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爱写在行动里——“我为群众办实事”洒满三秦大地

2021-12-03 09:40:00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便民服务中心,村民在办理业务
 
  西安的一个清晨,有20多名身穿小丑服装,头戴发卡的“小丑医生”手拿鲜花、卡片走进病房、产房和疫苗接种室,为这里的孕产妇及家属送上贴心小礼物,并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亲切的互动、轻松的氛围,为患者的不安与焦虑带来了些许缓解。这样温馨热闹的场景在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已不是第一次。“小丑医生”夸张的造型、搞笑的形象,在传播健康知识的同时,更为更多患者和医护人员带去了温暖。
  
  记者了解到,这项行动范围由该院的科室病区扩展到全院各病区、诊室,由院内逐步扩展到院外,走进周边社区医院,走到特殊儿童及家人的身边,为更多人带来“快乐与微笑”。“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这里持续进行着……
  
  而在陕西,教育、医疗、住建、人社等系统以及各市、县、乡,“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已渗透到方方面面,老百姓的幸福感也从一项项政策、一个个决定、一次次服务中不断升温……
  
  医疗:启动健康陕西行动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之苦
  
  在陕西咸阳,为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咸阳市中心医院把“求医问药”变为“按需索医”,组建“三代办”服务队(代理陪同,代办邮寄病例,代办出入院手续),主动服务、靠前服务。制定《在“学党史、办实事”中开展“三代办”活动工作方案》,印发代办员工作手册,为无陪护的急危重症、残疾人、行动不便和70周岁以上老年患者提供全程门诊就诊陪同服务(包括办卡、取号、检查、检验、核酸检测、取药等),为出院患者提供病历复印邮寄业务,为无陪护的患者办理出入院业务。累计完成全程陪同就诊服务200余人次,接受咨询20000余人次,代办病历邮寄业务1304份,代办入出院93人次。同时设立自助服务办理点、志愿服务爱心岗、便民服务区、医患交流沟通角等,解决患者医保报销、惠民政策解答等27项困难和问题,让患者就诊省时、省心、省力。

群众在延安市中医医院医保结算处进行结算
  
  在西安,为缓解慢性病患者看病难问题,西安市第四人民医院优化申请流程,简化审核环节,开通联络通道。
  
  优化申请流程方面,对于部分行动不便、路途较远、且申请委托由医院医保管理科工作人员代为办理慢性病医师鉴定签字工作的患者,医保管理科留存患者资料及相关证件,每周两次到全科医学科代替患者办理慢性病医师签字认定工作,并于鉴定后进行系统资料录入。同时通知患者慢性病鉴定情况以及启用时间。对未通过鉴定的,告知未通过原因,并通知患者来院取回申办资料,从而缩短患者等候时间,减少反复跑路现象。
  
  在简化慢病审核环节,对已认定慢性病的参保患者,每次进行审批前不再进行医保系统查证慢性病病种手续,并为患者制作“慢性病身份卡”,患者在后续就诊及审核过程中,直接出示即可让审批人员直观掌握患者慢性病病种情况,简化了在系统查证病种的过程,缩短患者的非医疗等候时间。此外,还通过创建“门诊慢性病诊疗用药咨询微信群”,随时向患者提供医疗咨询服务,宣传医保政策小知识等,实实在在解决了慢病患者的诸多困难。
  
  在延安,为了积极创新健康教育方式,大力普及健康知识,延安市人民医院开展健康教育微视频进病房活动,通过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画面,将健康教育中枯燥单一的口头讲解变为轻松愉快的视听共享效应,删繁就简,化难为易,便于普及,易于推广,并在患者较为集中的病房、门急诊候诊区以及护士工作站等长时间、反复播放常见病、多发病防治知识微视频,使患者及时获得健康知识,随时可看、可学、可做,强化普及教育效果。目前累计播放时长6000多小时。此外,在医院微信公众号开辟了“掌上健康”专栏,每月定期选送两部优秀微视频大赛作品,为大众输送轻松有趣的视频,有效地将健康教育由院内延伸到院外。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杨联昌在相关发布会上介绍,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在全省大力开展普及健康知识、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妇幼健康、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监测、做好重点慢病服务管理、落实传染病综合防控、提高老年健康服务能力、促进中医药基层服务能力、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健康细胞示范建设等10件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目前向全省推出2批22个典型案例,使得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教育:从一点一滴提升三秦人民对教育的满意度
  
  2021年,陕西全省义务教育阶段新建改扩建学校1743所,新建公办幼儿园园舍20.54万平方米,惠及学生157.88万名;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比去年提高9.11%,人民群众和广大师生的获得感、满意度不断得到提升。

西安后宰门小学课后服务
  
  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委员冀映秋介绍,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立足“小切口”,瞄准“突破口”,从一点一滴提升三秦人民对教育的满意度。
  
  在强力落实义务教育“双减”工作方面,聚焦校内减负精准施策,畅渠道强监督,积极推进“三个课堂”建设,不断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全链条推进中小学生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五项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积极构建线上线下校外培训监管全省“一张网”,9月底至10月中旬,联合省级相关部门赴全省各地开展“双减”实地督查,国庆假期期间,通过明察暗访检查了4122家校外培训机构,查处违规问题34个,均第一时间整改处理到位。
  
  在提升中小学课后服务水平,解决家长后顾之忧方面,针对之前中小学生放学早、家长接送难等群众面临的实际问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积极构建了“强化三项保障、实施四化服务、健全五项机制”的“三四五”中小学课后服务体系。建立了教育牵头、多方协作、学校实施、社会参与、家长支持的协同推进机制,为学生提供兜底化、多样化、个性化、人本化服务,力求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据统计,截至2021年10月15日,全省开展课后服务的义务教育学校有4932所,实现应开展学校全覆盖。各学校每周5天都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349.2万人,覆盖率达91.78%,其中,每周5天均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342.48万人,占参加课后服务学生总数的98.06%。
  
  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以及高等教育方面更是统筹推进,完善长效机制。
  
  在基础教育方面,一手抓学位供给,一手抓质量提高,通过持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持续消除“大班额”,持续抓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动态监测,不断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
  
  在职业教育方面,重点是提质培优,通过实施中职办学条件和教学工作“双达标”,加快高职高水平学校、高水平专业群“双高”建设,加强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等举措,全力构建中职、高职、本科一体化的职业教育体系,努力打造陕西职教新高地。
  
  在高等教育方面,坚持有特色高水平,不断加强“一流本科”建设,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优化学科专业布局调整,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加速高校科研成果积极向“秦创原”汇集,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创新能力。
  
  下一步,还将着力破解广大群众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谱写新时代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力量。
  
  环保:办一件实事,暖一片民心
  
  群众利益无小事,点滴行为暖民心。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为了将“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融入到日常工作之中,陕西省生态环境部门面向基层,征集了 52 项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项目,解决了很多百姓难题。

工作人员进行辐射检测
  
  在安康市中心医院里,有一批操作放射类医疗器械的医务人员因从业证即将到期,却不能集体大批赴西安集中参加考试而陷于两难之地。这让负责考试联络工作的安康市中心医院医务科副主任张晓林犯了难。
  
  张晓林介绍,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操作放射类医疗器械的医务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而在他所在的医院里,从事这类工作的医务人员有120余名,他们需要每四年参加一次考试,以获得新的上岗资质。其中有81个人需要赴西安参加考试。因为临床工作的特殊性,如果去西安参加考试,至少要耽误三天时间,那么操作放射医疗仪器的人就一下子少了三分之二,医院日常救治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如果不去考试,就面临资质过期的窘境。
  
  就在张晓林犯难之际,上级主管部门来医院督办工作,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向督导组提出了“在安康设立考场”的想法。可令他没想到的是,督导组当场拍板,即刻表示支持。
  
  陕西省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副站长李广军介绍,安康中心医院、安康人民医院当时受疫情防控影响,向厅里边提出了申请,说想让我们去它们那个地方组织考试。针对考生比较集中,报考人数较多,而且距离西安的固定场所比较远,考虑到技术服务单位的困难,通过辐射处批准后,我们组织了专门的“送考上门”服务,组织人员赴安康进行了现场集中的线上考核。

洛南县环境监测站人员在污水处理厂排放口进行采样监测
  
  按照疫情防控期间专场实施方案,陕西省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将同一考场人员控制在50人,采取考试人员间隔1米以上落座,防止交叉感染。最终,包括安康市中心医院在内的三家医院,189名辐射从业人员在“安康专场”顺利完成了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防护考核。“等群众上门”变“送服务上门”的模式,将医护人员原本至少需要三天才能完成的考试顺利减少到了半天不到。
  
  看着自己的申请这么快就有了结果,张晓林高兴地说,省上给我们提供了方便,避免了我们在临床上耽搁时间。我最大的感受,是主管部门对基层贴心体谅。
  
  考试结束后,安康市中心医院等三家医院为陕西省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送上了感谢的锦旗。而像这样将考场搬到申请地的活动,目前陕西省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已经举办了10次专场,受益考生近2000人,预计为企业、单位节约资金500万元。
  
  此外,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陕西省生态环境部门立足全省生态环保工作实际,聚焦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和服务高质量发展两大目标,持续开展“一心向党铸忠诚,百分努力解民忧”主题实践活动。
  
  “我们为群众办实事,有一多半都是和生态环保工作紧密相关,比如硫铁矿的治理,比如农村黑臭水体的整治,以及大气污染治理方面,给企业提供更精准的咨询和帮扶。”陕西省生态环境厅直属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魏新军介绍。
  
  办一件实事,暖一片民心。通过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在有效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同时,也反向促进了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走深走实。
  
  交通:努力把民生实事浸入百姓的心田里
  
  为了力争让群众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努力把民生实事做到群众的心坎上、浸入百姓的心田里,陕西省交通厅研究推出了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提升农村公路安全防护水平、强化“两客一危”车辆监测管理、便利老年人打车出行、推进“司机之家”建设、大力推广ETC发行、推动道路运输驾驶员高频服务事项“跨省通办”等7项“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这些为民实事既有解难题、补短板的项目,也有适应群众需求变化的打基础利长远项目。

包茂高速公路横山服务区司机之家
  
  尤其在实践活动中,针对老年人打车难、搭乘网约车难等问题,推广巡游出租汽车提供电话预约或即时叫车服务,全面启动开通95128约车服务电话工作,增设“一键叫车”功能,通过技术手段帮助老年人解决“数字鸿沟”难题,保障老年人不会上网或者没有手机也能打车;针对货车司机工作休息的难点痛点问题,在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普通国省干线加油站大力推进“司机之家”建设,通过提供方便快捷的餐饮、休息、停车、淋浴洗衣等贴心服务,让广大货车司机在行驶途中能够“喝口热水、吃口热饭、洗个热水澡、睡个安稳觉”,舒心开车、轻松上路;为了进一步提升交通政务服务便捷度与群众获得感,通过“全程网办”方式,实施5项高频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努力实现驾驶员从业资格证补发、换发、变更、注销及诚信考核等事项“不见面、无纸化”办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大力推广ETC发行,提高通行效率,降低物流成本,让群众在更加顺畅的通行体验中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
  
  当然除了各个厅局外,还有很多单位都参与到“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

西安市未央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无障碍“口述”帮办服务专窗
  
  西安未央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为前来行政服务中心办理业务的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专门制定《特殊人群服务办法》,设置无障碍“口述”服务窗口办理,由“爱心服务专班”负责全程接待、陪同,实行绿色通道服务,不用抽号、不用动手填表、不用反复跑窗口,只需要将需求告知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按照业务清单帮助准备各类资料材料;在位于汉中留坝县的武关驿镇,因线路断电,食用菌基地冷库无法运行,库存7000余斤香菇面临变质危险,当地农户急的团团转,为此当地县、镇、村三级领导干部积极努力,一边联系企业、一边加紧恢复电力,还不时地安抚慰问种菇群众,最终破解了燃眉之急,还有……
  
  一个个决策、一次次服务都是对“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无论是卫生医疗、教育教学、生态环保亦或是更多方方面面,还是省、市、县、乡各级政府层面,他们都在想人民之想,急人民所急,解人民所愁,把爱写在行动里,洒满三秦大地每一个角落。(文/记者 张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