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一座千万人口城市的人才密码

2021-12-07 10:27:06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西安,不断升级的“户籍新政”,让这座城市的人口总量达到1295.29万人。
 
  西安,日臻完善亲民的“人才新政”,使这座城市拥有344万各级各类人才。
 
  西安,因地制宜科学布局的“6561”现代产业体系,使这座城市正在成为“一带一路”人才高地,内陆改革开放人才高地。
 
  “抢人”大战频频告捷,西安聚集了多少人才
 
  西安市作为陕西人口第一大市,人口总量达1295.29万人,比2010年增加448.51万人,增长52.97%。
 
  西安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得益于“户籍新政”下的“抢人”大战。西安“抢人”和“聚才”的动作是同时进行的,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2017年5月,西安市推出《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打造“一带一路”人才高地若干政策措施》,推出23条人才新政,计划五年投入38亿,引才育才100万。
 
  这一系列新政措施中,“户籍新政”是最大亮点,一举破解了城乡户籍对垒的难题。西安市委、市政府曾明确要求,“西安的户籍服务要成为全国最优,不优不收兵”。户籍新政策实施以来至当年底,西安共计迁入25万余人,同比增长340%。
 
  此后,西安多次升级户籍政策,大幅简化落户流程、提升服务效率,特别是对在校大学生落户开辟绿色通道后,西安户籍人口实现巨幅增长。舆论称为西安“抢人大战”,频频告捷。到2018年底,西安新增落户人口已超过105万。2018年12月31日,西安户籍人口共计9923159人,即将突破1000万!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西安人口总量达1295.29万人。
 
  “抢人”业绩亮眼,但是,其中促进西安进一步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能有多少呢?
 
  今年10月18日,在西安举办的2021欧亚经济论坛大会上,科技部发布了2020“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主题活动结果,“十强榜”的城市为:北京、上海、杭州、广州、西安、成都、宁波、苏州、深圳、青岛。西安跻身榜单,位列“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第五位。
 
  在这次论坛上,西安市科学技术局(外国专家局)局长李志军透漏说,“目前,全市拥有各类人才344万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7万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26人、两院院士60人,省级人才专家1325人。”
 
  从中不难看出,西安人才的“家底”颇为厚实。

大学毕业生扫描“西安高新户籍”微信公众号的二微码
 
  西安“招才引智”的政策密码
 
  为贯彻落实上述“人才新政23条”,2017年9月,西安市人社局召开全市招才引智推进会。会上下发了《西安市创新招才引智工作意见》,提出了“设立‘西安伯乐奖’;创新人才认定和薪酬绩效机制;服务提升,简化工作居留程序;提供‘一站式’服务;加快推进‘5515工程’;探索实行公务员聘任制”等6个方面20项招才引智新举措,部署推进西安市招才引智工作。
 
  科技人才龚平来西安创业,得益于“服务提升,简化工作居留程序”和“提供‘一站式’服务”两方面的政策支持。
 
  龚平是西安光机所光电材料专业博士,曾在世界500强某企业任高管,拥有二十余年的半导体技术研究工作经历。由于受到西安市良好的人才政策吸引,他选择在西安创立唐晶量子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还被评为西安市首位A类人才、西安市英才计划“顶尖人才”。
 
  龚平带领团队开展半导体外延片研发生产,力求实现半导体激光器、光电探测器及HBT射频芯片外延片的国产化。目前,该公司已经获得2亿元人民币融资,拥有四十多家国内外客户,产品主要参数已达国际行业龙头同类产品水平。
 
  截至目前,西安累计引进重点产业领域高精尖人才888人。
 
  西安演艺集团的曲艺演员杨锦龙2020年被评为西安市C类人才后,拥有了免费入住市级人才公寓礼贤嘉苑的资格,并成为了首位搬进礼贤嘉苑的住户。杨锦龙告诉记者,多年来自己和同是曲艺演员的妻子一直没有稳定住房,如今搬进了人才公寓,不仅改变了全家人常年颠沛流离的状态,也为自己和妻子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设立“西安伯乐奖”,是这次“招才引智”工作的创新亮点之一。
 
  西安市制定出台《“西安伯乐奖”实施办法》,对从市外新引进人才的西安市企事业单位、非公有制经济单位、社会组织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给予奖励。

西安交通大学毕业生
 
  突出人才团队引进,通过人才(团队)引才模式,集中力量引进承担国家重点产业项目和攻关科技课题的海内外人才团队,加速其项目产业化转换。同时,引导企业招才引智,加强赴外招才引智,加强委托招才引智,动员海内外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宣传西安市情、人才需求和人才政策,帮助招引人才。
 
  2020年6月,西安百乐思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获得第一批“西安伯乐奖”单位。目前,西安为引进高端人才的用人单位及中介机构共发放“西安伯乐奖”27个,兑现奖励990万元。
 
  另一个亮点是加快推进“5515工程”。
 
  为提供技能人才政策保障,出台《西安市首席技师补贴奖励资金管理办法》《西安市获奖高技能人才奖励实施办法(试行)》《西安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资助实施办法(试行)》及《西安市技师、高级技师奖励补贴资金申领拨付程序》等高技能人才政策,促进西安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推进“5515工程”以来,西安市每年重点建设了5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5家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10名首席技师,到2021年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达到30%。建立“西安工匠”和“西安工匠之星”评选活动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各类全市性高技能人才技能大赛。
 
  不再“孔雀东南飞”,西安留住人才的密码
 
  若果说积极向外“招才引智”是西安“聚才”的一个重要“密码”,那么留住本地人才,防止 “孔雀东南飞”则应是西安“聚才”的“先手棋”。
 
  西安高校资源丰富,各类高校84所,在校学生127万人,每年毕业大学生超过35万人,其中硕士、博士毕业生达2万人。

用人单位在西安高新区丝路人才大市场集中进行网络招聘
 
  如何让众多优秀毕业生留下来?
 
  早在2017年和2018年,西安推出人才新政、户籍新政、就业创业新政、安居新政等系列引人留人政策后,又启动“百万大学生留西安五年行动计划”,一系列举措吸引更多大学生留在西安,建设西安。特别是2018年5月17日,西安市召开媒体通气会,发布“人才新政十三条”,让更多的西安高校毕业生留了下来。
 
  设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奖”:应届高校毕业生(包含普通高校毕业生、留学回国毕业生、技工院校高级班毕业生)在西安就业落户,签订劳动合同,并交纳社会保险的,给予1000元一次性奖励补助,并发放“‘西’纳英才、‘安’心乐业大礼包”。
 
  西安高校“留才奖”:凡西安地区应届高校毕业生在西安就业落户,按照每人200元标准,给予学校一次性奖励。
 
  加大创业扶持力度:高校毕业生5年内首次在西安市创办企业或者从事个体经营,领取工商营业执照且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的,给予5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将大学生创业贷款最高额度由5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
 
  提供全额灵活就业补贴:高校毕业生离校2年内在西安灵活就业的,全额给予期限不超过2年的社会保险补贴。
 
  进一步下放人才评审权:向大型企业下放高、中级职称和高、中级技能人才评审权,鼓励行业学协会等社会力量参与人才评价工作。
 
  扩大人才认定范围:将公务员、文化创意人员、自由从业者等更多领域人才纳入D、E人才分类认定范围。
 
  加快培养技能型人才:大力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参加培训的企业在职职工培训后取得相应证书的,按照技师或高级技师每人2000元、高级工及以下每人1000元给予补贴。
 
  高水平大学硕士“免笔试”招聘:事业单位招聘急需紧缺的高水平大学毕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可不参加笔试,采取直接考核招聘。
 
  提升引才用才安居保障:西安市属单位公开招聘博士研究生,安家补助费每人由5年10万提高为5年15万。
 
  放宽外国人才准入条件:外国留学生、国外知名高校毕业生来西安工作,直接办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取消外国人才来华工作年龄限制。
 
  创建外国人才工作补贴制度:鼓励外籍产学研复合型人才在不同岗位创新创业,来西安工作外国人才给予最高60万年薪补贴及来华工作补贴。
 
  扩大“西安友谊奖”品牌效应:鼓励在西安地区高校、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工作外籍人才参与荣誉奖评选,凡获得“西安友谊奖”荣誉的,给予3万元奖励;获得“西安市优秀外国专家奖”荣誉,给予1万元奖励。
 
  搭建前沿引才平台:聘请海内外100名知名专家、社会知名人士、知名高校校友担任“西安招才大使”“校园引才特使”,联络全球及名校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在20个重点城市知名高校校友会设立“引才工作站”,拓宽招才引智半径。
 
  “13条新政”实施三年后,更多的西安高校毕业生留了下来,就地就业或创业,“聚才”效果彰显出来。但是,这些还不能满足中央对于西安的新定位和新期望: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把西安打造成内陆改革开放人才高地。
 
  去年9月,《西安市打造内陆改革开放人才高地,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及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出台,为各类人才的引进提供更完善的保障。
 
  产业布局密码:“6561”体系需要哪些人才支撑
 
  2020年西安市GDP增速5.2%,总量10020亿元左右,西安首次进入万亿俱乐部,也成为西北首个GDP破万亿城市。2016年,西安GDP是6257.18亿元;2017年人才新政实施后GDP增长了7.7%,西安GDP达到7469.85亿元;2018年增长8.2%,西安GDP达到8349.86亿元;2019年增长7.0%,西安GDP达到9321.19亿元。
 
  西安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西安托管西咸新区,西安人才虹吸效应也不断显现。
 
  西安正在布局的“6561”现代产业体系,将吸纳更多人才集聚西安。

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
 
  2020年10月,西安市印发了《西安市现代产业布局规划》。该规划提出:到2022年,西安将基本形成产业链条完整、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布局,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2025年,全市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总产值超过100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70%,形成6个以上千亿级支柱产业。
 
  围绕“6561”现代产业体系布局人才链,是西安吸纳人才的重要内容之一。
 
  所谓“6561”现代产业体系,即:电子信息、汽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医药6大支柱产业集群;人工智能、5G技术、增材制造(3D打印)、机器人、大数据与云计算5大新兴产业;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软件和信息服务、会议会展6大生产性服务业;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以列为第一大支柱产业的‘电子信息’制造业来说,将吸纳更多高层次人才就业,避免西安高校毕业的人才外流。”陕西智库科学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单英骥认为,“西安工业制造业发展从简单机械制造加工业,向高质量电子信息行业布局,有利于西安经济朝着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具有前瞻意义。”
 
  未来的西安,对上述产业中所需的各类人才求贤若渴。
 
  去年,为促进人才精准引进,西安市人社局发布《2020年度西安市“6561”现代产业急需紧缺岗位人才需求目录》,涵盖12大产业,192个急需紧缺岗位。其中电子信息类28个、航空航天类23个、生物医药与互联网/电子商务类各22个、计算机软件类19个、智能制造类17个、大数据与云计算类16个、现代服务类13个、增材制造类10个、新材料类8个、汽车及零配件与金融类各7个。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6561”现代产业体系和这个目录,仿佛是西安市招徕人才的灯塔,给西安高校毕业生,以及全国各地的人才,指明了求职的方向。(文/本刊记者   张义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