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平时很少接触到代驾这样的一个群体,很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一位代驾司机,进而才开始关注代驾这个群体,了解到这个行业的许多不为人知的一面。
“代驾”与“代价”
从表面看来,“代驾”时间自由,可“体验”不同车型,驾驶各种豪车,也算光鲜;虽每天披星戴月,但也有一份优厚的收入,足够改善日常生活,小日子过的也算幸福。
然而,在他们的背后却会遇到各种我们想象不到的问题。朱师傅就是一个代表。一台小型折叠电动车,充电宝、数据线、雨衣雨鞋,加上所在平台的工服,就是他们日常的标配。
无论是冬日三九还是夏日三伏,他都昼伏夜出,穿梭在各大饭店门前,随时准备为酒后无法开车的车主提供服务。他说,虽然从事这项工作已有好几个年头,但说起他的从业经历,平日不善言辞的他却有说不完的故事。
他是一名退役军人,在部队曾多次受表彰,退役后几经周折才找到一份代驾工作。他说,这份工作主要是与酒后的人打交道,而喝酒后的很多人情绪容易激动,有时遇到不尊重客人的客户,只能忍让。
每天他都是在孩子放学后,将其送到舞蹈班,待五点半结束后,再接回家辅导作业。随后待将家人的晚餐安顿好后,他才开始穿上装备,到附近的繁华地方开始“蹲守”,基本每天在线时间是10个小时。
他说,刚开始做代驾时没人带他,也没经验。记得有一个冬天,他接了一个跨区域的“大单”,原本自己还暗暗窃喜,然而当把客户送到目的地后他傻眼了。下车后一股冷风吹来,他才意识到回城区的班车早已下班,然而各平台远途返程并没有什么补助,本来没挣多少钱,如果打车回去这一趟肯定算是白跑了。最后很无奈,就冒着寒风骑着电动车慢慢往城里走。由于没有提前配备护手和护膝,骑车时手脚都被冻麻木了。
朱师傅说,这些自然条件对他来讲都能克服,最让他头疼的还不是这,而是仍处于醉梦状态的车主。他说每次把车主送到家门口时,很多车主醉的不省人事,下不了车,有些家人见状也不愿意管,这让他很被动。出于对客户的负责,他不愿意把客人放车上不管,怕万一出个意外,那对谁来说都是莫大的痛苦,最后他都是将客户背到家里。然而遇到有电梯的还好说,没电梯就痛苦了。有一次一个客户喝多了,家住五楼没电梯,他费尽周折才将其送到,这样的事情一个月都会发生几回。
更甚者是,还有的客户喝多了,在车上抱着他哭个不停,诉说自己的不易,到达目的地后,还不让他走,让他再陪着聊会天。有时遇到客户半天醒不来,手机又没电,不知道家具体在哪里的情形时,他只能将其他派单停止,直到这位客户醒来。诸如此类的场景还有很多很多,朱师傅说,“这么多年过来后,在这个行业也让我看到了人间百态,了解生活的不易。”
“代驾”改变了什么?
正因为有那么多代驾的付出,这个行业才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创造着一定的社会价值。
记者从资料中了解到,“代驾”是伴随着2011年“醉驾入刑”政策出台后慢慢应运而生的。起初,随着互联网代驾行业的蓬勃发展,主要是夜间饮酒者的“刚需”,在经历了近十年的代驾行业残酷竞争后,开始逐步规范,正在展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早在2017年发布的一份《代驾行业发展白皮书》中说,代驾行业的发展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2003-2011是初创阶段,高速发展则从2011年到2015年。而互联网代驾之所以能够被大众接纳,主要在于解决了三大问题:传统代驾行业价格不够公开透明;因定位技术的发展,能在时间和速度上保证用户尽快找到代驾;第三则是在安全和可信任度上讲,互联网代驾优于传统行业。
《白皮书》显示,2016年至今,代驾服务需求和市场规模迅速增长。2016年,全国代驾行业的总订单已超过2.53亿单,总产值达154亿元。具体来看,代驾行业2016年年减少因醉酒驾驶发生的交通事故350起,使得83万人免受刑法制裁,减少财产损失462亿元。
而酒后代驾仍是用户最大的使用场景,占比为97.8%,其次是工作劳累、商务接送、接送家人等需求。
报告还指出,酒驾风险的降低,意味着交通管理部门减少了行政成本。2016年代驾订单避免的醉酒驾事故,相当于免去了4.4亿次酒精检测、减少了0.53亿辆次警车以及0.9亿次警力出动,节省车辆检查及酒驾司机管理的累计时间成本为2615.2年,同时减少2525.2年的拥堵耗时。
虽然白皮书的数据是2016年的,但依然能够看到代驾行业的迅猛发展。而在实际生活中,各地交警部门一直积极探索治理酒驾的新方法,“互联网+代驾”就成为了重要抓手。作为一种新经济业态,代驾行业已发展成为政府治理酒驾、降低交通安全事故的有效手段。
“代驾”竟也有“黑手”
虽然互联网代驾平台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行业,但一些非正规“黑代驾”浑水摸鱼式的出现难免也为这一行抹了黑。
“黑代驾”顾名思义就是不走正规渠道。有非正规平台的,也有个人性质的代驾司机,由于缺少有效监管和约束,这些代驾司机的素质良莠不齐,经常趁车主在醉酒状态下漫天要价,或者故意碰瓷。
有媒体报道,有位先生在烧烤店喝了酒,就顺势在路边叫了“黑代驾”。上车后便睡着了,谁知凌晨突然醒来后才发现,自己的车停在路边,早不见代驾踪影,手机、钱包等贵重物品也不翼而飞,因没从正规渠道预约,也没有路边“黑代驾”的联系方式,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没办法只能报警处理。
除此之外,还有“假代驾”丛生,他们并非代驾公司的司机,却穿着某代驾公司的统一制服,在深夜无防备的情况下伺机找意识不清醒的车主,待其昏睡之后便盗抢其身上的财物,这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也是趁人之危的一种表现。
更甚者还有一些“黑代驾”在距离醉酒者家附近“动手脚”,快到客户家时,借故离开,“安排”醉酒者自己开车,然后再“制造”交通事故,获取赔偿……总有一些不法分子,想着各种办法谋取非法钱财,这也从深层次上对关于代驾行业的监管和行业规范提出要求,无论是互联网代驾平台规范与否还是代驾司机综合素质的考量,都需要相关部门予以监管,相关法律进行进一步规制。
“花式代驾”悉数登场
如今代驾早已不单单将客户对象限制在“酒后人群”范围内,而成为了解决更多人出行方便的新兴服务业,包括婚庆代驾、旅游代价、新手紧急代驾、商务代驾等。
如婚庆代驾,为体现整齐划一的迎亲震撼场景,会有一些人专门选择婚庆代驾,这支队伍是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对其进行职业技能、驾驶技术、业务素质等方面的培训,保证代驾服务高质量、高效率、高安全,从而才能使整个迎亲队伍更好的亮相。
旅游代驾大家更能熟知。一位代驾司机告诉记者,西安到成都的高铁开通后只需三个多小时,有些西安的游客为了到成都后能自驾,便自己坐高铁过去,让代驾司机把车开到成都后自己再自驾游;还有的游客觉得开车太累,直接让代驾司机代劳,自己则慢慢享受旅途的风景,这样的旅游方式也慢慢开始盛行。
还有一种商务代驾已开始在一些政务接待方面派上用场。就如很多单位需要接待调研团队或者其他重要的政务会议时,为了体现对于来访嘉宾的尊重,也会请专门的代驾公司来承接这项工作,将贵宾接机事宜、入住酒店以及相关参观的用车服务等方面全权代理,实现了一种整齐划一的服务,也让对方看到了对他们的重视程度。
当然还有新手紧急代驾,有些新手开车遇高峰期,或是不敢开或是不会停车便会叫代驾司机来代劳,让代驾充当了“雪中送炭”的英雄。
除此之外,代驾也逐渐渗透到各个层面。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余凌云曾在接受采访中介绍说,如今代驾行业发展主要表现出六大趋势,分别是:规模持续扩大;行业格局固化;体系逐步完善;成为生活必备;服务类型多样化;社会价值凸显。
还记得那一天,在乘坐代驾司机的车到家后已近晚上11点,在出车库的时候,刚好看到了和自己身着同样工服的另一位代驾,二人相伴着一起走出小区。看着他们的背影,我想象着,在我们所处的空间里还有多少代驾司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域,做着同样的服务工作。
真希望在“代驾”行业火红的背后,能有良好的市场运行机制为之做保障,如此才能既保证客户安全,又能为代驾司机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空间,“代驾”的价值才能更好地体现。(文/本刊记者 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