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围墙”的交大创新港

2021-03-19 11:14:26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1956年前的冬天,为了响应国家发展大西北工业的号召,交通大学六千多名教职工毅然决然踏上上海前往大西北的列车来到西安,西安交大在这片黄土地上拔地而起,并用数不胜数的感人故事铸就了交大人永不忘的“西迁精神”。
  
  65年后的今天,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作为西安交大“再次西迁”的载体,已然矗立在秦岭脚下、渭河之滨,以开放、包容为特质,以“西迁精神”为滋养,践行新时代国家赋予的使命与责任,用速度和实力在西部这片土地上创造着又一个新奇迹。  
  
  “在河滩上踢足球、湿地里喝咖啡、森林里做研究……以前很多高校要达到如此状态可谓是奢望,可如今这样的情形却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以下简称创新港)成为了现实。
  
  集教育、研究、收藏、科普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博物馆、真正做到开放共享的教学主楼——涵英楼,以及融汇国家顶尖科学技术的实验室,五室一厅却又保证单人单间的高楼公寓等等,创新港的整体配套设施可谓“高端、大气、上档次,共享、前沿、国际范。”
  
  跟随云端,记者置身其中,穿梭在这座拥有百年历史,被誉为我国西部地区第一学府的创新港,切身体会这座被时代赋予新使命的学府,了解其如何赶超时代,实现真正意义上“没有围墙的大学”;又如何屹立在西部高校的桥头,解答好科技创新这道难题,以及在“西迁精神”的滋养下,如何搏击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
  
  打开围墙,就是要“吞吐纳才”和开放创新
  
  走进创新港,在位于西迁大道的最南端和整个中央主抽线上,您能看到属于它的文化地标——“饮水思源”和“新港之门”。其中,新港之门由四个风帆组成,分别代表理学、工学、医学、人文社科四板块。而饮水思源”雕塑和正面刻有“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校门石的组合,就像是一艘船的船头,四个板块为风帆,整个中央主路宛若一个船体,呈现出扬帆起航、乘风破浪之势。
  
  整个创新港核心区占地5000余亩,是教育部与陕西省合作共建的国家级重点项目,是陕西和西安交大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创新驱动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平台。
  
  从2014年实地考察、2015年正式落户、2017年全面开工建设到2019年迎来第一批学生入住,创新港这片以“国字头”命名的土地,其建设的意义不单单停留在西安交大的新校区,而承载的是这所百年学府再度复兴与腾飞的希望;承担着国家建设振兴西部的使命。
  
  何以为“港”?西安交大校长王树国曾解释,有出有进才叫港,港就是船进来了,货出去了。创新港就是人才引进了,知识出去了,不断地有进有出。正是因为一系列的创新举措、一大批世界知名的学术机构、企业项目等纷纷落户,使得创新港充满了活力。
  
  由此,对于创新港来讲,就是可造船出海,也可筑湾引才。
  
  那么“港”的开放与包容如何体现?
  
  王树国曾在采访中说,港是开放的,它具有“吞吐”的能力。“吞”即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整合全球创新资源,引进国际高端技术,吸引海外科技人才;“吐”则是发挥创新港自主创新能力,将优质的创新成果与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推向社会。
  
  创新港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但更重要的是它核心内涵的开放:向所有高层次人才开放,向所有创新型企业开放。
  
  打开围墙,就是对未来大学形态的探索
  
  那么进驻西部创新港对西安交大意味着什么?
  
  时任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张迈曾在采访中说,进驻创新港是对交大初心和使命的坚守担当,是交大人的“再次西迁”,是对未来大学形态的探索和实践。
  
  当年交通大学师生手持“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乘车证,从上海迁往西安,白手起家,艰苦船业,为祖国西部奉献了一颗夺目的高教明珠。如今,交大人再次向西,吹响第三个甲子征程的创业号角,就是要在大西北铸造未来最具有创新活力的科技引擎,打造一个最具典范的智慧学镇。
  
  创新港模式在国内尚属首创,而放眼国际,全球都在为之探索。
  
  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周光礼介绍说,最典型的例子有来自俄罗斯的斯科尔科沃科技大学,该学院坐落于“俄罗斯硅谷”,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参与创立。这也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该校由15个研究中心组成,每个中心都兼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业转化的功能,且每个中心都需要由一所俄罗斯国内一流大学、一所国际顶尖大学、俄罗斯政府以及一家相关领域知名企业四方合建,由此形成一个政产学研贯通的集群。
  
  不难发现,无论从承担使命还是组织结构,创新港与斯科尔科沃科技大学都有着很强的相似性,这实际上就是未来大学的一种模式探索。这种模式有着一些共同特点,即融知识生产、知识传播、知识应用为一体,产学研深度融合。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别敦荣表示,创新港的建设在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创新港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可以在一片空地上,构建一个与其人才培养和科研高度一致的产业集群,从而建设一个教育、科研和产业深度融合的社区。
  
  周光礼说,未来大学如果能够和产业更密切的结合,用一所大学带出一片高科技产业集群乃至一条创新带,这才是这种大学模型的最终目标。
  
  交大创新港为自己发展定了六大目标,即成为世界知名的科学研究园区、成为人才培养和集聚的新高地、成为国家化的产业创新基地、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摇篮、成为陕西科技资源统筹的示范区、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样板。
  
  今年的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在产学研协同、成果转化、投融资等方面加强政策集成和制度创新,实现科技资源配置、管理、服务、监督、评价有机衔接,打造全省最大的孵化器和科技成果转化“特区”。
  
  现任西安交大党委书记卢建军表示,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正在加速推进6352”工程,变规划为现实。
  
  “6352”工程具体包括“政产学研用金”等六方面资源要素进入创新港,联合打造现代产业、未来技术和国际合作三个孵化器,完善政策、金融、服务、配套和法律(知识产权)等五种生态环境,建立起创投和交易在内的两个平台。
  
  其中,“六进创新港”作为总体规划,包括100家领军企业牵头科研院所进入创新港建立联合体、省内15所高校创新成果进入创新港形成创新资源聚集、50所大院大所进入创新港补齐科研成果转化链条、全省10个  地市进入创新港建立创新飞地和离岸孵化器再回迁发展、投融资平台进入创新港、政策生态进入创新港。
  
  我们期待,西安交大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的背景下,在创新港通过先行先试、破题示范,来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用实际行动提升国家科技创新实力,让创新港能够真正成为陕西高质量发展中的发动机、孵化器和科技成果转化“特区”,打造一所不一样的大学。
  
  打开围墙,就是要回归高等教育的本质
  
  “高等教育本应走在社会的前面,引领社会发展。然而现实是,很多颠覆性技术和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关键技术并不是来自于大学科研群体,而是来自于企业。”西安交大校长王树国表示,“所以大学的围墙必须要打破,大学要主动地融入社会,与企业相结合。”
  
  王树国曾在采访中说,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有系统思维,要抓住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主要矛盾,去弥补自身的短板;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有世界思维,不仅要用历史的思维看过去,更要用世界的思维看未来,把中国“双一流”纳入到世界整体范畴当中去考虑,既要考虑中国发展的需求,又要考虑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走势;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有创新思维,创新源于兴趣,源于对国家、对社会,乃至对人类发展的使命感,以学生为本,尽力构建一个大学与社会互通互融的通道,让培养的学生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成为社会发展的脊梁。
  
  只有将大学自身的发展融入到国家发展大格局中,走出象牙塔,与社会高度融合,才能成为引领社会发展源源不断的创新源泉。
  
  “打通校企产学研融合创新全链条,打造融合创新新模式,就是我们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正在做的事情”西安交大党委书记卢建军在采访中谈到。
  
  西安交大将现有的以院士为代表的国家级专家队伍及其团队布局在创新港,坚持自主培养与积极吸引创新型人才相结合,建成后新增两万余名博士、硕士,汇聚不少于5万名的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打造人才培养与集聚的国际高地,成为中国西部的“智高点”。
  
  卢建军表示,西安交大还要以更宽视野、更大力度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以领军人才为核心,搭建好科研平台,提升人才待遇,用好用足各项激励措施,创新举措为高端人才提供好保障,真正关心好、爱护好、滋养好各类人才,做到引得进、稳得住、用得好,让创新港成为“人才池”
  
  创新港建设的26个研究院,汇聚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基地28个,合作共建智库13个,省部级重点基地11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5个,大型仪器设备公共平台8个,探索科学前沿,重点解决影响国计民生的卡脖子技术问题、行业关键核心技术问题等。并将取得的国家级科技创新成果以及发明专利、可转化科研成果,以及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国家成果转移中心等全部投入科技创新港,就是实现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高新企业孵化和规模产业核心技术的源头供给。
  
  可以预见,创新港将成为全国重要的创新示范基地,陕西乃至西部的重要的发展力量和动力之源。
  
  如果说65年前的“西迁”是一曲西部壮歌,那么今天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则如一首创新音乐会的序曲。它承载的是一所大学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使命担当。
  
  “天地交而万物通”,这是交通大学的内涵。而创新港“打开围墙,融通万物”,把社会发展的需求作为大学研究的出发点,站在世界最前沿,与社会高度融合,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创新源泉。(文/本刊记者  张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