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读往来

2021-08-31 17:47:00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火热7月,我刊发行了2021/07/总第300期杂志。《本期策划》栏目聚焦西安民生工程:“一泓水”映照兴庆宫的光彩与活力;“一抹绿”孕育幸福林带的美好生活;“一扇门”开启火车站的前世今生;“一朵云”承载秦创原的创新孵化;“一根线”连接万民心相通。《经济观察》栏目内容更为多元:《西部大开发的历史经验与启示》梳理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21年来的重大历史成就,在其宝贵经验和启示下,我国将拓展持续健康发展的新空间;《飞腾的“沙漠之龙”》中能感受到修筑京新高速的伟大与不易;《3900万人的经济解读》则在数字中寻觅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向。《特别关注》栏目中,《引汉济渭,解决“干渴之困”的德政工程》披露水润三秦之艰难;《当马拉松成为一门“生意”》反思“马拉松热”背后的乱象;《老龄化社会里的养老困境》追问老龄社会养老服务的未解之谜。最后,在《西部文旅》栏目,《对话雍城》中可一览早期秦国都城的卓越风姿;《丝路明珠·魅力敦煌》重现大漠深处西部地貌的奇妙组合……
  
  @常言道:长居西安,深知每一个民生工程背后的不易,但也的确非常期待每一个竣工的民生工程为生活带来更多美好改变。若不是近几年暂时的交通不畅与日夜赶工,怎会有今日靓丽的城市风景与便利设施。虽然不论是郁郁葱葱的幸福林带、“好吃好玩的”兴庆公园,还是人头攒动的西安火车站,都是无数老西安的怀旧记忆,但我认为改造过的它们将为更多新西安人和游客们创造新记忆。这些民生工程不仅绘就了百姓的幸福底色,并将见证明日西安人向往的新生活。
  
  @假日:我国作为基建大国,基建水平让世界各国叹服。但看过《飞腾的“沙漠之龙”》,我不禁哑然,“沙漠之龙”并非天赋异禀,它是无数修路人的呕心沥血之作。困难层出不穷,没电,就拉电线,没网,就建基站,没平地,就把山包推平。很多年前我国就提出“要想富,先修路”,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即便明明有很多借口可以不去修建京新公路,但我们并没有放弃,因为这条路是让祖国新疆更加安定繁荣团结的条件,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
  
  @抓住未来:在《老龄化社会里的养老困境》中,当前中国式养老的矛盾点被一览无余。中国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约千万,庞大数字背后,是个体家庭的困境,也是巨大的社会照护成本。对于很多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庭来说,他们承受的不仅仅是精神上的打击,还要面临更现实的照护重担。阿尔茨海默症就像老龄化社会里的“定时炸弹”,我们不但不能无视它的存在,更要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在我看来,只要开始思考了,恐怕离妥善解决养老问题就不远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