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北“旱腰带”脱贫记

2020-07-28 17:01:04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6月中旬,连续三天的大雨让礼泉县昭陵社区前山村的村民高兴不已。贫瘠的渭北“旱腰带”落下了饱墒雨,为果园省下了每亩好几百元的灌溉费。雨后初霁,望着郁郁葱葱的石榴园,村民们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
 
  在陕西,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有一个过渡带,地貌复杂,生态环境脆弱,黄土层浅,土地贫瘠,干旱最为突出,俗称渭北“旱腰带”。礼泉县昭陵社区前山村正好处在“旱腰带”上。前多年,前山村粮食产量低,苹果园老化退化,以地为生的村民一直过着贫穷的苦日子。
 
  如何摆脱贫困呢?
 
  敢为人先的领头人,让村民看到了脱贫的希望
 
  采访中,许多村民在谈到支部书记赵中友时都竖起了大拇指,都说他是前山村脱贫致富的领头人。
 
  赵中友是土生土长的前山村人。在偏远闭塞的前山村,他可是村里最早走出去创业的成功人士。凭着自己的魄力和干劲,赵中友靠一台拖拉机搞运输起家,一路拼搏,成为了礼泉县远近闻名的企业家。
 
  “一人富不算富,一起富才是富”。2012年初,经过再三思考,赵中友把自己苦心经营的企业交给家人打理,毅然回到前山村,立志要在家乡做一番不一样的“事业”。 2012年5月,前山村通过“双推一选”全票通过赵中友担任前山村党支部书记。
 
  赵中友深知处在“旱腰带”地区的前山村缺水。想要改变家乡贫穷的状态,就必须从解决村民吃水、灌溉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开始。
 
  前山村的杨村长回忆起当时的景象说:“那时候,村子太穷了,什么事都做不起来,要不是赵中友回村任职,筹钱打机井,村民们的生活还不知道要苦多久才能有所转变?村民们心里可都感谢我们赵书记呢!”敬佩和感激之情,挂在杨村长的脸上。
 
  上任伊始,赵中友自掏腰包垫资上百万,带领前山村村民先后开凿深机井2眼。随后,又出资8万元,为村里购买塑料管子4000米,完善机井配套设施,进一步方便了村里五个小组的灌溉问题。总投资40万元的自来水入户工程覆盖全村五个组226户,使全村村民吃上了卫生洁净的自来水,结束了前山村祖祖辈辈靠水窖吃水的历史,曾经干涸的田地也有了灌溉的源泉。
 
  同时,赵中友积极联系相关部门找项目、找资金,筹资60万元,建成全长2300米的三条村组主干道,并且安装了明亮的路灯,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
 
  水有了,路通了,前山村的村民看到了希望。
 
  产业结构调整,让村民找到了脱贫的新路子
 
  礼泉县农村一直以种植苹果为主业,曾经享誉全国的秦冠苹果后来由于有了优生区苹果的竞争,市场很快萎缩。不少村民辛辛苦苦一年种植苹果卖不上好价格,一些农户一年的收入不足以温饱,在贫困线上徘徊。
 
  中央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礼泉县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强产业扶贫。正如礼泉县果业局袁晓林副局长所说,“办法是想出来的,路子是走出来的,我们礼泉人就是敢想、敢干。石榴、杏、葡萄,只要可以,我们就种。”
 
  前山村有一位长期贩卖果苗的农民赵助国,他想到昭陵附近曾是“御石榴”的原产地,能否引种石榴新品种,谋一条致富的新路子呢?为了尝试种植新品种的石榴,他专门从新疆引进了大籽甜石榴,种植在自家的院子。本是尝试,可没想到这石榴树长得枝繁叶茂,结出的石榴又红又大,味道极好——原来“旱腰带”更是大籽甜石榴的最佳适生区。
 
  大籽石榴个头大、味道好,市场有需求,卖得上好价钱。前山村的村民一看纷纷挖掉苹果园的“秦冠”老树,种植石榴新苗。石榴便顺应产业结构调整,成了前山村的新产业。
 
  可是想要把石榴产业做大,并且让村民们依托这个产业真正的脱贫致富,单靠村民的自己种植、售卖可不行。按照礼泉县的产业结构调整规划,赵中友带着村上的干部,挨家挨户走访贫困户,与他们促膝交谈,吸纳贫困户加入武将山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实现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种植和管理。
 
  贫困户通过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前期的苗木、栽植及幼园四年期管理的费用由合作社争取产业扶贫资金解决。挂果后产生销售效益,合作社与贫困户按5:95的比列分红,实现了贫困户零风险分红。合作社定期请石榴专家和技术人员为参社种植户开展技术讲座和技术培训,并到田间地头实地指导农民果树的栽培和修剪技巧。近两年,石榴成熟季节,合作社积极联系外地客商、电商,为贫困户石榴销售找出路,争取丰收的石榴都能卖一个好价钱。
 
  前山村里一株一株的石榴苗变成了一片一片的石榴树,那火红饱满的大石榴是脱贫致富的成果。2017年,前山村实现整村脱贫摘帽。
 
  脱贫后的生活,让村民尝到了幸福的甜头
 
  为了把石榴产业做大,让石榴成为礼泉新的种植“名片”,前山村不仅成立了礼泉县武将山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还注册了“武将山”商标,并且先后建成了2个石榴示范园,辐射带动全村以及周边村发展石榴产业。
 
  石榴花开,石榴红了,都能吸引城里人来旅游,春天观花,夏天避暑,秋天采摘。前山村位于唐肃宗李亨陵墓武将山脚下,依托唐帝陵资源优势和石榴产业优势,前山村大力开发了旅游产业。前山村石榴示范园及采摘园为游客提供旅游、观光、采摘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服务。产业活了,生意火了,前山村的村民依托产业帮扶生活越过越好。
 
  记者站在石榴示范园的长廊,向下望去视野特别开阔,近处是郁郁葱葱的石榴树,远处是修整一新的村庄,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在前山村走访,记者来到了一户脱贫户的家中,院落打扫的干净整洁。家中的老奶奶见到记者,拄着拐杖急切的走上前跟记者们热情的打招呼,并让家里人端出小板凳邀请记者们坐下。
 
  “这户人家是村里典型的贫困户,家中八口人,长子赵敢为由于幼时患视神经萎缩症,眼睛几乎看不见,无法干农活。家中不仅人口多,而且负担重,上有老人和残疾兄长,下有儿子未娶妻成家,前多年苹果卖不上价格,全家年收入不足2万元,生活过得特别贫苦”。村长向记者介绍说,“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村里合作社对赵敢为家进行石榴及葡萄种植指导帮扶,到2017年这家人就彻底脱贫了。如今,靠种植10亩石榴和5亩葡萄,全家年收入已达15万元。”
 
  听着村长的介绍,赵敢为会心的笑了。看着老奶奶全家人喜悦的面容,让所有人心里特别温暖。(文/实习记者 冯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