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渐好用的网络却越来越贵

2021-04-15 16:44:45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记得吴伯凡在《东吴同学会》中有一次讲到,他用的打车软件,两个月之后感觉价格越来越高。他换了另一款,同一段路程就会优惠不少。但过一段时间之后,价格上升的情况又会重演。改用另一个手机注册又会进入另一次轮回。他和梁冬在节目中戏称这是软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认识他们,知道了你的出行习惯、到过什么地方、是个什么样的人、对多少钱的加价根本无感。于是吴专家的计费,肯定会比李学生贵一些。这些都拜打车软件背后的算法计算大数据所赐。用精准的用户画像,量身定制最高的可忍受价格,即形成“互联网技术杀熟”。
  
  如今我们的生活,从吃、穿、住、行到游、购、娱,手机已成了基本的入口。地铁、公交不能扫码,在防疫期间寸步难行。张口说话、想不起来的内容、提笔忘字,只要有问题,伸手向“度娘”。不知道吃什么、不知道到哪儿去玩,打开手机,搜索附近没去过的地方。不知道路,没关系,用导航,现在可以喊一嗓子“小度、小度,我们去钟楼”,导航就能马上给出你建议路线并避开拥堵点。网络迈向5G,即时在线的各种应用几乎能方便到任何我们能想到的需求。生活也因为技术的加持越来越方便。但我们平时可能少有人注意到收费价格的变化。因为大多数人,在算法的判断中,它可能比你自己都知道,应该加价多少肯定不会引起注意。因为你早已被技术“用户画像”过了。程序不会犯人类“贪得无厌”的错误。但从整体情况上看,互联网企业利用大数据+算法“杀熟”是普遍存在的。
  
  据2019年北京市消协发布的一份“大数据杀熟”问题调查,在他们选取的57个网络消费样本显示,有88.32%的被抽查者认为“杀熟”现象较为普遍,56.92%有过“被杀熟”经历。2个新老客户用网上平台订同一房间,老用户的消费报价为291元,而新用户则只需286元,虽然差价并不大,但在海量的订单交易中,这些被精算出来的收益,合理性在哪里?作为消费者,老用户以更高的忠诚度享受着更高的“智商税”和“信赖税”,技术发展在方便用户,改善生活之外,对用户的核心利益如此关照是否公平、合理?而且计算之精妙,过程之隐秘,使用场景的差异,让用户即使有苦,你也有口难言,无法举证维权。
  
  移动互联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嵌入我们的生活,在手机几乎万能的现代社会,我们在享受这些技术便利的同时,所有人都被不断的数字化后,进入算法时代。固定端口上网,手机号、账户、刷脸、指纹,任何信息界面的背后,我们使用的所有信息都对应到了人,语言、文字、行进轨迹、浏览痕迹,甚至是页面停留时长都会被记录,汇集成大数据,存在了各种平台的数据库中。尽管我们觉得在不同的APP中做不同的事,但从另一面看来,那无非是一个数据模式转换和接口模型对接的技术细节。带有用户特征画像的个人数据,会展露一个人几乎所有的身份、收入、偏好等隐私特征,对于企业开发针对你的产品,就是数字时代的算法“原油”。杀熟只是一个消费价格方面的初级侵权,随着数据进步和大数据应用的日益广泛,数据确权,个人隐私保护,个人利益保护的问题会更为突出和严峻。我们使用应用的时候所产生的数据该如何保护、如何保存、如何使用,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有关立法和监管也在提上议事日程。
  
  作为普通用户,为达成目标我们只能按照提示输入APP要求的信息,用完后我们可能会忘记这一操作过程,更别说细节,但我们看到的反危机的服务,都由平台和算法提供,我们能看见是什么,却并不知情为什么,更不会知道留在平台的数据会怎样,算法对于用户和公众是个黑箱,价格杀熟看得见,数据被无节制的聚合、共享、计算会对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不利,可能早已超出我们的想象。
  
  因此,呼吁加快数字领域的立法进程已迫在眉睫,有种说法是2021年就是全球的数字确权年,经过前期的野蛮生长,互联网技术正在向智能化升级。技术复杂化、集成化、人性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在向公众提供算法服务的同时,让用户了解基本逻辑、基本过程、数据存储、销毁结果,应成为必要。只有透明化接受监督才能在更深层次给人以安全感。作为个人,在享受APP便利的时候,我们也要多一分审慎,注意提供敏感信息,注意保护自己的应用数据安全,相信在政府的监管和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下,大数据不再欺负他忠实的用户,杀熟现象早日消失,回归技术改变生活本质。(文/陈宇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