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读往来

2020-06-23 17:24:48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初夏五月,我刊发行了2020/05/总第279期杂志。《本期策划》栏目围绕陕西印发的《推动“三个经济”发展2020年行动计划》,分篇叙述民航、高铁、高速公路、物流枢纽、自贸试验区等行动在“新语境”下的扩能提升计划,为陕西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撑。《西部观察》栏目汇聚多篇关于夺取“双胜利”的热点文章。《后疫情时代的西部面孔》用生动事例诠释西部12省(市、区)政策特点,描绘出后疫情时期各地复工复产、各显其“能”的情境。《城市的艰难复苏》关注疫情为经济社会秩序带来的“创伤”,并记录城市的缓慢复苏中行业的艰难“自救”;《社区上演农产品销售新模式》聚焦疫情下农产品产销“无缝对接”的创新模式,为互联网时代农产品供应链体系进一步完善提供启发。除此之外,在《生态文明》栏目中,《祖脉秦岭》解读秦岭历史渊源;《西北气候“真的”正在变暖变湿吗》一文将西北地区近十年从“暖干”向“暖湿”转型的变化趋势娓娓道来。简明扼要的介绍不足以还原丰富有趣的内容,别出心裁的感悟还须读者细细品味。
 
   澹泊明志:看了《后疫情时代的西部面孔》,颇有感触。不得不说,西部省份经济在此次疫情期间表现得更具弹性,包括新疆在内的西部地区经济下滑幅度相对较小,比东部表现更好。对中国来说,后疫情世界更难预测。而位于丝绸之路东端的西部省份无疑为我国提供了更多“战略回旋空间”,以延续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作用。不仅如此,在我看来,广袤且能源丰富的西部地区为今后我国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了新方向,中国的未来增长也将更多依赖国内需求。
 
   星辰大海:黄沙漫天、茫茫戈壁,是多数人对大西北的固有印象。不过,如今这里变了,光秃秃的山头长出了绿草,媒体们甚至用“重大信号”来形容这一现象。西北气候由“冷干”向“暖湿”的转型给西北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好处,但不可否认的是,气候变化也是一把“双刃剑”,恩格斯曾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因此,无论如何,西北地区未来的环境之路仍然任重道远,在自然的力量面前,我们仍要心存敬畏。
 
   坐望云起时:疫情期间,家家户户都还宅在家中“少动、不动”为国家做贡献时,微信群里就扎起了堆,开始了熙熙攘攘、你来我往的互动和交流。不仅是我,应该说这是多数社区人的“疫情日常”。从新鲜西红柿、大白菜等农产品的朋友圈展示,到可以微信预定蔬菜水果,疫情为许多农产品销售模式创新打开了“天窗”。我想这不仅是疫情的印记,亦是时代的印记,像《社区上演农产品销售新模式》里说的那样,微信群这种“基地+社区直供”的销售新模式,或许只是一时应急之举,但的确为农产品销售寻到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