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空经济让西北拥抱世界

2021-03-12 14:48:42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1月25日至29日,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自其成立50年来首次线上举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位政要与各界精英齐聚,共商这样的话题:把握关键之年,重建各方信任。
  
  正如其创始人所言,新冠疫情重创之下,世界已来到重要十字路口。换句话说,我们需要怎样的未来?达成的共识毫无犹疑:“我们必须选择多边主义的道路。”
  
  01
  
  倡导共赢开放,并非来自理想主义,而有实打实的数据支撑。
  
  比如,在新冠和贸易战双重考验之下,2020年中国商品所占出口份额继续不降反升,已达历史新高,这显现互联互通仍是世界大势所趋;抱团取暖更是战胜逆境的要诀。
  
  再看受新冠重挫的航空产业,尽管民机市场萎靡不振;但另一方面,货运业务却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另一极,供不应求。
  
  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货运收入预估为1170亿美元,占总收入的比重,从2019年的12.2%,上升至35.7%。
  
  考虑到以往客机腹舱货运承担了航空货运相当一部分,而2020年下半年,疫情导致相当一部分客机停摆,全球运力下降30%,货运数据上升背后的旺盛需求,就更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了。
  
  每一个奇迹的实现,都离不开市场的力量和人们奋为的坚韧。
  
  比如在我国东部,去年4月,一家大修企业争分夺秒,在对大客机实施“外科手术”——为了应急的“客改货”,也即把客机改为货机,订单排到了三年后。
  
  在西北,泾河南岸的西咸新区空港新城,今年1月8日,一架波音B737-300全货运航班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起飞。这是陕西首家本土货运航空公司的首次出航。
  
  西北,过去常常被认为惯于“滞后”和“迟钝”。这个“零”的打破,可以说恰如其时,也体现出内陆开放的加速度。
  
  紧接着,1月16日,满载电子产品的波音B767-300F全货运航班,再次从这里飞往东京,成为陕西今年开通的首条国际全货运航线。
  
  东西两翼齐飞,中国进入“双循环”模式的双轮驱动,已然悄现。
  
  02
  
  大势之下,特别想说说西北的开放。
  
  西北多年来是我国贫困人口最多和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地区。其落后原因,就是资源匮乏,深处内陆,交通不便。
  
  不沿边,不靠海,对外开放靠蓝天。
  
  不仅仅因为其在全世界发展的经验证实,能让内陆摆脱区位劣势,与沿海站在同一起点;还因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革命背景下,经济对时间和速度的要求骤增,在这方面而言,空港优势无可比拟。
  
  据统计,航空货运量虽仅占全球贸易总量的1%,但运输货物价值高达6.8万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价值35%。国际航协研究表明,航空货运连通性提高1%,将带来贸易额近6%的增长。
  
  围绕航空港布局的临空经济,正承载现代经济的未来。
  
  时值我国GDP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从上到下都在力推产业转型升级。而先进制造业的高附加值特性,决定了其对物流成本敏感度低,对时效成本要求极高,意味着航空物流仍有极大发展空间。
  
  可以说,发展临空经济,不仅有助于西北摆脱区位劣势,且能“弯道超车”,成就向西开放的“沿海城市”。
  
  2014年1月,国务院批复西咸新区成为我国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其中,空港新城定位于唯一发展航空物流、国际商贸、飞机维修等产业的新城。可以说,这座新城既是大西安对外开放的窗口,也是陕西乃至西北对外开放的枢纽和桥头堡。
  
  它,必须探索拥抱世界的西北经验。
  
  03
  
  舒婷有诗云:也许肩上越是沉重,信念越是巍峨。对空港新城的寄望,从政策持续助力就可见一斑。
  
  2016年,中国(陕西)自贸试验区获批后,空港新城内面积为13.8平方公里,成为国内最大的临空型自贸片区之一;次年4月又获批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
  
  其后,对空港新城打造枢纽经济的关键一笔,在于“第五航权”加持。它意味着,A国飞往C国的航班,可经停中国(B国)西安,上下客和货物。与之相关,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提出打造“中国最佳中转机场”。
  
  2020年6月7日凌晨,一架来自首尔的KE279航班降落西安咸阳国际机场,3个小时后,其满载货物出发,飞往目的地洛杉矶,打破陕西洲际第五航权全货运航线零的纪录。
  
  “第五航权”落地,助力空港物流枢纽的建设持续加速。
  
  这一年,先后新开西安-达卡、西安-榆林、西安-石家庄、西安-徐州、西安-连云港等,使2016年至今短短5年间,西安全货运航线从8条增至35条,通达全球11个国家、30个枢纽城市。
  
  一言以蔽之:“向西开放、向东集散、辐射全球。”
  
  结果是努力的试金石。2020年,西安机场货邮量跃居全国十强。国际知名的评测机构SKYTRAX,评出的2020全球百大机场榜单——西安机场更以中国内地第4,名列榜上。
  
  04
  
  新的棋局正在布陈。
  
  2020最后一天,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场外配套工程开动。为确保配套与机场三期建设同步,开工准备仅耗时35天,刷新重大工程建设领域的“空港速度”。
  
  预计其建成后,将实现地下、地面和空中互联互通,做到“零换乘”。
  
  而改扩建完成之后,西安机场将达到年旅客吞吐量超80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100万吨的运力全面升级。
  
  这个数据,直逼四大一线的北上广深。
  
  显然,2019年底陕西省发改委印发的《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发展规划》,提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并非空穴来风。
  
  企业和资本,已在用脚做出抉择,助力空港的三大主导产业(航空枢纽保障业、临空先进制造业、临空高端服务业)日新月异。
  
  比如马尔代夫国家航空公司、深圳航空西安分公司生产基地等,及东航、南航、川航等14家航空企业纷纷入驻;普洛斯、丰树、“三通一达”等176家物流企业纷至沓来。为此,空港新城还创新化推动了一个项目:航企CBD。
  
  再如东航赛峰、东航维修机库先后入驻,项目一期占地189.5亩的中南高科产业园也预计今年交付;国家临空经济会展中心、云翼飞培、苏宁广场商业综合体项目的建设,同样披星戴月,一站式航空维修、临空高端服务于一体的新城,已然成形。
  
  截至目前,空港已招引临空产业项目77个,聚集市场主体8000余家,临空经济规模突破110亿元。
  
  可以想见,待到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全面升级,一座国际化的临空产业新城将成为西北崛起的有力支撑。
  
  个体的命运,区域的崛起,总是与时代大势息息相关。
  
  1月31日,中央发布了《建设高标准市场行动方案》,提出将有序扩大服务业市场开放、推动规则等制度型开放等,对中国实施高水平市场开放进行部署,显现出开放向纵深领域挺进的明日图景。
  
  美国学者卡萨达在其著作《航空大都市》中,曾如此预测未来世界:“航空大都市”代表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在城市上的体现,远在地球另一端的顾客可能比隔壁的顾客更重要;如果机场是将这一切辅助实现的机制,那么其他所有一切,如我们的办公室、家园和学校都应据此而建——它将是一种新型的未来城市。(文/游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