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打破“印刷文化”的围墙

2021-09-29 14:20:52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2005年4月23日,卡林姆在YouTube上发布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条可供分享的短视频——《我在动物园里》。这段视频仅仅只有19秒,当时的他蓬松着头发、透露出俏皮的笑容,站在动物园的大象面前说:“这些家伙有好长好长好长的,呃,鼻子。好酷!”直至今日这个视频已经获得了超9000万的观看次数。恐怕当时谁也不会想到,这段玩笑般的日常生活记录及其所代表的分享视频模式,开启了人类使用影像自由表达自我的新时代。
  
  2021年8月10 日这一天,著名文学作家刘震云惊喜入驻抖音,带来了自己的新书《一日三秋》。在短视频里出现的刘震云老师,用深邃的目光仿佛穿过手机屏幕将他这本现实魔幻主义作品,直指读者的心。观点不仅深刻犀利同样给人充满了魔力,让人忍不住为他点亮红心。短视频发展到今天,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因为有了短视频和直播的形式,作者离我们不再遥远。
  
  短视频是史上门槛最低的媒介
  
  前些年,中国并没有很多视频拍摄者,因为早期中国视频创业公司是想走YouTube路线,这种类型的视频对设备和技巧都有很高的要求,需要用摄影机和DV拍摄。没有品牌商愿意在这些千奇百怪的视频上做广告,于是整个行业开始转向做长视频,几大视频网站开始花大价钱去买剧做原创。
  
  在这个普及智能手机的时代,升级的视频拍摄技术加上网络提速降费等优势,用户可以很方便地用手机拍摄视频。信息流广告及打赏这两个商业模式也随之出现。于是就诞生了抖音和快手这样的短视频平台。相比于文字和长视频,短视频接受起来非常容易。一个很明显的现象,正在视频内容创业圈内悄然发生。现如今,我们看到短视频的时长正在逐渐增加。过去抖音、快手这一类平台基本都是推送15秒内容,从2019年3月开始,抖音针对知识科普类内容开放5分钟长视频权限,几个月后,抖音视频时长再度升级,最长支持15分钟。
  
  据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20年12月,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27亿,较2020年3月增长 7633万,占网民整体的 93.7%。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8.73亿,较2020年3月增长 1.00亿,占网民整体的88.3%。
  
  有专家认为,“短视频是人类社会到目前为止门槛最低的媒介。”当付费作为商业模式,要优于广告。广告很多时候违背了用户的意图。有专家认为,“最好的商业模式就是你提供服务,用户对这个服务打赏。”

一位汉服爱好者进行短视频拍摄
  
  要做有意义的“爆款”
  
  很多年前,梁冬在和吴伯凡老师做《冬吴相对论》时讲过一件事,他认识中国广告业的一位大佬,就请教大佬如何做到这么多年都能在广告业屹立不倒。这位大佬对梁冬说:“我告诉你一个真相,就是这个世界绝大多数人是不看书的。我能取得今天看似还不错的成就,不过是一直坚持看书而已。”即使到了今天,互联网的流量形态从文本转向视频,但人获取知识,将知识转变为能力和智慧的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
  
  如果说短视频发展初期,其功能还更多在于“观看”,那么,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尤其是迅速更新的新技术,今天的短视频已经超越了“观看”的意义,在呈现生活方式、服务生活需求、表达生活观念的广度、深度与速度上,都获得了极大扩展。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学部长、教授王晓红认为, 一方面,借由社交媒体,传播短视频成为维系情感交流的活动。“随手拍”就像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彼此之间的打招呼,其重点不在信息传递,而在于情感交流。通过社交平台,短视频以极其便捷的方式,极为丰富的形态,极为直观的内容,直接传递给人。可以说,它不只是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消除了时空距离,创造了新的生活化的“共处”情境。
  
  另一方面,借由不断整合的平台,短视频延伸和再现了人的活动行为和情感。今天,人们活跃地穿行在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等多屏幕终端,以各种方式主动使用并消费视频内容。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多屏”使用为随时随地的内容消费提供了平台,这使得“用视频”的活动场景变得越来越重要,精准定位用户需求、情感、体验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深度扩展,多场景共构、多任务处理成为短视频消费的新常态。

抖音APP地铁站广告
  
  让内容创业与自我同步提升
  
  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曾说过一句话: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现如今我们对于记录生活着迷,并且要保持自己经常在线和外界的联系,将会导致一种生活方式的急剧改变,也许我们正在见证着世界,这是一种改变我们与外界联系和我们之间互相联系的一种方式。当然就像任何语言一样,肯定有些人会去吟诗作赋、有些人家长里短的去拍一下生活当中的寻常小事。短视频让人们自由表达自己,已融入了主流文化、大众文化、民间文化、精英文化,经过碰撞交融整合出多元化发展的视频展示空间。自我表达,又可以称作为本质性诉求,这也是人性的特点之一。表达的目的是否实现了?这是未来可以关注的一个点。
  
  接下来我认为自我提升很重要,从两个角度观察,一是读者的自我提升,或者说是观众的自我提升,另一个是发布者的自我提升。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是观众或者读者的自我提升。很多时候如你刷一下午视频,读者会扪心自问,它会给你带来的幸福感到底有多少。大部分人如打完游戏、刷完抖音,会有一种无奈、或者一种迷茫,他会继续拿起手机再刷下一个,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它不像读一本好书,运动完之后的出汗,给人带来的是精神上的享受,并且让人越来越自律,但是这个完全不是这样,它是走向了事情的反面,所以需要我们特别去关注的。
  
  最后,是资本推动,我们会碰到大数据杀熟。目前文化市场的消费,大家在无形中会发现已经被大数据所绑架,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看到的都是我们自己想看到的,反过来说,资本会给我们提供我们其实想看到的东西。所以资本推动,无论这个文化产品是否高尚,内容是否正能量。它都会根据流量和粉丝增加来提供。所以资本推动应该有一个好坏的甄别。经济学上讲,一切以利益为主。从资本推动,特别是在视频创业很特殊的这么一个领域,资本推动的视频创业一定要区分它的正能量和负能量的标准。
  
  福卡智库首席经济学家王德培在其著作《中国经济2021》中提到:短视频是用短小精悍的碎片化方式对“长文化”形式展开的一种颠覆,另外,短视频短中见深,仍然隐含着“长文化”的本质性和穿透性,在令人会心一笑中,起到感悟道理、点化生命的作用,因此,两者并不矛盾。
 
  由此可得出,短视频打破了“印刷文化”的围墙,未来,短视频将在内容创作上更加重视文化内涵,即构建“短视频,长文化”的传播生态。(文/陈宇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