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雪糕里的文创经济

2021-08-16 18:16:49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小时候对夏季最深刻的记忆,莫过于捏着毛票趴在冰柜前,等待小卖铺老板揭开铺着厚褥子的冰柜,递出一个食品纸包装的雪糕。如果能在暑假里每天吃一根雪糕,整个夏天都完满了。
 
  如今,便利店里的冰柜再也不会铺上厚重的“棉被”,取而代之的是“窗明几净”的“可视化”冰柜,但作为夏季最畅销的食品之一,雪糕依然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与十几年前不同的是,雪糕不再只是消暑“神器”,在消费升级的今天,雪糕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娱乐属性。
 
  3月份,三星堆遗址因出土了黄金面具等重要文物成为话题中心。5月1日,1.57万人直奔三星堆博物馆,除了观赏文物,两款以青铜面具为模板的“娃娃头”雪糕亦成为游客们簇拥打卡拍照的“重头戏”。一上午时间,两款“出土味(巧克力味)”和“青铜味(抹茶味)”的1200多支雪糕被抢购一空。
 
  无独有偶,5月18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推出了兵马俑文创雪糕——身着铠甲的兵马俑造型雪糕,Q萌中不失威严本色,面部翘起的小胡子,让雪糕更立体生动起来。
 
  虽有些姗姗来迟,但兵马俑雪糕的热度毫不逊色。当天的热搜评论中,有网友戏称自己能吃掉“一整个军队”,亦有网友戏谑到:“其他景点吃的是建筑,这个吃的是‘人’”。
 
  于是,去景区打卡景点雪糕成了游玩“必选项”。目前,国内多个景点都推出具有自己地标特色的文创雪糕——三星堆青铜面具雪糕、广州塔小蛮腰雪糕、西安城墙雪糕、武汉黄鹤楼雪糕……一夜之间,仿佛“万物皆可被雪糕”,文创雪糕的相关话题在微博阅读量超过1亿。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大概有上百种文创雪糕,年产量达上千万支。
 
  总体来看,这阵“雪糕文创风”似乎是博物馆文创经济的延伸。雪糕“好看”又“好吃”,将景点的文化属性与游客的娱乐心理相结合,使之成为游客游览之余的文化体验载体,最终达到游客对景区流连忘返、愿意故地重游的效果。
 
  如果通过一支雪糕就能让游客轻松感受到文化的魅力,这样的尝试引起的“跟风”必然是无可厚非的。但除了造型的独特,文创雪糕高昂的价格亦是游客的关注点。
 
  与一些三五块钱的平价雪糕不同,大多数文创雪糕的售卖价格在20元左右。由于其价格较高,有网友抱怨,“以为故宫雪糕卖15元都是贵的了,有的地方竟然好意思要40元”,亦有游客吐槽到,“在苏州看到了这种雪糕,十五块我都嫌贵没买”。
 
  文创雪糕如何能担起动辄20元的价格,成为萦绕在许多数消费者心头的疑问。在一篇《文创雪糕经济学》的文章中,有业内人士解析了文创雪糕的定价逻辑。
 
  他表示,大部分文创雪糕的售卖费用在20元左右,除去商家约10元左右的成本,景区还要负担仓储费用、人工费用等开支,最后利润大概只有3块钱,即一根文创雪糕产生约15%毛利率。
 
  他解释称,一款文创雪糕的成本主要来自模具的设计制作和原料费用,只有用特定的模具才能做出这种文创雪糕,制作模具一般能占到雪糕生产厂商成本中的三成,算下来每个售价10元的文创雪糕中有3块钱都是模具成本。
 
  而文创雪糕的“高颜值”背后,是更加苛刻的制作工艺。据了解,传统的不锈钢雪糕模具,只能生产造型简单的传统样式,要想制作更加精细的雪糕造型,就需要选用生产成本更高的硅胶模具。即便如此,依然需要很多次的尝试和调整,才能打造出合适的模具。事实上,不止是制作工艺,从独特产品的设计、到外形包装,再到内容制作,都需要精心的流程把控。
 
  由此可见,不同于卖出“天价”的网红雪糕钟薛高,亦不同于“老气横秋”的传统平价雪糕,文创雪糕较高的价格中不仅仅蕴藏着较高的原创设计成本,亦凝结着文创雪糕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劳动力。
 
  如此,文创雪糕似乎在平价雪糕与“网红”雪糕之间,找到了营销与文化间的平衡点。毋庸置疑地是,文创雪糕的出现,不论是对于旷日持久的雪糕市场,还是后起之秀——文创经济来讲,都是有所启发的。
 
  各地争相模仿的文创雪糕只是规模超1600亿雪糕市场的一个缩影,它从侧面反映出,相比于消暑解渴的需求特性,这些高颜值雪糕的人文、社交等价值,也更被如今的年轻人所看重。
 
  正如人民日报时事评论员丁慎毅认为的那样,“各地在文创雪糕方面跟得这么快,正折射出景点对文创类产品的强烈需求。主要在本地销售的雪糕,并不会导致恶性竞争,只要创意好、味道好、质量合格,市场应该欢迎这样的跟风。但文创领域的这种跟风,必须是以自身文化内涵为‘主料’,否则,只能是来回折腾,不但不能促进景区高质量发展,反而影响了景区形象。”(文/记者 王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