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政府建设的榆林路径

2021-08-11 15:39:00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准确把握数字政府的新特征、新规律、新趋向,科学谋划数字政府建设的实践路径,已成为当前政府全面提升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分析陕西省榆林市数字政府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榆林数字政府建设总体思路和基本策略。

  数字政府建设现状

  一是整合扩容全市政务一张网。已实现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市、县、乡镇、村全覆盖。市级各部门及市级通往各县市区的专线(点对点电路)带宽均为两个200M并行,各部门在业务使用中,遇有视频传输、大批量数据交换等特殊情况,可向市智慧局申请网络带宽的扩容。

  二是集约建设全市政务“一朵云”。政务云平台已汇聚33个部门的115个业务系统,为全市各委办局提供高效的计算、存储、网络资源,全市“一朵云”正在加速形成。

  三是形成市域统一的数据资源池。数据资源池汇聚基本完成,发改委、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医保局等50个市级部门及靖边、绥德、府谷等县区共计6800万条数据接入市级共享交换平台,对照市级权责清单完成率达到85%以上。

  四是时空信息“一张图”基本建成。时空信息云平台是智慧榆林建设的时空信息基础设施,目前已经完成:城市核心区约50平方公里的单体化精细三维模型;城市周边区域约300平方公里的实景三维模型;外扩区域约600平方公里的地形三维模型。

  五是“互联网+政务服务”不断优化。榆林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市县统一部署,可提供市县乡三级政务大厅相关业务办理,同时配套建设“12345便民服务热线”“电子监察”“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截至2020年底,政务平台累计办件量共39.6万件,办结率99.78%,平台访问量142万余次。市县两级已梳理完成100项以上“最多跑一次”事项已入驻平台“一网通办”专区,完成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与省市相关系统互联互通,支撑建设单位在政务服务网上“一个入口、一个账号、一次登录”。

  六是便民服务实现“指尖办”。“上郡生活App”是一款城市级平台软件,是“智慧社会数字榆林”建设成果的移动门户,目前已实现榆林市健康码申领与查询、医疗预约挂号、智慧科技馆VR、政务办事预约、社保医保查询、公积金查询、违章查询等81项便民服务“指尖办”。

  数字政府建设建议

  (一)做好顶层设计。数字政府建设非一日之功,只有从全局出发,才能够解决数据孤岛、职能孤岛问题,整体上按照“统一前端受理、打造政务中台、中间场景推进、夯实硬件底座”推进。

  一是实行“统一前端受理”。由市智慧局负责“首尾两端”,部门“中间推进”,政务事项审批局“过程监管”,围绕数据和应用两个要素,由智慧局升级整合现有服务门户网站及移动端,“一窗受理”数据进入后,通过数据中台,分流至各部门自建业务系统,完成办结后,由统一门户流出,数据全生命周期由智慧局全程掌握、闭环管理。按照“掌上办”“指尖办”服务理念,推动各类审批和便民服务事项入口全部迁移接入“上郡生活”App,综合集成各县市区特色服务,实现市域一端集成、全市共享。

  二是打造统一政务中台。采用大中台战略,建设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解决部门“烟囱式构架”和“重复造轮子”。将重复使用较多的某一业务(如规上工业企业的资料)作为基础单位,通过几项基础单位的叠加,形成所有业务共用的一套基础设施(即中台),最终将整个数字政府庞大复杂的大规模业务抽象化为“各业务个性需求+中台共性服务”组合,“数据+业务”中台是全市所有系统的连接和纽带,必须统一建设,不能泛滥。

  三是夯实硬件底座。由智慧局升级迭代现有“网、云、数、安”基础,打造坚实硬件底座。依托人口、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构建覆盖全市的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统一电子证照平台、公共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实现市内自然人、法人“一次认证,全市通行”,并与国家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对接。利用数据中台,运用数据关联分析、数学建模等技术,开展数据交叉比对、关联挖掘和趋势预判,例如:综合治税方面,税务数据和车管所驾校报名数据比对,和不动产登记数据比对,和住建局房建数据比对,差异较大数据由税务稽查部门实地检查;统计查漏方面,发改委项目调度数据和统计固投数据比对,从数据高频使用提升中台数据共享交换支撑能力。

  四是精准开展数据治理。精准数据治理是数字政府建设的基本保障,智慧局首要任务就是建设标准体系、统一数据格式,硬性要求所有平台建设共享模块,继续完善数据共享标准、技术应用标准、安全运维标准等规范业务流程,打造逻辑集中、物理分散的大数据资源池,明确部门对所属系统的数据所有权、智慧局对数据的调配权。数据日常分散在各部门数据系统,由部门自行校核、动态更新,做到一数一源、一源多用;在需要集成比对时由智慧局通过中台统一调配抽取。

  (二)试点示范场景推进。中台是将全市各行业共性抽象沉淀而成,必须因地制宜,首先实施能够高频使用、可产生高频数据的应用场景和平台,形成大数据的沉淀、共享。榆林数字政府建设也必然以这些骨干项目建设为起点,通过建设中对数据的共享需求、集成协同,最终实现“全打通、全归集、全共享、全对接”。为此,从发改委工作实际,建议首先实施三个“小切口”项目。

  煤炭销售监管系统(电子煤管票系统)。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通过建设监管平台,实现所有煤矿、炼镁厂、兰炭厂等坑口过磅数据自动上传、车重相符自动抬杆、无票逃逸自动报警,该平台可取代现有纸质防伪煤管票(仅印刷费600万/年),有效提高煤炭工业的管理水平。同时,通过该平台可归集所有涉煤企业、物流企业数据,结合市公安局大货车监管系统,可实现对榆林大宗工业品运行的实时监控。作为全国两个(陕西、内蒙古)大规模使用煤管票的区域,取消纸质煤管票,将对榆林市营商环境和城市品牌建设产生积极影响(系统预算300万元,每矿自购设备5万元)。

  “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大数据平台。基于市资源规划局全市地理信息平台建设,该平台可聚合税务、市场监管、统计、能耗在线监测、环保在线监测等数据,形成全市招商引资、产业水平、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标准,可以实时评估企业的发展阶段、发展潜力、未来贡献,判断行业发展活力、整体水平,变泛化服务为精准服务,提高行政服务效率(预算500万元)。该平台正常运行后,可通过图层叠加,开展城市网格化管理,利用统一的电子地图和网格,依托视频监控、智能感知、移动互联等采集工具,建立可视化、扁平化的综合性指挥平台,与交警、执法、住建、生态环境等部门信息共享,建立群众手机实时上报、12345处理分发、网格员现场处置的闭环管理,实现市域治理新突破。

  “智慧信用”平台(“亲清在线”平台)。一是建设“亲清在线”政策直达平台,通过“中台实施数据协同+信用承诺+在线兑付”,构建新型亲清政商关系。二是开展融资征信。组建市属国有独资征信公司,归集商业银行征信数据,建设征信可信中间平台,完善“信易贷”,实现大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和金融业务线上办理。三是建设“智慧信用”系统。依托现有公共信用信息库,建成信用大数据中心;优化升级公共信用平台和营商环境监测平台,建成掌上信用、企业电子信用合同、综合信用监管和企业信用风控评价等系统。该平台可归集大部分涉企数据,同时,将实现推进信用城市、优化营商环境数字化重大突破。

  此外,由榆林市发改委牵头建设的经济运行监测数字化平台(全市四大基础库之一)已经投入试运行,该平台将分散在各级统计、发改、工信、交通、财政、住建、电力、税务等多个部门的经济运行类数据归集在数字化平台上,推动政府经济工作决策方式由“经验决策”转向“数据决策”,有效克服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的滞后性、片面性、主观性和碎片化等问题。通过这些高频数据集成的项目建设,完成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方面的中台累积。通过平台高频使用、累积海量大数据,为市政府提供实时决策参考,后期可迭代升级建设领导驾驶舱。同时,要鼓励各县市区在顶层设计框架下创先争优,试点应用形成“最佳实践”后,各县市区不再重复自行开发建设,直接学习引进。将“体制机制搬沿海”延伸到信息化平台,在发达地区城市已经完成布局并稳定运营之后直接引用,配套制定政府购买信息化服务管理办法。要强化以建代训,通过平台建设,确保其他专业背景的公务人员能够快速融入政府的数字化转型。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专业人员。

  (三)以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建设。一是加大场景招商力度。以培育数字经济应用场景为着力重点,制定应用场景供给项目清单,为数字经济企业发展提供应用、制造需求、创造机会。以榆林高新区、科创新城为核心区域,用好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园牌子,积极引进和培育基础软硬件产业和配套产业,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完善专项招商政策,建立专业化管理运营机制。

  二是推动数据产业化。参照发达地区经验,建议将市政务信息化服务中心(负责政府网站管理、政务信息等)整建制转隶至市智慧局,由市智慧局建立政府和社会互动的大数据采集形成机制,制定完善全面、统一的数据标准规范,围绕重点领域,依法有序向社会开放公共数据资源,加强数据特别是涉煤领域数据产业化利用。

  三是鼓励大企业“老带新”。鼓励具有数字化转型经验的大企业建立市场化服务平台,带动下游企业、传统企业和中小企业协同数字化转型,推动传统企业“上云赋能”。大规模推进煤矿智能化改造,到2023年底,实现全市煤矿运输、排水、供电、通风、监测监控等生产系统自动化运行。

  四是在南六县探索发展数据加工产业。引进数据工厂,将数据标注等数据加工行业(使用鼠标人脸按点、车辆点牌;语音整理按点分段)中的多个环节整体引入榆林,作为乡村振兴和促就业的另一引擎。语音和图像标注员行业(微工作)入场门槛低(会Word或会看图等),需求极大,对原有就业没有替代效应,人均每月增收3000元左右。(文/姬宇翔)

  (作者单位:榆林市发展改革委员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