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捏出精彩人生——访陕西民间面塑艺人张维宁

2021-07-09 18:33:56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民间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它以糯米和面粉为原材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的工具,随手取材,在手里一捏、一搓、一揉、一掀,创造出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中国的面塑技艺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现如今面塑艺术作为正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
  张维宁是西安市面塑非物质文化传承民间艺术家,今年已经61岁的她一直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在业余的时候就做她最挚爱的面塑事业。走进张维宁家中,随处可见的面塑作品分别被装进透明塑料盒中,琳琅满目的摆放在那里,色泽艳丽,神态逼人。旁边的写字台依次摆放着拨子、剪刀、滚子、水彩色等工具和颜料。张维宁说:“这些简单工具就可以创作出许多人物。”2000年初,她制作了大唐风情及各民族题材的作品近两百个,包括《贵妃赴宴》《唐乐舞》等几十个场景,长期在西安市群艺馆展出。

《抗疫作品》

  只要一块原料放进她手里,匆匆数秒间面人就会跃然而出。她告诉笔者:“我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绘画和手工,没事的时候玩玩面团,照着都能做出来。但在面人的精细方面始终达不到理想,一直到1995年的时候我偶然间看到《中国美术》杂志上“面人汤”的作品,感觉做的特别精细传神,由此受到启发,面塑技艺日趋提高,如今一个10厘米高的人物,一两天就能完工了。”多年以来她一直痴迷于人物面塑创作,为了将脑海中构思的人物完整地表现出来,有时候,凌晨一点,家里人都睡觉了,而她还坐在桌前不停地做着面塑人物。
《全运会》

  张维宁的面塑作品造型各异、图案精美,她在人物脸型和五官表情每一道工序都下足了功夫。每个人物的喜、怒、哀、乐及手势都被刻画得惟妙惟肖。她注重给人物赋予内涵,创作中,她不停地翻阅古书和资料,凭借对人物的理解与想象,设计出服饰、神态。她的面塑不断创新,所以她的近千件作品中没有一件重样的。

《上元灯会》
 
  张维宁告诉笔者,“我会在脑海中一遍遍想象人物的神情和状态,在面团上反复试验,直至满意为止。每道工序就跟穿衣服一样,一点一点来,耐着性子做,只要构思精巧,抓住人物的面部特点,完全能在面团上完成栩栩如生的作品。首先用调制好的原料捏出人物整体外型,把捏好的耳朵、头发等部位贴上去,再层层添加‘衣服’,有的服饰需要展现出里外两三层的效果,不仅要在颜色上有所递进和区分,还要将纹理方向把握得当,最后点缀头花、首饰等”。

《长安鼓乐》
 
  然而,张维宁在成功的面塑艺术之路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传统面塑因为材料的限制,不但容易摔碎,而且每存放一两年就会出现发霉和变质的状况,这都是令许多面塑艺人头疼的问题。人物塑得再好,也只能保存短短几年。张维宁说:“经过这么多年的摸索,我也走了不少弯路,刚开始加蜂蜜容易虫蛀,后来加盐面人容易发白,最后尝试给糯米和面粉里加一些胶状的化学物品,就解决了面塑容易干裂、摔碎的问题。现在我会加防腐剂和甘油,再研究查资料加化学制剂,如今做好的面塑长期存放没有问题。”每一次尝试,都让张维宁在面塑的道路上越来越成功。
 
  张维宁说:“我喜欢用一组人物讲一个情景故事。”1995年一组《唐乐舞》和后来的《五十六个民族》被西安非遗博物馆收藏。2004年《面塑人物群》获陕西省优秀民间美术展三等奖;2005年面塑《高原之曲》《谈经论道》等作品获中国画收藏院“特别金奖”;2006年获首届“中国文艺杰出成就奖”书画类金奖,同时被授予“中国艺术终身成就艺术家”荣誉称号;2006年被西安市群众艺术馆聘为“特聘民间艺术家”。央视春晚播出了舞蹈《千手观音》,2007年她用面塑捏出了同名作品,出神入化,被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争相报道。她应邀为老孙家饭庄用100个面塑人物做了一组《回坊风情》,为旅行社做了《丝绸之路》……近年来,她的作品在陕西省电视台、西安市电视台多次录制新闻和专题节目并播出,受到广泛好评。她的面塑作品已编入《中国专家学者经典》、《世界人物辞海》《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当代书画收藏精品荐览》及《陕西文化名人大辞典》《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等书。
 
  在张维宁眼里,面塑作品可以表达传统民族文化。如今,她正在潜心研读《红楼梦》,揣摩人物性格,只为将红楼中的每一个场景、每一个人物都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张维宁说:“每一个作品就是一个故事,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灵魂。我想要一个个小巧精致的人物在我手中不断诞生,也让更多的人了解面塑艺术。”
 
  最后,张维宁表示:“虽然面塑艺术已经被市场认可了,但真正能使这门艺术传承下去,还需要更多爱好艺术和喜欢手工的新人加入进来,我也非常乐意去传授,使这门技艺得以更好的传承。”(文/艾米杰)
 
  (张维宁:西安市人,现为西安莲湖书画研究会理事、中国书画收藏研究院理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