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哉,“天路”传奇

2021-05-20 17:32:50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青藏高原,“世界第三极”,人类生存的极限之地。路,就成了新中国几代人的梦想和宏愿!川藏公路、青藏公路、青藏铁路一条条“天路”犹如巨龙越过昆仑,跨过雪域高原,带着全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和藏区人民的梦想蜿蜒向前……
 
  如今,被称为“最难建的铁路”——川藏铁路开工建设,建设工期或超过10年。这条连接四川省与西藏自治区的快速铁路,是我国第二条进藏铁路,也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干线铁路之一。
 
  2020年1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川藏铁路开工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广大铁路建设者要发扬‘两路’精神和青藏铁路精神,科学施工、安全施工、绿色施工,高质量推进工程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贡献”。
 
  历史坐标——“两路”建设
 
  1954年12月25日,康藏公路(1955年改为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同时通车拉萨。结束了西藏没有现代公路交通的历史,开创了西藏发展的新篇章。
 
  解放前,西藏全区12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没有一条现代意义的公路。当地人民普遍采用的还是“唐蕃古道人背畜驮,栈道流索独木桥”的原始运输方式,从拉萨到青海西宁或四川成都往返一次,靠人畜驮,冒风雪严寒,艰苦跋涉需半年到一年时间。
 
  1953年10月,西北地区1000多名农民担负着向西藏军民运送粮食物资的特殊任务。而运输工具是号称“沙漠之舟”的骆驼。骆驼能适应沙漠戈壁,却不适应风雪高源,更不习惯跋涉在坚硬的雪源冰地上。“风火山”附近有一条长长的峡谷,后来成了骆驼的“墓地”。1954年的春天到拉萨时,已有4000峰骆驼死在运粮路上。以致后来有人再去拉萨不会迷路,满路的驼骨就是路标。
 
  这就是通往西藏的道路现状。
 
  1950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西藏,这支英雄的军队遵照党中央的号召和毛主席“一面进军,一面修路”的指示,和藏族同胞一起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历经艰险、排除万难,在世界屋脊上修通了全长4360余公里的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
 
  川藏公路从1950年4月开始修建,东起四川成都,西至西藏拉萨,全长2146公里,其中西藏境内1304公里、四川境内840公里。跨越296个城镇,海拔落差超过5000米,包含了中国几乎所有地质地貌。也是世界上最为艰险的公路之一,在人类公路史上,它创造了“五个最”:最高、最险、最长、工程量最大、修建速度最快。
 
  川藏公路分南北两线,北线全长2412公里,沿途最高点是海拔5050米的雀儿山;南线总长2146公里,途经海拔4014米的理塘。南北两线间有昌都到邦达的公路(169公里)相连,这部分属于小北线。南线因路途短且海拔比北线低,所以由川藏公路进藏多行南线。沿川藏公路进藏,进藏途中从东到西依次翻过14座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险峻高山,跨越大渡河、金沙江、怒江、澜沧江等汹涌湍急的江河,路途艰辛且多危险,但一路景色壮丽,有雪山、原始森林、草原、冰川、峡谷和大江大河。架设桥梁230多座,修筑涵洞3600多个,工程之艰险世所罕见。此后,筑路大军又修筑了东俄洛经巴塘、芒康、左贡至邦达的南线段,并于1969年全部建成通车,被正式列入318国道线的一部分。
 
  青藏公路全长1935公里,是“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之一“丹拉线”的最后一段,是世界上首例在高寒冻土区全部铺设黑色等级路面的公路,被称为“世界屋脊上的苏伊士运河”。承担着85%以上进藏物资和90%以上出藏物资运输任务,被誉为西藏的“生命线”。全线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行径在青藏线上,那莽莽逶迤的昆仑,浩瀚无边的草原,会使您訇然震撼,心旌摇荡,一种自然升腾而又超越自我的感受,必将伴随着您的旅途悠久而长远。
 
  青藏公路起自青海西宁,途经格尔木,翻越日月山、橡皮山、旺尕秀山、脱土山等高山,跨越大水河、香日德河、盖克光河、巴西河、青水河、洪水河等河流,共计长782公里。
 
  从青海省第二大城市格尔木市出发,翻越四座大山——昆仑山(4700米)、风火山(4800米)、唐古拉山(垭口海拔5150米)和念青唐古拉山;跨过三条大河,通天河、沱沱河和楚玛尔河,平均海拔4500米,其中西藏境内544公里。穿过藏北羌塘草原,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与川藏公路汇合。
 
  青藏公路东段穿行于草原戈壁之间,南段地形为低岭宽谷,在古代神话中是神仙汇聚的“仙池瑶台”,在近代被外国探险家称为“生命禁区”,气候高寒,冰冻期达9个月之久,永冻层厚达120多米。
 
  川藏、青藏公路的通车,结束了西藏没有现代公路的历史,成为新中国建设的“历史坐标”。
 
  藏道远比蜀道难。西藏,这块高原上的宝石,8000万年前的造山运动,使这里由一片海洋上升为世界屋脊,成为历史最短的世界著名大高原,不由得令人浮想联翩。而珠穆朗玛峰、雅鲁藏布江和布达拉宫的魅力,以及那纯朴的藏民和极具特色的藏族风情都令人向往。
 
  忆往昔,11万人民解放军、工程技术人员和各族同胞以高度的革命热情和顽强的战斗意志,用铁锤、钢钎和镐头劈开悬崖峭壁,用铁锹和双手挖填了3000多万立方米的土石,降服险川大河。3000多名烈士埋身高原,用生命守护着两条公路,用血肉之躯铸造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
 
  然而,在通川藏公路之前,想去欣赏这美景却极其不易。如果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那“藏道之难,则是难于上西天”。
 
  有人曾这么评价西藏的地理环境:“我们生活在崇山峻岭中,山峦长年积雪,陡峭险恶。那高耸入云的悬崖绝壁小径上,狂风吹来,整个商队都会丧命,甚至风的严寒也能置人于死地。此地行走之艰难,从一个落脚地到另一个落脚地,有时要走好几天甚至几个月。”
 
  这里有康青路上的忠烈桥。修复康青路,有大三工程最为艰巨,如何架设八大桥就是其中之一。在康青路的桥梁施工中,也是付出了重大代价。1950年8月,工兵第12团正在架桥,木垛轰然溃泄,上万吨原木伴着急流冲压下来,11名战士当场牺牲。此后,这座道孚附近的桥便取名为忠烈桥。
 
  这里有藏族同胞的浓浓情意。淳朴的藏族同胞把这条公路称为“幸福路”“金桥”“彩虹”。千百年来,他们走的都是羊肠小道、陡坡石崖。川藏公路通车那天,许多藏族同胞采上鲜花、带上哈达,欢呼迎接“毛主席的牦牛”。
 
  这里有高原汽车兵。他们常停车在云雾中的山峰,吃一口饼就一口雪;车队常迎着冰雪前进,像冲过敌人的炮火;他们把物资的“山”,从后方移到工地;他们闭上开了一夜的车灯,迎接过多少黎明。他们心里筹划着,金沙江就要涨水了,牛皮船、牦牛队在等着运输,前方的筑路部队连稀饭也吃不上了,争取时间就是对国家最大的贡献。
 
  这里有最难二郎山。“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古树那荒草遍山野,巨石满山岗,羊肠小道那难行走,康藏交通被它挡。”二郎山是川藏线上从成都平原到青藏高原的第一座高山,当年筑路部队在修建川藏公路的二郎山险峻路段时,每公里就有7位军人为它献出了生命。
 
  ……
 
  在这样的地方筑路,确实太难了。川藏、青藏公路实现了“藏道难”变“藏道通”到“藏道畅”的历史性跨越。
 
  世纪之约——青藏铁路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屈塬作词、印青作曲、韩红演唱的这一首《天路》,描述和赞扬的青藏铁路令无数人感动和向往。
 
  青藏铁路是国家“十五”四大标志性工程之一,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之首。这条被铁路工人和藏族群众形象地称为“天路”的世纪工程,寄托着新中国几代人梦想的世纪之约,彰显着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书写了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光辉篇章。
 
  青藏铁路北起青海省西宁市,南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全长约1956公里,是当今世界海拔最高、最长的高原铁路。其中格尔木至拉萨段,穿越戈壁荒漠、沼泽湿地和雪山草原,全线总里程达1142公里。
 
  2001年6月29日,青藏铁路开工建设,10万名筑路大军经过长达5年的艰苦奋战,建成了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这条拥有“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桥”“海拔最高的火车站”“最高的铁路铺架基地”等多项铁路建设桂冠,在“世界屋脊”、在雪域高原上创造出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
 
  青藏铁路被誉为“离天最近的铁路”,穿越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达960公里,最高点为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山垭口;是世界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铁路,青藏高原多年冻土面积占中国多年冻土面积的70%,青藏铁路穿越里程达550公里,堪称“世界冻土工程博物馆”。
 
  世界最高隧道风火山隧道位于海拔5010米的风火山上,全长1338米,轨面海拔标高4905米,全部位于永久性高原冻土层内。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横跨冻土区最长的高原永久冻土隧道,有“世界第一高隧”之称。而在海拔4767米的昆仑山口附近,坐落着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这就是全长1686米的昆仑山隧道。
 
  在中国最大“无人区”——海拔4600多米的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缘地带,一条美丽的“彩虹桥”飞架于昆仑雪山下,这就是全长11.7公里的号称青藏铁路第一长桥的清水河特大桥,也是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桥。
 
  在西藏那曲地区安多县北部,有一处占地8000多平方米、海拔4704米的青藏铁路铺架基地——安多铺架基地。而青藏铁路唐古拉车站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海拔5068米,距离拉萨约600公里。唐古拉车站属于客货两用综合车站,是青藏铁路全线海拔最高处的中间站,同时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车站。
 
  青藏铁路建设不仅要穿越戈壁荒漠、沼泽湿地和雪山草原,克服最长冻土层的难题,还要经过九度地震烈度区216公里和面对青藏高原的恶劣环境和气候条件。青藏高原施工区一年四季高寒缺氧,气候复杂多变,极端最低气温达零下45摄氏度,每年有115天到160天刮六级以上大风,最大积雪厚度超过40厘米,平均氧气含量还不到内地的60%,这里一半以上的区域为不适合人居住的“生命禁区”,是最难建设的高原铁路。
 
  沿线高寒缺氧,生态环境脆弱,地壳运动活跃。在这样的区域修建铁路,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和科研性,建设任务艰巨。
 
  2005年10月15日,青藏铁路全线贯通。青藏铁路,自孙中山先生提出到正式开通运营,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这一伟大工程不仅是西藏各族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更了却了西藏几代人民盼望已久的心愿。这是一条打通天堑、跨越雪域的“天路”;是一条增进团结、促进繁荣的致富路;更是一条攻坚克难、挑战极限的英雄路。
 
  迎接未来——川藏铁路
 
  有“世纪工程”之称的川藏铁路,是一条连接四川省与西藏自治区的快速铁路,呈东西走向,是青藏铁路后的第二条进藏“天路”,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干线铁路之一。川藏铁路东起四川省成都市、西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线路全长1838千米,设计速度120至200千米/小时。
 
  川藏铁路分为三大路段,分别是成都至雅安,雅安至林芝,林芝至拉萨。成都至雅安段已于2018年12月28日开通运营。林芝至拉萨段2014年底开工,2020年9月20日藏木雅鲁藏布江双线特大桥完成铺轨,今年将建成通车。
 
  其中,雅安至林芝段铁路,海拔落差超过4000米、桥隧比超过80%、板块活动强烈、山地灾害强烈、生态环境脆弱,是川藏铁路中施工难度最大的路段。川藏铁路集合了山岭重丘、高原高寒、风沙荒漠、雷雨雪霜等多种极端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跨14条大江大河、21座4000米以上的雪山,被称为“最难建的铁路”,建设工期或超过10年。
 
  川藏铁路同时也是一条绝美的旅游线,被称为亚洲最大360度观景平台的牛背山、蜀山之王贡嘎雪山、摄影天堂的新都桥、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理塘、最深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最美冰川之乡波密、世外桃源徒步天堂墨脱等著名景点均位于这条线上。
 
  习近平总书记对川藏铁路开工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为川藏铁路建设指明了方向。“十四五”期间,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将向高质量发展迈进,而西部地区是建设重点。
 
  有人说,青藏、川藏公路第一次同时穿越青藏高原时,打破了西藏的“封闭”;格(尔木)-拉(萨)输油管道再次穿越青藏高原,为西藏的发展提供了“粮草”;兰(州)-西(宁)-拉(萨)光缆的兴建,为西藏各族人民装上了“千里眼”“顺风耳”;而青藏铁路的建成,成为西藏现代化发展的“助推器”,川藏铁路的兴建,将成为西藏融入新时代新格局的“加速器”。
 
  未来,我们期待川藏铁路带您领略西部风光的同时,继续期待甘藏铁路、滇藏铁路、新藏铁路等一条条“天路”如约而至。
 
  美哉,多彩西部。
 
  壮哉,“天路”传奇。

  (文/张永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