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群印象记

2021-04-16 17:44:28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一
 
  在中国文坛上,高建群极具魅力。
 
  其貌若何?心忧生民长悲悯,文辟新境自成家。
 
  其状若何?似谜似师似狂狷,亦庄亦侠亦温文。
 
  其态若何?解玄悟道存真谛,吞天吐海任翕张。
 
  陕军东征五虎将,名列榜首;
 
  匈奴立传只手擎,谁与争锋!
 
  长安匈奴、愁容骑士、行吟歌者,独善兼济并举;
 
  以儒养志,以道驭神,以佛驯心,胸中自有乾坤。
 
  二
 
  渭河、延河、额尔齐斯河,养育品质与精神;渭河平原、陕北高原、阿勒泰草原,浇筑风骨与魂魄。
 
  读万卷书,与圣人会饮、找高士畅叙、约贤达纵论古今。沿波讨源、探赜索隐、洞幽烛微、吮吸精髓壮筋骨;高挹遐揽、炼蜜成丸、聚沙成塔、化育灵魂得真谛。
 
  行万里路,东望欧罗巴,西望亚细亚,神往阿提拉的勋业、帖木儿的功名、成吉思汗的纵横八荒,从历史迷宫的背影中寻找蛛丝马迹,从上帝之鞭的回声里品咂历史规律,从胡羯之血的霸蛮中汲取英武与彪悍,睿智与雄强。
 
  思想进程、文明流变、历史规律,充盈于胸,化作意绪哲思;史诗品格、家国情怀、国际视野,萦绕脑际,蓬勃驰骋之志。
 
  儒释道融为一体,诗书画化为一炉,文史哲集于一身。脱胎换骨存肝胆,气定神闲任叱咤。
 
  这便是高建群。
 
  成功并不是发生在成功之日,而是萌生于认识到之时。高建群说:“我实际上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好像肩负着一个使命,要为人类完成一项工程。”
 
  三
 
  于是,用脚步丈量世界,用思想启迪世界,用文字记录世界,成为宿命。
 
  于是,哲人的智慧,文人的思辨,学人的情怀,佛陀的悲悯,备受褒奖。
 
  于是,高原史诗、文化史诗、民族史诗、心灵史诗,渐具佳构。
 
  于是,洋洋25卷,煌煌1500万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舍我其谁?“盖凡大善知识,咸具大千慈悲,必含慕道沉痛”。文怀沙在《南通州广教寺法乳堂碑》最引人注目的这句话,似乎专为高建群的作品量身定做。
 
  于是,《统万城》中,赫连勃勃与鸠摩罗什共创世纪;《大平原》上,有人《相忘于江湖》,有人在《收割思想》;在《惊鸿一瞥》中,《边防线上》那《遥远的白房子》旁,《我的菩提树》在《胡马北风》里成为《西地平线》上《最后一个匈奴》《穿越绝地》的图腾……
 
  四
 
  高建群的书,价值怎么估量?
 
  马克思曾经深怀敬意地谈到文学对人类社会所做的巨大贡献:“现代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他们在自己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书籍里,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
 
  恩格斯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写道,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爱因斯坦在1937年写过这样一段话:“人类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的宣道士,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在我看来,释迦牟尼、摩西和耶稣对人类所做的贡献,远远超过那些聪明才智之士所取得的一切成就。”
 
  莫扎特听了贝多芬的演奏,向维也纳音乐界预言:“请重视这个青年,他必将震撼世界!”
 
  著名评论家阎纲:“高建群的创作,具有古典精神和史诗风格,是中国文坛罕见的具有崇高感和理想主义色彩的写作者”。
 
  作家路遥说:“我劝你们注意高建群,这是一个很大的迷,一个很大的未知数。”
 
  作家张贤亮称他是“西北有高楼”。
 
  作家高洪波认为他是“以为周旋于历史与现实两大空间且从容自如的舞者。”
 
  评论界普遍认为,高建群是“浪漫文学最后的骑士”,《最后一个匈奴》是“陕北高原的史诗”,“《统万城》是一部类似《荷马史诗》、但丁《神曲》、普希金《上尉的女儿》这样的作品,是匈奴民族最后一声绝唱”……
 
  两次入围茅盾文学奖(一次进入评选终奖)、两次荣获庄重文学奖,还有老舍散文奖、郭沫若文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全国少儿类图书奖、加拿大“大雅风文学奖”、陕西省终身艺术成就奖、“当代最具影响作家”……
 
  高建群的作品,一版再版,畅销不衰,何故?
 
  和者不寡,才有真正的高山流水。
 
  前不久,和李斌、杨大田、阿音塔娜在牛年初春的嫩寒里拜访了高建群。归来,朋友问我印象如何?
 
  我想起了著名的波兰诗人非常著名的一首诗:
 
  雨,昨晚下了一夜。
 
  我怎么告诉你呢?

  (文/王遂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