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优化营商环境的经验启示

2021-06-10 19:18:08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营商环境是经济活动的土壤,是经济主体的空气阳光。近年来,面临内外形势的重大变化,营商环境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就营商环境建设提出重要要求,在2020年7月的企业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要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区域经济的竞争首先表现为营商环境的竞争,哪个区域的营商环境更优,哪个区域就更能吸引企业,企业在哪个区域就能成长的更好,哪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就更快。在我国进入创新驱动发展和高质量发展阶段之后,营商环境,就更成为决定区域发展成败的关键变量。近年来,江苏、浙江的一些地区,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最优营商方面,涌现了一批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上走在了全国前列。笔者就苏州的学习经历,以苏州及苏州工业园区为案例,介绍苏州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比分析陕西省在营商环境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对陕西省下一步提升营商环境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苏州优化营商环境的先进经验

  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的《2019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中,苏州在经济活跃城市的营商环境综合排名中位列第一。在全国工商联组织的《2020年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报告》中,苏州的营商环境在全国排名第三位,其中政务环境和市场环境全国排名第一位。苏州世界五百强数量和吸引外资规模,常年位于全国前五,是2020年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苏州高品质的营商环境,不仅吸引了大量的大公司和创业企业入驻,并赋能创新型企业的茁壮成长。2020年,苏州新成立企业(包括个体户)68.7万家,位于全国第一。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数量和民营企业500强数量,苏州也分别位于全国第一和第二。

  苏州一流的营商环境,不仅基于其雄厚的工商业基础和悠久的重商传统,更源自近年来苏州在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方面的一系列创新举措。早在2019年7月,苏州工业园就率先推出了“营商环境30条”,提出要精减企业办事环节,明确了“能减则减、能免则免、能合则合、能快则快”的服务原则。紧接着,2020年和2021年连续两年,苏州都推出《苏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行动》,在营商环境提升上系统布局,加量加码,除了国家要求的规定动作,苏州还因地制宜,有许多自选动作和创新举措,其中有许多都是全国首创和全国领先,可以概括为“四个先进”。

  一是理念先进:注重品牌运作,提出打造“苏州最舒心”的营商服务品牌。提到营商环境大家的固定概念是什么?“一网通办”“容缺办理”“只跑一次”?苏州是全国少数同时拥有交响乐团、芭蕾舞团、话剧团等多家文艺团体的地级市,很多人认为这些文化标识与营商环境并无关联,其实这正是苏州打造营商环境的策略之一。苏州市创新性的采用了品牌运营的“营城”理念,向全球推出“苏州最舒心”营商服务品牌和“4S”国际版品牌(SupremeService,SuperSuzhou),提出要让企业在苏州投资放心、发展安心、干事顺心、创业开心、生活舒心,全力打造创业者乐园、创新者天堂。

  不同于其它地区采用“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固定称谓,或是“高水平营商环境”“一流营商环境”“高标准营商环境”的一般称谓,在营商环境目标表述上,苏州用“苏州最舒心”这样一句有温度、有情感的口号,不仅让苏州的营商环境变得对外有感召力,对内有动员力,也让苏州的营商环境建设不落俗套、别具一格,使人有极大的认同感和获得感,形成了品牌效应和自媒体效应,实现了唤人千里外,润物细无声。同时,苏州还是全国第一个提出“亲商、安商、富商”理念的城市,全国第一家“一站式”亲商服务中心在苏州。理念先进,长于动员,善于宣传,是苏州营商环境建设的第一特点。

  二是思维先进:坚持用户思维,喊出“不要我觉得,只要你觉得”。苏州提升营商环境的第二个特色是坚持用户思维,注重客户体验。市委书记在2020年苏州市营商环境创新大会上的讲话上,引用了改编自黄晓明春晚小品的一句“不要我觉得,只要你觉得”,用最活泼,最直白,也最具传播力的方式表达了苏州市委市政府在营商环境打造上的用户思维,即一切围绕企业需求,让用户思维贯穿优化营商环境的全过程。苏州提出把麻烦留给自己、把方便送给企业,推动由“以审批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的转变。用户思维原先是商业领域的概念,苏州借来作为营商环境建设的核心思维,不仅表明了苏州市政府服务企业的鲜明态度,也反映了苏州市政府对提升企业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在具体举措上,苏州打造涉企政策“一网清”,建立了服务企业沙龙、微信群联系、信息直报“三项机制”,企业家的意见、诉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听得到”“看得到”“办得到”,获得了企业家的广泛好评。

  三是标准先进:主动对标一流,瞄准国际国内最高服务水准。苏州是全国首个对标世行标准“营商榜首”的城市。苏州在营商环境建设标准上,一开始就对标全国最好、世界一流,“苏州创新营商环境,必须坚持挑战极限”。作为全国第二大移民城市和外资外企最多的城市之一,苏州主动对照世界银行、世贸组织等营商环境标准,探索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围绕高标准和高目标,苏州推出了具有首创性和和具有全国领先水平的举措,例如,苏州开展国际职业资格比照认定,探索与新加坡互设律师事务所代表处,对企业开办与破产、工程审批与验收、环评、用电、融资等事项,实现了限时办结;苏州还把“不见面审批”更向前推进一步,把梳理出来的高频事项100%达成“不见面审批”,让企业和市民办事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

  四是手段先进:善用数字技术,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全国领先。苏州市政府还十分注重运用数字技术,提升政府政务服务水平。在数字政府建设上,苏州提出“五个化”,即线上线下融合化、流程节点标准化、办事进程可视化、服务获得便利化、数据共享制度化。在具体举措上,苏州建立了企业服务总入口,集合了政策检索、政策订阅、政策匹配、今日申报、申报导航等“找政策”功能,更精准地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苏州创新建设了 “互联网+营商”中台,打造业务、数据、技术三大通道,有机衔接市场前端应用与后台业务办理,实现市场主体对办事进程可视化、可跟踪、可预期。苏州还在全国率先探索“区块链+公证”应用模式加快实现行政执法全程实时留痕和可回溯管理。在中国信息协会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发布《中国城市数字治理报告(2020)》,在数字治理一线城市排名上,苏州位列全国第八。

  陕西省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近年来,陕西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推进“一网通办”等工作,营商环境不断优化。陕西省将2018年和2019年确定为营商环境提升年和营商环境深化年,相继发布了《优化营商环境十大专项行动》《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制定了《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并于2020年修订。陕西省还成立省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每月召开营商环境推进会,建立了全省营商环境工作监测评价考核体系。在一系列大力度、系统性的举措推动之下,陕西省的营商环境取得了明显改善,全国营商环境排名显著提升。但整体来看,陕西省的营商环境与先进省份还存在较大差距,还存在一些明显的短板和薄弱环节,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理念做法不够创新。纵观陕西全省各地市在推进营商环境方面的举措,多是规定动作和和传统套路,创新性的,特色性的提法和做法较少。除西安市提出打造审批项目最少、收费标准最低、办事效率最快、服务水平最优“四最”营商环境之外,其它地市少见有特色性的提法。在举措创新方面,在国家发改委发布《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中,陕西省只有西咸新区的“三服四化”便民服务改革入选典型案例,而邻近的河南省有三项案例入选。

  二是执行落实不够充分。围绕营商环境优化,陕西省委省政府进行了系统化、持续性的大力推动,但在落实执行层面,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首先是不同区域差异极大,根据陕西省营商环境监测评价结果,陕西省不同地市营商环境得分差距较大,分化比较严重,关中地区得分明显高于陕北和陕南;其次是在营商环境改善上,运动式、表面性的动作较多,真正涉及权力调整、制度变革和啃硬骨头的动作较少,个别地方还存在权力寻租、多头监管、“一刀切”的执法现象,法治化、市场化的原则还没有得到充分贯彻。

  三是赋能服务不够优化。当前,营商环境的建设已经从1.0版本进入2.0,乃至3.0版本,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从“放权”到“赋能”,让营商环境变成企业成长的加速器。综合梳理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以简政放权、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程度的举措居多,而提高监管效能,规范市场秩序,以及提高服务能力,赋能企业成长的举措较少。尤其在科技服务和金融服务方面,除了“放”,还需要政府更主动的介入、引导、支持和整合,在这些领域,陕西省与东部先进省份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提升陕西省营商环境的政策建议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对于推动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具有重要意义,仍将是陕西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头等大事。从逻辑关系上而言,实现营商环境的追赶超越,是实现在其它领域追赶超越的前置条件。基于对苏州优化营商环境的经验总结和陕西省当前营商环境存在的不足分析,结合笔者的业务领域,针对陕西省下一步提升营商环境,提出如下四点建议。

  第一,以“秦你立业,助你陕亮”为口号,打造特色亲商陕西品牌。

  前面提到,苏州采取运营城市的品牌理念打造营商环境,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效果,而当前陕西省在营商环境建设目标上的缺少有特色、有辨识度的提法。因此,建议陕西借鉴苏州市打造营商环境品牌的经验,以“秦你立业,助你陕亮”为口号,打造旗帜鲜明,特色明显的亲商陕西品牌,并将品牌运作的理念,贯穿营商环境建设的全过程。首先,在品牌内涵解读上,主打“秦业”和“陕亮”,前者寓意在陕西创业可以创立如秦朝开创天下的伟业,后者寓意在陕西创业,企业就是焦点,企业就是主角,企业就是明星;其次,围绕特色营商环境品牌,委托专业机构,建立全套品牌运营体系,包括品牌标识,品牌规范、品牌宣传等,并根据标准规范建立认证体系,让品牌的内涵和指向变得可量化、可评价、可操作、可感知。

  第二,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为抓手,塑造以科技赋能企业成长的环境优势。

  陕西省在下一步营商环境建设上,必须要思考陕西省营商环境可挖掘的最大优势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早已经作出了明确指示。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2020年来陕考察时均指出,陕西是科教大省,是我国重要的国防科技工业基地,创新综合实力雄厚,要在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走在前列。陕西居于黄河流域中段,是全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叠加区域,省会西安是黄河流域中最为重要的中心城市,科技资源丰富,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龙头带动潜力巨大。当前,营商环境的竞争已经从“放”的竞争进入到“服”的竞争,而陕西省营商环境的最大优势,是陕西省丰富、优质,又低成本的科教资源。而随着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发展和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营商环境众多要素中,企业对创新资源和创新服务的需求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应当将科技创新工作与营商环境工作统一起来,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资源的挖掘和科技服务体系的构建,是陕西省营商环境的优势和王牌,要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为抓手,塑造以科技服务赋能企业成长的营商环境优势。

  第三,以创新型企业培育为客户,打造多养助长型营商环境。

  在区域营商环境中,大企业往往是政府眼中明星,能够享受“超国民待遇”,比较而言,初创企业、中小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对于营商环境更加敏感,也更加依赖环境、政策、制度能够提供的支持和服务。因此,无论是官方、研究机构还是媒体,都把创业企业、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作为评价一个地区营商环境的关键指标。而在中小企业中,又以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对环境的要求最高,可以说创新型企业的发展状况,才是一个地区营商环境的试金石。另一方面,陕西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追赶超越,要在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除了依靠大企业、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之外,更要依靠一批位于新兴产业前沿,有潜力、有活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接续,形成企业培育梯次,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因此,陕西省下一步的营商环境建设,应当以创新型企业的培育和服务为焦点,认识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服务好了,营商环境建设才是做到位了。在具体举措上,要以创新型企业为“第一客户”,围绕他们的需求,量身订制服务,更要追求服务的体验和效果,要送到嘴里,要能够消化,打造创新型企业长快长好的多养助长型的营商环境。

  第四,以高新区为试点,率先打造陕西省营商环境最优区。

  高新区是承担“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使命的产业功能区,已成为推动国家及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发展的主力军和主阵地。在新时代,国家又赋予高新区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光荣使命。前面提到,创新经济和科技产业对营商环境的要求更高,这也就意味着,高新区要实现国家赋予的“两区”定位,就必须首先成为营商环境的最优区和示范区,这与陕西省下一步推进营商环境再有新突破,再上新标准的诉求不谋而合。即将出台的陕西省《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中也对高新区打造高水平营商环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要充分意识到,高新区应当,也必须标定一个区域营商环境的最高水准。建议以陕西省内的国家和省级高新区为试点,率先打造陕西省营商环境最优区和示范区。以高新区作为全省营商环境探索、突破、示范的破局者和先遣队,并进一步形成示范效应和带动效应,打造陕西省营商环境“一着棋活,全盘皆活”的局面。

  (文/王可欣    作者系中共陕西省委党校(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三班学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