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一月

2020-09-30 15:53:45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陕西
  
  三北防护林工程累计造林5393万亩
  
  三北防护林工程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陕西自1978年实施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以来,全省累计完成造林5393万亩,花椒、核桃、红枣等经济林面积由156.8万亩增加到3060万亩,工程区域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12.9%提高到34.98%;全省860万亩流动沙地全部得到治理,成为我国第一个完全“栓牢”流动沙地的省份。按照规划,在三北防护林工程持续实施下,到2025年,陕西绿色版图将进一步扩大,黄河流域森林、草原、荒漠等将得到有效保护和治理,基本建成以水土保持、水源涵养、防风固沙等各类防护林为主体,农田林网、生态廊道和乡村绿化为补充的复合型生态防护体系,森林覆盖率达到39%,林业产值突破1500亿元。
  
  甘肃
  
  敦煌文物保护研究中心成立
  
  甘肃省敦煌文物保护研究中心近日在敦煌莫高窟成立,20多个学科的百余名人才将汇聚保护研究中心,对敦煌文物保护领域重大科学问题进行攻坚。甘肃省敦煌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依托敦煌研究院建立,由兰州大学文物保护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文保中心共建。研究队伍由文物保护、考古、敦煌学、化学、物理、环境科学等20多个学科的131名人才构成。各学科带头人均为敦煌文物保护、敦煌学研究和文物考古等领域的专家。据介绍,中心将围绕敦煌文物保护前沿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和技术需求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培养文化遗产保护顶尖人才,致力于建设甘肃省水平最高、国际化程度最广的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平台。
  
  宁夏
  
  银行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信贷投放
  
  宁夏自治区全面梳理、认真分析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截至6月末,19家银行为全区29家重点企业投放167.75亿元贷款,为全区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中的52家企业投放181.13亿元贷款。同时,银行机构向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制造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新发放贷款493.74亿元。为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宁夏银保监局还指导银行机构用好优惠政策,清理规范不合理和违规融资收费,加强监督检查银行业机构小微贷款中违规收费及借贷搭售、转嫁成本、存贷挂钩等变相抬高中小微企业实际融资成本的乱象。
  
  青海
  
  税收大数据助力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
  
  为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全力地服务好“六稳”“六保”大局,国家税务总局青海省税务局按照“数据服务大局要加力”有关要求,充分挖掘并发挥税收大数据潜力,建立疫情防控税收优惠应享未享风险模型,先后分11批次下发相关风险任务432户,目前基层税务机关已全部应对完成,风险命中率超过85%,帮助纳税人及时落实减免税额230余万元,税费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惠企纾困效果明显。上半年,各级税务机关应用税收大数据进行过滤筛选,精准梳理出交通运输、邮政、住宿、餐饮等行业共4.15万户纳税人,通过电子税务局、微信、短信等途径,有针对性地及时推送各项支持疫情防控和促进经济发展、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税费政策。
  
  新疆
  
  阿拉山口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突破3000列
  
  今年新疆阿拉山口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达3018列,同比增长41%;进出口货运量已达211.69万吨,占去年全年货运量的97.5%;年度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1057.4亿元人民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航空运力缩减,陆路口岸成为稳外贸的重要运输通道,目前,阿拉山口口岸开行班列线路主要为长安号、蓉新欧、渝新欧等16条,可到达德国、波兰、比利时、俄罗斯等国家,搭载的货物品类扩展至200余种,包括防疫物资、食品、服装、汽车及配件、木材等。为提高口岸通关效率,当地落实关铁联动便利措施,为中欧班列设立专门窗口,24小时随到随放,进一步简化班列通关手续,压缩班列在口岸停留时间,确保班列运行数量稳定增长。
  
  重庆
  
  建成投用智慧城市“智能中枢”
  
  重庆市新型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近日建成投用。据悉,该中心是重庆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性、枢纽性、集约性项目,系智慧城市的“智能中枢”,建成投用可有效助力重庆智慧城市建设。据了解,重庆市新型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今年计划接入120个系统,现已首批接入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市生态环境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城管局等21个部门、区县和单位共计43个系统。从接入系统内容看,涉及线上管理、线上服务、线上业态、“小切口、大民生”等不同领域应用系统。此外,重庆市新型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还首批打造了渝快办、生态环境、卫生健康、精准扶贫、中新国际互联数据专用通道、5G规模组网、公安情报、城市交通、智慧气象、视频调度等17个应用场景。
  
  四川
  
  计划到2025年建成55条出川大通道
  
  四川省日前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加快建设交通强省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成出川大通道38条,到2025年建成出川大通道55条的发展目标。轨道交通方面,四川将构建“四向八廊十六通道”现代铁路干线网络,完善成都都市圈多层次多制式轨道交通网。公路网络方面,四川将构建“县县通高速、乡乡通干线、组组通公路”现代化公路网络,打通川藏、川青通道,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航运体系方面,四川将构建“一横五纵多线”干支直达航道网,推动港口资源深度融合,协同重庆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油气管网方面,四川将构建“三横三纵三环”骨干输气管网体系,建成西南地区天然气管道输送枢纽中心。
  
  贵州
  
  “线上线下”齐发力拓展消费扶贫
  
  贵州通过建立扶贫产品交易市场、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建设“一码贵州”网络销售平台等方式,扩大销售市场以拓展贫困户增收渠道。今年以来,贵州省扶贫产品销售金额已达76.61亿元,其中,上海、青岛等7个东部帮扶城市帮助采购、销售贵州扶贫产品43亿元。据介绍,贵州通过推进冷链体系建设、农产品市场覆盖和搭建网格化销售等形式,深耕“线上线下”市场,帮助贵州贫困地区“把农产品卖出去,卖出好价钱”。贵州目前建成冷库1235个,拥有冷藏车1557辆,全省冷链流通率达60%。今年1月至7月,贵州省推动农产品销售金额达266.3亿元,货物逾461万吨。
  
  云南
  
  构建万亿级旅游文化业
  
  近日,云南省出台《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要求全省旅游文化业要以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为核心,推动云南“旅游革命”,着力提升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水平,打造顺应消费趋势的朝阳产业、民生产业和绿色产业。到2025年,全省旅游文化业实现总收入2万亿元;到2030年达到3.5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2%;到2035年,努力把云南建设成为全国旅游文化业发展领先省份、世界旅游文化重要目的地。打造万亿级旅游文化业,是云南探索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道路的科学抉择,是旅游文化业自身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需要。
  
  西藏
  
  八成以上乡(镇)通硬化路
  
  截至今年8月,西藏所有的县城通沥青路,86.4%的乡(镇)和61.4%的建制村通硬化路。西藏地域辽阔、自然条件恶劣,交通建设历史欠账较多。2015年年底,全区还有9个县城不通沥青路,2个乡(镇)、230个建制村不通公路,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的比例仅为45.9%和16.8%。西藏近五年实现了农村公路的跨越式发展,农牧区交通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五年来,西藏累计新增1个县、102个乡(镇)和536个建制村通客车,目前全区已有74个县(区)、476个乡(镇)和2050个建制村通客车,农村客运网络逐年优化。截至目前,全区公路建设累计吸纳54.7万名群众转移就业,帮助农牧民群众增收137.2亿元,同时农牧民通过自有机械租赁收入达3.3亿元。
  
  内蒙古
  
  外贸出口呈现正增长
  
  据海关统计,今年1-7月,内蒙古外贸进出口值577.5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9.2%,7月份外贸运行下跌趋势放缓,出口呈现正增长。今年以来,呼和浩特海关成立促进外贸稳增长工作组,组织制定促进外贸稳增长22条措施,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帮扶内蒙古优势特色农产品、食品稳定出口,形成籽仁类、乳品、蔬菜、螺旋藻等特色出口农产品、食品产业聚集优势,1-7月,呼和浩特海关辖区出口农产品、食品货值34.9亿元,同比增长13.1%。发挥二连浩特-扎门乌德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作用,推动甘其毛都-嘎顺苏海图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建设,1-7月,呼和浩特海关辖区出口果蔬6.2万吨,货值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1%、24%。
  
  广西
  
  首个无人驾驶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建成
  
  近日,广西南宁轨道交通5号线全自动地铁车辆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这是广西首个无人驾驶轨道交通车辆基地。该基地总建筑面积15.03万平方米,共铺设轨道51条。基地主要运用智能化、信息化、生态化等新技术,实现列车无人驾驶和车站机电设备的节能运行,大幅降低系统整体能耗和人力成本,提升运转效率。作为轨道交通的“神经中枢”,全自动驾驶作业综合管理系统全面提升了该基地的人工智能化水平,对推动广西轨道交通向智能化、生态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