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举

2021-04-16 16:55:30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贫困县实现“脱贫摘帽”后,陕西在抓紧谋划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同时,进一步落实好“产业振兴、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方针。
 
  产业振兴
 
  关键在于创新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陕西在土地确权登记、清产核资,股权划分到户后,应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资源资产,在农村三类集体资产实现同步量化、全面盘活。
 
  第一类经营性资产。重点是明晰集体产权归属后,探索发展农村股份合作等经营形式,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挖掘和盘活闲置宅基地、农房和集体建设用地等资产,吸引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民发展股份制的实体经济,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的产业集群,推进产业振兴的农业农村现代化。
 
  第二类土地等资源性资产。重点是在完成确权登记、清产核资、股权划分到户后,探索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等经营形式,明晰“三权分置”属性,盘活土地资源性资产,吸引新型经营主体投入到农业产业开发。一是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搞活土地“三权分置”的经营权,加快土地使用权流转,盘活农村承包地、“四荒地”、林地,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增强产业发展的内生动能。二是深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搞活宅基地“三权分置”的使用权,盘活农村宅基地经营性资产,发展民宿产业经济,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养生产业发展。
 
  第三类非经营性资产。重点是深度挖掘农村较为富集的空间生态资源,主要包括自然光热资源、水利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等,创造条件发展观光农业、康养农业、生态旅游、光伏发电、人文历史创意、红色基因传承等多种新产业和新业态。
 
  生态宜居
 
  关键在于实现空间生态资源价值
 
  近年来,陕西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计划,重点采取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乡村环境绿化、美化,改造提升农业公路建设,提升水安全保障水平等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基本完成了三年计划任务。
 
  但是,农村人居生态环境建设在城乡统筹发展中仍然是个短板,这将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艰巨任务。要实现农村生态宜居,就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房建设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数字网络乡村建设,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从长远发展战略来看,实现农村生态宜居,就应在盘活农村非经营性资产上作文章,充分挖掘非经营性资产的使用价值和实现形式,开发农村较为富集的空间生态资源,特别是深度开发和利用具有地方特色生态环境、历史人文、红色基因等资源。国家在广东、福建的一些市县建立了探索生态系统价值核算的试验示范区,以实现空间生态资源的价值数量化、数字信息化,用制度安排吸引社会经济实体来参与农村产业发展,实现空间生态资源真正价值,探索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宜居环境的有效途径。
 
  治理有效
 
  关键在于发展新型集体经济
 
  在农村要实现治理有效,主要体现在强有力的村级领导班子,体现在村上坚实的基础设施建设,体现在优质的公共服务质量,体现在乡风文明的生活质量和农民素质程度,体现在解决低收入人群的帮扶能力,以及关系到村所有事务的处置能力,而这些都是要以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强大的基础地位所决定的。中央五中全会明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改革主导方向,就是要大力发展新型集体经济。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稳定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用五年时间完成土地确权登记、清产核资,股权划分到户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陕西按照中央要求全面完成工作任务。出台这个文件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明确土地“三权分置”的集体所有权,来明晰集体所占有股权份额,通过盘活资源资产,来不断增加集体股权受益,不断拓宽集体经济收入来源。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应在改革创新、发展机制狠下功夫。在改革创新机制上,应不断探索以股份合作形式构建资源开发型、产业带动型、资产经营型、服务创新型等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注重放活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不断扩大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范围,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增强内生动力,吸引多元化资本参与农业开发,探索联村共建、村企合建等多种合作经营形式,盘活农村集体资源性资产;放活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盘活农民宅基地、农用住房、“空心房”、撤并后的小学校舍、原有的村集体仓库等闲置资产的使用权,发展民宿度假村、农家乐、农业公园等共享民宿经济,打造出最美乡愁、经营特色、管理标准的民宿新业态。
 
  在创新“薄弱村、空壳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上,鼓励推广“飞地经济”、抱团经营的多村联营发展模式,联合成立多村合作集体经济组织,突破单村受生态保护、村庄规划、村内资源匮乏、产业发展空间较小的限制,采取向外购置商贸店铺、入股其他村集体或企业等异地置业和联建合作形式,拓展集体经济发展的资源空间,形成“弱弱抱团”或“强弱互补”的发展格局。
 
  为解决集体经济“空壳村”占比大的突出问题,应借鉴江苏省今年消除农村集体经营收入在18万元以下低收入村的经验做法,在各地实施消除农村集体经营低收入村的行动计划,让集体经济“空壳村”同步跟上农业农村现代化。
 
  (文/王东   作者系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省委研究室原副主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