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脱贫印记

2021-02-05 11:40:52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陕南各区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交上了一份漂亮的脱贫成绩单。
  
  如今,这个北靠秦岭、南倚大巴山,汉江自西向东穿流而过的地方变得美丽而又富足。走进陕南,你感受到的除了风景的秀丽,更多的是因为各种产业脱贫给这个地方带来的喜悦、希望和未来。
  
  小吊瓜带出 “大产业”
  
  去年11月末,原本温度适宜的陕南西乡县突然降温。冷风嗖嗖的天气里,农田里却是一派繁忙的景象。西乡县碾子沟村的许多村民都在地里忙着整理打包最后一波晾干的吊瓜子,赶着送去合作社。
  
  68岁的屈扶庭老人是村上的贫困户,近些年靠着种植吊瓜子已经脱贫。这一天,他也打包了一大袋吊瓜子送到了合作社。从合作社工作人员手中接过卖吊瓜子的1439元钱以及派送的生活用品,老人高兴得合不拢嘴。问起老人收入满意吗?老人笑着说道:“满意,满意,有活干好啊,乡亲们都脱贫了,我们生活比以前好多了。”听了老人的话,寒冷的天气里让人内心一下热乎起来。
  
  说起让碾子沟村民脱贫致富的吊瓜子,就不得不讲讲王文清回乡创业的故事。
  
  碾子沟村位于西乡县白龙塘镇,这里云雾缭绕、公路蜿蜒曲折,山山相连,不仅种庄稼的土地稀缺,而且阴坡多、农作物光照不足,难以丰产高产。早些年,外出务工是每个青壮年养家糊口的必由之路,王文清那时也随同乡人一起去了南方打工谋生。一直想干一番事业的他,总是留心身边的“生意”。2013年在一次帮别人购买吊瓜子用来加工再销售的事中,他发现其中的差价很有赚头,便开始研究吊瓜子的生长习性以及如何种植。这个农产品对地理条件的要求并不高,而且很高产,不论是原材料还是加工过的成品瓜子市场售价都不错,自己的家乡很适合种植,于是他便辞掉了收入可观的工作,回乡创业。说起当初的创业,王文清讲到:“一开始回到家乡,乡亲们都不愿意跟我种吊瓜,他们不熟悉这个农作物,认为种植吊瓜与种植玉米并没有什么区别,而且种植的收益还是一个未知数。别人不种,我就自己先种,不试怎么会知道。”
  
  由于陕南温润的气候很适合吊瓜的生长,王文清种植吊瓜的第一年,每亩收益就达到3000元。良好的种植情况,可观的收益,让王文清的热情一下鼓了起来。他走家串户给村民们介绍吊瓜子种植情况,希望村民和他一起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当地政府看到种植吊瓜的前景,村民可以依托这个产业逐渐提高收入,改善生活,便大力扶持王文清于2015年成立了吊瓜种植合作社。
  
  作为西乡县政协帮扶村,为了通过发展吊瓜产业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县政协组织碾子沟村群众先后到浙江等地考察学习,并拿出资金支持贫困户种植吊瓜,又邀请吊瓜子的种植专家来村上为村民进行技术指导。随着村民对吊瓜子种植情况的了解,种植技术的掌握,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合作社,分散的种植逐渐变成了具有规模的种植,总产量不断攀升。开始由于没有自己的品牌,销售渠道单一,吊瓜子价格被收购商牢牢掐住咽喉。2015年,在县里多部门帮助下,王文清成立汉中宏志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并注册了“汉牧园”牌吊瓜子商标。公司成立后,在收购村民吊瓜子的业务基础上,还自行加工销售,一下提高了吊瓜子的收益度。
  
  王文清自己创业成功后,始终不忘惠及家乡的百姓,2018、2019两年投资532万元,为当地5个村267户952名贫困户免费提供种苗、化肥、农药、技术指导,同时签订“保底就高”回收合同,解决农民种吊瓜的后顾之忧,带动当地吊瓜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公司下属的合作社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吊瓜种植户2000余户,种植规模8000亩,当地分散农户种植6500亩,合计年产量1450吨。在收购农户送来的瓜子时,不论市场价多少,王文清每斤都会为他们增加2毛钱作为分成。
  
  和屈扶庭一样,田河村四组村民贾顺江也是当地种植吊瓜的受益者。今年52岁的贾顺江曾在2013年因当地交通条件落后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很多农村人一样,他早前谋生的手段也是靠外出打工,曾到北京等地做过建筑工。在外打零工总是干一天没一天,收入极不稳定,加上家中有老母亲需要照顾,他选择回乡发展。为了实现脱贫,在村干部的帮助下,他加入合作社开始种植吊瓜,通过流转土地,逐年扩大种植规模,种植吊瓜13亩,去年收入3万多元。加上妻子、儿子在外打工的收入,家庭年纯收入已达到七八万元。
  
  在带动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同时,王文清也实现了个人发展,不光公司发展得越来越好,2020年10月,王文清荣获“2020年陕西省脱贫攻坚奉献奖”荣誉称号。在获得殊荣的时候王文清说自己很感恩,他清晰的记得县人社局曾给自己贴息贷款数十万、镇党委书记曾陪自己去西安为吊瓜找出路、镇长曾连夜赶去西安找农业教授给农产品做策划、吊瓜卖不出去时村民愿意让他赊账……这些事情历历在目。
  
  王文清靠着自己的努力换来了今天成就,也让吊瓜种植产业成为村上的脱贫产业,带领村民过上了自给自足的幸福生活。如今,碾子沟村产出的“汉牧园”牌吊瓜子,已经成为陕南“明星山货”。
  
  蜜蜂酿出“好前景”
  
  驱车进入宁陕县便是满眼的绿色,叠岭层峦,森林密布,茂林修竹,即使在初冬季节,也是一派生机。听当地人讲,十多年前的宁陕,可不是这样。“石头经济”“木头经济”使郁郁葱葱的山岭变得光秃秃,生态环境急剧下降,一下大雨就会让人心神不宁。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宁陕县村落分布较广,耕地面积较少,是国家级重点贫困县。曾经过度的伐木和矿产开采,让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被消耗的所剩无几。自《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出台,宁陕县意识到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才是发展经济的基础。要让村民从 “吃山”变成 “养山”,让大山里丰富物产变成带领百姓脱贫的产业。
  
  如今,把宁陕县蜜蜂养殖做成产业,并带领着广大妇女脱贫致富的周世红,便是从一个小小的赚钱念头开始她的实干之路。
  
  宁陕县拥有着优质的蜂产品资源,百花、山茱萸等植物花朵蜜源更是被誉为“天然蜜库”。一直以来,当地百姓也有养蜂的习惯。传统上,宁陕人用棒棒桶养蜂,所谓的棒棒桶就是把粗壮的原木截成约1米长的小段,对半劈开,凿空拼成桶状蜂箱。
  
  一年到头不用管理,一桶能产10来斤蜜。在闭塞的大山里,百姓们都是自家养殖自给自足,从没想过卖蜂蜜挣钱。
  
  90后年轻姑娘周世红是当地一个贫困户, 16岁时父亲病逝,母亲又是残疾人,家里还有奶奶和上学的弟弟。面对如此家境,周世红只能辍学到县城打工,微薄的收入要养活带进城里的弟弟,还要寄钱回家还债。经过几年的辛苦拼搏,虽然还清了外债,但是家里的生活依然窘迫。沉重的家庭负担并没有压倒这个年轻的姑娘,而是让她格外的坚韧,工作起来从不怕辛苦,能多赚一份钱就多赚一份钱。
  
  在外打工的周世红最喜欢看央视的农业节目,她说这节目是农民的节目,能带来很多的农业知识和经验。有一次她看到节目中介绍中蜂养殖,就动了“赚钱”的念头。在她看来,宁陕县的自然生态越来越好,正是开展蜜蜂养殖的好时机,老办法不可能把养蜂产业做成规模,于是,她立马辞去了县城的工作,买了10箱中蜂,开始在自家学习养蜂技术。勤学好问的周世红不断查阅资料,向当地擅长养蜂的人请教。很快,她掌握了养蜂的一些技术,当年秋季蜂群便扩大到23箱。良好的养殖状况让她坚信这就是一条脱贫大道。
  
  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后,宁陕县政府鼓励产业脱贫,专门邀请中国农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养蜂专家指导蜂农,新型标准化蜂箱彻底取代了村民传统的棒棒桶。在县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2015年,周世红成立了梨子园养蜂专业合作社,养蜂规模逐步扩大。为了发展养蜂产业带动贫困户精准脱贫,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扶贫模式,盘活合作社和贫困户的资源资产,贫困户通过土地入股、技术入股、劳力入股、资金入股等多种形式,参与蜂产业经营,实现每年定期分红。
  
  不仅如此,周世红带动周边村落中的妇女加入合作社。养蜂不需要长期呆在养殖园内,而且自家也可以养殖,照顾家庭的妇女正好可以利用空闲时间来做这个工作。周世红将学到的专业知识整理成简单易懂的课件,在合作社开设培训课,教她们科学的养蜂技术,她立志要让妇女变成宁陕县脱贫的生力军。
  
  这个果敢的姑娘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2015年以来,通过她的努力,合作社直接带动妇女社员280人,通过技术指导与产品回收,带动贫困留守妇女214人。实现年可提供蜂群1000余箱,优质生态蜜3万公斤以上,建中蜂种质资源保护基地一处,中蜂繁育基地一处,中蜂养殖科技扶贫示范基地一处。在中蜂人工育王、人工分蜂等关键技术环节拥有核心技术,并申请专利。
  
  功夫不负有心人,周世红用勤劳的双手酿造出陕南的好蜂蜜,实现了让大山里丰富物产变成带领百姓脱贫的产业。听她讲,对于蜂园的产业还有很多想法,扩大蜂园的规模、研发蜂蜜洗护用品、拓宽销售渠道……这个90后的姑娘将带着这里百姓继续酿造出更美好的前景。
  
  大桑田变“致富田”
  
  2020年,国内旅游恢复后的第一个十一黄金周,石泉县池河镇明星村“沧海桑田”旅游景区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千亩桑海、精品民宿、乡村酒吧、天空之境、玻璃水滑、桑博园、智能化蚕室等一系列乡村旅游项目让这个曾经的养蚕大村成了热门的乡村旅游地。
  
  石泉县作为西部第一蚕桑产业大县,被誉为“丝绸之源,金蚕之乡”,而明星村是石泉县有名的养蚕大村。这个村子年养蚕6000余张,小蚕共育2800余张,养蚕大户281户,发展桑枝食用菌10万袋、桑园养鸡20万余只。虽然家家户户都有桑园,但都是各家种养,均未形成养殖规模。随着村里的年轻劳动力不断输出,桑园闲置的越来越多,资源长期无法发挥有效的经济作用,村里的贫困户也一直未有效脱贫。
  
  如何利用起闲置的桑园,改变单一的经济来源,让贫困户有产业可依,让村民们生活越来越好,是这个一直以种养殖蚕桑为生的村子在新的环境下面临的新问题。
  
  自中央提出要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等价值以来,全国各地区县开始挖掘自己的乡村旅游。石泉县位于秦巴汉水生态区,素有“秦巴山水、石泉十美”之称,而明星村作为金蚕之乡,更是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自然赶上了这趟乡村旅游的“列车”。
  
  在石泉县全域旅游规划下,明星村按照“农旅融合”“文旅融合”等模式,成立了陕西明星沧海桑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通过“集中劳力,集约土地,集聚资金”,通过流转桑园土地2000余亩发展乡村旅游,建成桑品种博览园、果桑采摘园、桑海小木屋、桑海酒吧等一大批旅游体验项目。与此同时配套建设了桑栖旅游环线、供水系统、生态停车场、乡村大舞台等公共服务设施。
  
  从“天空之境”的观景台望下去,整个村落尽收眼底,尽管寒冬将至,一片片桑田仍旧绿油油的,这一片绿是这个村子新的“生机”。
  
  说起村子的变化,生活的变化,村民脸上都洋溢的幸福的笑容,他们没有想到祖祖辈辈以养殖桑蚕为生,这片大桑田能成为他们今天的“致富田”。今年32岁的刘玉是村里的贫困户,早年在石泉县城从事宾馆饭店管理工作。母亲去世,其父亲因病无法劳动,被纳入贫困户。为能多照顾父亲,2020年9月,刘玉放弃了在县城的工作回到老家,进入明星村的旅游公司。鉴于她之前酒店的工作经验,公司安排她负责乡村酒吧的日常管理工作,4000元的月薪比她在县城的工资高出了一倍。如今,在做好乡村酒吧的管理工作外,刘玉还经常在空闲时间做其他旅游项目的服务工作。谈起对未来的打算,刘玉满怀信心的说:“我想好好干,争取早日在公司入股,谋取更大的发展,在自己的家乡干出一番事业。”
  
  为了打造桑园民居,旅游公司把村上一些贫困户的土坯砖瓦房租过来,进行统一的规划和改造,与贫困户签订租赁合同,支付租金并免费安排新的住所。与此同时,贫困户可以到民居做服务工作,再额外争取一份工资。明星村陈泽华老两口说起现在的工作很是满意,“我们能在旅游公司打工,每人都能按月领取1800元的工资,每年至少要多收入2万多元,这是我们原来都不敢想的,我们的村子变了,我们的生活变了。” 说着,老人的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曾经的的土坯房变成了田园民居,贫困户变成了旅游公司的职工,外出打工的青年变成了村里的创业者。这个村子因为旅游业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短短两年,沧海桑田旅游景区带动乡村景区及周边50余家民宿、餐饮及2000多名农户增收和150名村民就地创业就业,其中仅贫困户直接参与达80多人。如今这里整村脱贫,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通过打造旅游村,明星村的村民们享受到了旅游发展带来的红利。不仅村容村貌越来越美,也给村民带来了各种发展机遇。在桑园体验桑葚采摘、在桑海民宿休闲度假、在农家饭庄吃蚕桑宴、在蚕桑博物馆开展研学之旅、在电商中心通过线上开展营销等产业已为明星村注入了更多的发展元素。如今,这个明星村真的成为了乡村旅游的“明星村”。(文/实习记者  冯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