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能源推动陕甘宁革命老区崛起

2021-05-17 11:53:56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是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见证,大部分位于多省交界地区,很多仍属于欠发达地区。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对新时代做好革命老区振兴工作明确了任务和要求。其中,《意见》在“对接国家重大区域战略”中,要求“陕甘宁革命老区重点对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在“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中,“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新材料、能源化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此前的2012年,国务院曾印发《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随后相继批复陕甘宁、大别山、川陕等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部署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支持革命老区经济快速发展。按照2012年批复的《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陕甘宁革命老区范围为:陕西省延安、榆林、铜川,甘肃省庆阳、平凉,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固原、中卫等8个地级市,以及陕西富平、旬邑、淳化、长武、彬县、三原、泾阳,甘肃会宁,宁夏灵武等9 个县(市)。本刊记者长期观察发现:陕甘宁革命老区所在的陕北、宁东和陇东,正是国家布局的能源化工基地,《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实施8年多来,老区经济日益崛起,正在成为国家高端能源化工基地。
  
  陕北,强势崛起
  
  在辽阔的陕北,黄土高原地下拥有着丰富的煤、油、气、盐等能源矿产资源。1998年,榆林市获批成为全国第一个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开启了陕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征程。本世纪之初的第一个10年,被称为能源市场的“黄金十年”,陕甘宁革命老区所在的榆林、延安,经济发展迅猛,一跃成为陕西排名靠前的地市。
  
  2012年《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出台的时候,正赶上国际能源市场低迷,煤炭、石油价格相继暴跌,榆林、延安两市经济受挫,两市不得不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向纵深延伸能源产业链,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恢复昔日辉煌。
  
  “煤制油”“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和热电厂等重大项目纷纷落地陕北各县市。2018年8月21日,延长石油延安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180万吨/年甲醇装置一次投料试车成功,产出合格产品。这是该公司历时9年,总投资240亿元建成的“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主要以延长石油内部油田伴生气、炼厂轻油和煤为原料,每年生产180万吨甲醇、45万吨聚乙烯、25万吨聚丙烯、20万吨丁醇、8万吨二丙基庚醇、5万吨乙丙橡胶,并可深加工60万吨甲醇、加工利用40万吨轻油,极大地延伸了延安能源经济的产业链条。
  
  如今,在榆林靖边,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的“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聚烯烃”产能,每年可以达到120万吨。这些白色颗粒状的“聚烯烃”被称为“工业大米”,是许多塑料制品的原材料。我们头上戴的安全帽,日常用的饮料杯、保鲜袋、饭盒和吸管,都是“聚烯烃”造出来的。
  
     作为全球首套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整个生产环节具有“煤油气结合、碳氢互补、物料综合利用”的特点,实现了资源清洁高效转化,与能化产业低碳发展。
  
  为了扩大产能、丰富产品种类、增加市场占有率,该企业新建成的“填平补齐”工程已经通过运行测试。之所以命名为“填平补齐”工程,就是希望能在“聚烯烃”产业链条补齐产品系列,优化产品结构。正如该公司总经理李伟说:“希望在‘聚烯烃’这一条产业链条上,再继续去扩展它,丰富它,做优做强。”
  
  氢能是世界上最干净的能源,榆林作为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和新能源示范城市,具有丰富的氢资源。榆林市正在打造千亿级的氢能产业集群,长庆油田上古天然气处理总厂就是在整个产业链里面的源头企业,为整个氢能产业集群提供一个可靠、绿色、低成本的氢气来源。
  
  榆林中国石油兰州石化乙烷制乙烯项目也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建成后每年不仅可生产80万吨乙烯,还可生产7万吨氢气资源。目前,企业与基地内能化企业积极对接,大力发展氢能产业,率先为西部地区填补氢能产业的空白。
  
  近年来,陕西还积极开展煤矿智能化建设,已建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50个,15处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智能化建设稳步推进;大力实施机械化改造、资源整合和兼并重组,矿井数量大幅减少,单井平均规模达到186万吨/年以上,1000万吨/年以上矿井达19处,大型煤矿产能占总产能的80%,机械化水平、安全保障能力、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
  
  在陕北,不仅煤矿实现了智能化生产,而且建起了不少“坑口”热电厂。神木锦界、榆林银河……一系列热电厂的建成投产,实现“西电东输”。去年3月,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陕西陕北煤电基地陕北至湖北输电通道配套电源建设规划有关事项的复函》,同意安排配套陕煤黄陵、延长富县、陕投清水川三期、榆能杨伙盘、大唐西王寨等5个煤电项目、总装机796万千瓦。这些煤电项目的建成,将加快陕北“北电南送”的步伐。
  
  经过近10年的发展,榆林已经跃居陕西第二经济强市,延安排位也比较靠前,陕北地区通过科技引领、提质增效,不断探索能源、资源就地转化新路径,已经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煤油气生产基地、“西电东送”煤电基地和煤化工基地。
  
  今年的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动陕北转型升级,支持榆林建设国家级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支持延安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明确提出“高水平建设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和延安综合能源基地,强化创新引领,推进能源技术融合创新和产业化示范,打造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
  
  不难看出,今后,陕西省将以能源革命为引领,加速推动陕北转型升级发展,加快陕甘宁革命老区陕北片区率先崛起。
  
  不论是建设国家级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的榆林,还是打造综合能源基地的延安,高端能源化工产业,载着陕北稳健发展,推动陕北快速崛起。
  
  宁东,美丽蝶变
  
  宁夏煤炭储量居全国第六,其中宁东地区占了85%,探明储量331亿吨,是国家14个亿吨级大型煤炭生产基地之一。与榆林、鄂尔多斯形成我国能源化工“金三角”。
  
  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简称“宁东”)开发建设始于2003年。建设之初,就提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实施煤炭、电力、煤化工三大主导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实现煤化工产业由“黑”变“白”,由“粗”变“精”。
  
  在毛乌素沙地边缘的戈壁滩上,一块占地430亩的土地上铁塔林立,这是世界首条±66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宁东至山东直流输电工程的“银川东换流变电站”。该工程每年输往山东的电量平均为290亿千瓦时,相当于青岛年用电量的80%。
  
  宁东至山东直流输电工程开启我国“西电东送”的北通道。“宁东基地的火电、黄河上游的风光电‘打捆’送到山东。”银川东换流变电站副站长赵欣洋说。
  
  从“挖煤”到“输电”只是煤炭清洁利用、增值的路径之一。当前,宁东基地正在依托科技创新,更多打造现代煤化工产业,不断延伸煤化工产业链条,突出产业集群效益。
  
  国能神华宁煤集团“400万吨煤制油”项目,曾是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的煤制油项目。作为世界上少数投入商业化生产的煤炭间接液化项目,该工程年转化煤炭2000多万吨,产油品400万吨。“十三五”期间,煤制油二期项目的建成投产,开辟了以汽油为主的煤制燃料新路径。
  
  在宁东,“新材料”跻身重点发展的四大主导产业,与煤炭、电力、煤化工产业一起发展起来。走进宁夏泰和新材公司的6000平方米纺织车间,你会看到经过聚合、纺丝、后处理、溶剂回收精制等工序,不同规格的氨纶产品,在一排排卷绕机隆隆作响中“诞生”。这些比头发丝还细的白色氨纶,广泛应用于防弹衣、牛仔裤、运动服等,其原料源头却是深埋地下的黑炭。
  
  “每天所需的300吨原料,全部来自一路之隔的中石化长城能源化工(宁夏)公司生产的聚四氢呋喃。我们两家企业一个干纺织,一个干煤化工,但却是上下游关系。”宁夏泰和新材公司副总经理何怀珍说。
  
  实现煤化工产业由“黑”变“白”,是宁东基地延伸煤化工产业链、培育新动能的表现之一。近年来,宁东基地形成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发展集约的态势,推进煤化工与石油化工、现代纺织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形成集聚集群效应。
  
  18年来,宁东不断探索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路径,通过科技创新催生一批新动能,进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如今,宁东基地年产值突破千亿元,聚集了一批“世界级”项目,成为我国现代煤化工领域的“领跑者”。依托煤、水、土地等资源组合优势,重点发展煤炭、电力、煤化工和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延伸发展乙烯、丙烯、副产C4三大下游产业,形成通用树脂、有机原料、高性能合成橡胶、工程塑料及特种树脂、专用化学品五大类高端产品集群,补充发展资源综合利用和相关配套产业,形成相对集中、互为补充、协调发展的现代能源化工产业体系。
  
  从“挖煤”到“输电”,从“卖炭”到“卖油”,从“黑色煤炭”到“白色烯烃”,宁东国家级现代煤化工基地蝶变速度越来越快,发展越来越趋于成熟。
  
  陇东,浴火重生
  
  陇东能源基地主要指六盘山以东,甘肃省平凉、庆阳两市的能源资源富集区,煤炭、石油资源丰富,总面积3.4万平方千米,在国家能源战略全局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早在1970年代,一批石油先辈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铁人”精神激励下,用架子车拉着行李和石油物资来到庆阳,开始了艰苦卓绝的石油会战,揭开了开发建设长庆油田的历史序幕。
  
  1970年,石油工人在庆阳市华池县打成陇东地区第一口出油井——庆1井。“长庆油田”也由此诞生,拉开了庆阳石油开发的序幕。在陇东这块革命热土上,老区群众和长庆油田职工并肩作战,石油产量迈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这也为庆阳市赢得了“西部油城”的美誉。
  
  2000年前后,长庆油田公司的总部及其附属科研单位从甘肃庆阳市迁往陕西西安,油气开发范围也从甘肃逐步扩展到陕、宁、蒙、晋四省区。这给公众的感觉,是陇东石油能源开发的速度趋于平缓,庆阳、平凉两市的经济发展势头也有所放慢。
  
  庆阳是甘肃省第二大经济强市,2018年的GDP为708亿元,2019年的GDP为743亿元,这和陕西延安2019年GDP1663亿元相差很大、陕西第二经济强市榆林GDP4136.28亿元相距更远。但是,庆阳也是油、煤、气俱全的大型综合性资源大市。如果把石油、天然气、煤炭资源折合成油当量,约有1230.8亿吨,仅次于“中国第一能源大市”的榆林市。
  
  《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出台以来,庆阳和平凉就加快了经济发展的步伐,努力缩小与周边城市的经济差距。
  
  2015年,长庆油田宣布在陇东环江地区发现整装大油田,探明储量1.1亿吨;2016年,陇东南梁地区又探明一个亿吨油田;与西峰油田、镇北油田连片,形成10亿吨级规模的陇东大油区。庆阳境内已探明油气总储量超40亿吨,油气预测储量相当于延安的1.7倍,榆林的6.7倍。庆阳被视为“唯一可以接替大庆”的地区,将成为21世纪中国能源战略接替基地。
  
  庆阳煤炭大规模开发始于2008年,先后有华能、华电、大唐等中央、省属企业进驻开发。庆阳市规划建设5大矿区(宁正、宁西、宁北、沙井子、甜水堡),目前已核准建设煤矿5座,设计总产能2430万吨/年。其中,刘园子煤矿已经于2016年建成产煤,甜水堡二矿、核桃峪煤矿于2019年建成,新庄煤矿将于2022年建成,马福川矿井也加快了建设步伐。“陇上煤都”成为庆阳市继“西部油城”后的第二张“名片”。 
  
  同时,规划建设9座燃煤电厂,装机容量1856万千瓦,目前已核准燃煤电厂3座,总规模334万千瓦。特别是事关庆阳市煤炭资源开发转化的±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外送工程前期工作已经取得重大突破。
  
  2011年6月,华电百万千瓦风电基地在环县启动,拉开了陇东地区新能源开发的序幕。2020年,庆阳市风电装机规模达到100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达到20万千瓦。
  
  2018年3月18日,甘肃省上报的《陇东能源基地开发规划》正式获得了国家能源局批复。《规划》提出,甘肃陇东能源基地的目标是建设成国家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西北地区重要的石油炼化基地、传统能源和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基地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华亭、平东、庆东、环县四大煤田和平凉、庆阳油气开发区,以及依托本地区能源资源建设的平凉煤电化冶产业聚集区、长庆桥煤电化产业聚集区、西峰石油化工产业聚集区、环县煤电新能源产业聚集区。
  
  同年8月10日,甘肃省政府印发《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提出,要围绕陇东传统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建设,加快核桃峪、新庄等现代化煤矿建设,通过减量置换方式推进项目核准,推动煤炭优质产能释放;支持华亭煤业、华泓汇金等企业突破甲醇制取低碳烯烃三代技术、煤制芳烃、煤炭中低温热解、煤油共炼、煤提取煤焦油与制合成气一体化、高参数低排放燃煤发电等能源化工关键核心技术,提升煤炭、石油、天然气清洁开发利用水平;推动煤层气资源规模开发和有效利用;加快陕北—陇东—关中油气管网建设;推进陇彬电力外送等电网工程建设,努力将陇东地区打造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西北地区重要的石油炼化基地、传统能源和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倚重于丰富的煤炭和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甘肃省计划将庆阳市建设成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和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这使得庆阳这个革命老区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令外界瞩目的新兴资源城市。(记者  张义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