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共享产品不再“经济”

2021-07-07 11:04:09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如果将近几年的经济热词罗列起来,“共享经济”一定会占据一席之地。毫无疑问,除了“不必直接拥有物品所有权”外,共享产品最令消费者“难以自拔”的便是其长久以来的“较低价格”优势。
  
  “便宜”几乎是共享产品吸引消费者重复使用的唯一“杀手锏”,拿最为常见的共享单车来看,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一直维持着“1.5元半小时”低价,也正因如此,共享单车在“最后两公里”领域里的重要地位一直难以撼动。
  
  然而,如果有一天消费者发觉共享产品不再那么“经济实惠”,是否还会对其信手拈来?
  
  近日,不少消费者发现,不同品牌的共享充电宝都在悄悄涨价,从最初的每小时1元,半小时免费的亲民价格,到现在平均每小时需花费3至4元,24小时的封顶价也从20元涨至30元,不少消费者直呼“用不起”。
  
  不仅是共享充电宝,共享单车也同样在涨价。有网友提供的青桔单车计价规则截图显示,青桔单车前15分钟收费1.5元,其后每10分钟收费1元,这样算下来,1小时收费高达6.5元,价格之高,甚至超过了乘坐公交车。
  
  “KTV充电3小时花24块”“骑一次单车比公交车还贵一块”……网上的讨论针锋相对,有人说价格太高,往后不用或少用,也有人说涨了几块小钱而已,影响微乎其微,但唯一能确定的是,共享产品的涨价引起的关注非同小可。
  
  有评论称,回想当初,共享单车和充电宝用近乎免费的低价“投喂”消费者,终于引诱我们“上钩”。如今,它们在偌大的城市中,逐渐构建起一堵“无形的墙”,看似你我皆在城内,细究却又大不相同。
  
  而更令消费者警惕的是,4月30日,杭州小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港交所提交招股书。而此前,怪兽充电正式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成为共享充电上市第一股。”涨价+上市”的操作,令不少网友怀疑这些共享充电宝企业分明是在“割韭菜”。
  
  自2015年起经历了3年的“烧钱补贴”后,2018年时共享充电宝的用户规模已突破1亿人次,随后,共享充电宝规模以每年0.5-1亿人次的规模上涨,有调研报告显示,2020年,共享充电宝规模达4亿。与此同时,共享充电宝也从免费涨到每小时0.5元、1.5元、3元,甚至更高。
  
  根据记者的调查数据显示,同一品牌的共享充电宝在不同地方收费并不一致。比如,如果充电宝在路边小卖部的收费是3元一小时,那么有可能其在商场里的收费就是4元,电影院的收费是5元,KTV里的收费是6元,而酒吧是8块钱一小时。
  
  不仅如此,在调查中,同一品牌的充电宝即使是在同一商场的同一层,餐厅和电影院的收费也是不尽相同的。这种类似“大数据算法”的策略表明,越是业务热点区域或高峰期,共享充电宝的费用就越高。
  
  实际上,共享充电宝早在 2019 年已经有过一次涨价,大多从1元涨到了2 元,但由于涨幅并不是很大,并未引起许多关注。而彼时,对共享充电宝企业来讲,用户习惯已然培养完成,且运营商掌握了一定的议价权,涨价似乎成了其对自身盈利能力的一次证明。
  
  如今再次涨价则参杂了更多的复杂因素。除了不同地区、地段、时段的不同定价以外,某些价格也并不能完全由平台来决定,而放置充电宝的商家在其中的话语权亦越来越重。有相关从业者表示,某些高档场所会主动要求提高价格,而平台的权重实际上会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
  
  最初,共享充电宝入驻商家都是免费,而当市面上出现多家企业开始竞争后,为了争取市场,企业会出让利润给商家,甚至出现高价买断的情况,即缴纳一定金额的“入场费”,只允许该商家放一个品牌的共享充电宝,而高流量的商家提高“入场费”和“分成比例”无疑是难以被拒绝的,据调查显示,在一些客流量较大的酒吧,“入场费”甚至每年高达20万。
  
  由此来看,似乎是成本结构的改变倒逼共享充电宝企业被迫向用户涨价。但即使如此,共享产品再次涨价的行为依然很难令消费者心甘情愿的买单。毕竟仅仅几年前,一块钱充一小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而且相关数据显示,盈利对于充电宝来说似乎也并非难事。2019年和2020年,怪兽充电经充分调整后的净利润分别为2.066亿元人民币和1.126亿元人民币。
  
  如今种种很难不令消费者怀疑,共享经济的运营逻辑是“之前补贴的,垄断后都要双倍赚回来”。
  
  回头来看,不论是社区团购还是共享经济,似乎都有着近乎相似的运营逻辑,在无序竞争时期利用超低价甚至免费用的价格策略进行“烧钱补贴”,在拥有市场地位之后,将价格回归正常区间。
  
  但正如央视新闻评价的那样:“集体价格上涨的背后,虽然有资本变现和资金回笼的压力,但是‘把割韭菜的镰刀’伸向消费者,‘割’得太急,吃相实在有些不雅。而资本无序扩张下,重资产铺摊子,粗放运营带来的高损耗,才是真正的资金窟窿,才是企业应当重点考虑的问题。”
  
  从共享消费到共享服务,从共享知识到共享生产……以共享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从出现以来一直呈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发展潜力,在扩大消费、提振内需等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
  
  国家信息中心近日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共享经济交易规模约为33773亿元,同比增长约2.9%。其中,知识技能、医疗共享、生产能力三个领域市场交易规模分别增长30.9%、27.8%、17.8%。
  
  不仅如此,《报告》还显示,2020年中国共享经济参与者人数约为8.3亿人,其中服务提供者约为8400万人,同比增长约7.7%;平台企业员工数约631万人,同比增长约1.3%。
  
  共享经济在发展中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催生了大量新职业,在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劳动者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电商主播、在线咨询师、电子竞技员等新工种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就业选择。
  
  共享经济带来的活力不言而喻,但这无不源于其开放、普惠的本质特征,如果“共享经济模式”是打着“共享”之名,干着“收租”的生意,又怎会得到消费者的青睐?
  
  共享产品的价格贵的离谱,只会倒逼用户养成“多走两步”和“及时充电”的习惯,彼时也将成为共享企业“灾难”的开端,共享企业如果不能真诚的对待用户,继续我行我素的涨价,势必会在未来的某一天遭到用户的唾弃。
  
  毕竟,单纯的价格策略并不能有效解决共享企业的盈亏问题,共享经济想要走得更远,就不得不从商业模式的“表面创新”转变到“真创新”上——包括智能化水平、使用体验、调度精细化管理、多应用场景等多个方面,以形成企业内部的协同效应和效率最大化,如此,共享产品涨上去的价格才对得起用户掏的钱。(文/记者  王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