅提供的信息显示,2021年上半年,全省供应土地总量21.53万亩,但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比重仅有7.6%,亩均增加值85.7万元,每亿元GDP消耗建设用地高达110.6亩,亩均效益比较低。高质量发展不是一个概念,是可看、可比、可对、有“里”有“面”的一种存在。推行“亩均论英雄”,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一种不得不为之之手段,意味着持续多年的粗放式的土地经济、资源经济即将走到尽头。(文/李冀)
责任编辑:艾米杰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首页 | 公告公示 | 举报投诉 | 网站声明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陕ICP备19001718号-1 投稿邮箱:xbjcw@qq.com法律顾问:王浩公 陕西浩公律师事务所/郭毅新 陕西帝意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