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组暖心的画面:
“再也不用烧煤了,用上暖气了,屋里热乎乎的。”家住陕西澄城县尧头镇尧头村的李正仓老人说这话时,显得很激动。今年冬天,在当地政府和驻地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两个村的400多户村民像李正仓一样都用上了暖气,告别了家家户户靠烧煤取暖的日子。
走在新铺的巷道上,住在陕西长安区长乐小区的胡引来一脸轻松。过去脏乱差的小区,经过政府一番改造,焕然一新。
“你知道吗,当年我爸腿上搭了三根支架桥,花了好几万,花得全家人都颤抖,今年我心脏搭了两根支架,才花了几千块。”曲民逢人就说。在国家干预下,一根支架从1.3万元降到700元,降幅达93%,撑开了患者的“生命之伞”。
“从岚皋去安康的车程由过去近两个小时,现在只需30分钟。真快!”秦天健见了朋友兴奋不已。刚刚开通的安岚高速公路解读这一变化,更重要的是到2020年底陕西实现了县县通高速。
银西高铁的开通让西部两座城市更近了。元旦三天假,马勇携妻带子坐着高铁看银川,没想到,他的战友也挽妻牵女坐着高铁看西安。
在“十三五”与“十四五”衔接之时,老百姓生活向好、向美的悄然变化,使人们对“十四五”充满更多期待。
波澜壮阔的“十三五”离我们渐行渐远,但留给我们的回忆与念想依然令人溢满敬意。
刚刚过去的五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人均1万美元,这是我们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一个重要标志。地处西部的陕西与共和国同进,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6万亿元。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升到30733元,比2015年增长39.9%,老百姓的日子一天好似一天。尤其是举世瞩目的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历经八年,现行标准下近1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得到解决。更值得记住的是我们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水安,鱼安,人人安,“谁不说俺家乡好”,成了国人心中升腾的自豪。
展读“十四五”规划,深深感到与老百姓的愿景与梦想是那么的近。完善社保,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推进共同富裕,让每个人都能享有更高水平的卫生健康服务,让每个人都能在绿水青山间深呼吸,让庞大的老年群体老有所依,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一个个有温度的举措,拨动无数老百姓的心弦。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虽然我们在“十三五”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成就,站在“十四五”的开端,必须清醒看到,新冠肺炎疫情对我们生活、工作的影响不可低估,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少到几个月半年,多到一年两年,疫情带来的消极影响都会对我们完成“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造成不小困难。在盘点过往的成就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既有忧患意识,又有必胜信念,不满足,不骄傲,走好自己的路,干好自己的事,朝着既定目标前进。
幸福不会从天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幸福生活是干出来的。”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们对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体面的住房、更可靠得社会保障……你我他对品质生活的设计和向往,也是“十四五”规划高远务实的安排。规划再好,只在图上,需要每一个人遵从目标任务,撸起袖子,勤奋实干,用自己双手酿造的美酒才会香醇悠悠。
一砖一瓦皆贡献。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一张中国的发展蓝图,将每个人的愿景和梦想汇聚其中,也将每个人的能力贡献汇聚其中。共和国的巍巍大厦是我们每一个人一砖一瓦建起来的,不是凭空而出,虚拟而立,能为国家的建设发展添上一砖一瓦,就是一种贡献。要将“十四五”规划变成美好现实,如果我们每一个人把自己的事尽心尽力去做好,甚至做到极致,涓涓细流汇成汪洋大海,就会凝聚成一种磅礴力量。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共产党永远的挂念”。“十四五”规划就是共产党为了老百姓更好的日子而绘制,想想五年后的中国,想想五年后的自己,怎能不心潮起伏,信心满满……(文/李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