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多啦!——汾渭平原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纪实

2020-06-24 17:25:30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在2018年初的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时任环境保护部部长李干杰指出,“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以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为主战场,坚决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狠抓重污染天气应对。”
 
  这是汾渭平原地区首次被提到蓝天保卫战“主战场”的地位,此后三年,秦晋豫三省肩上压实了汾渭平原蓝天保卫战的重担。
 
  污染之警  三大主因
 
  汾渭平原被国家“点名”的同时,曾经空气污染严重的珠三角区域退出“污名”行列。据了解,2017年,珠三角区域9个城市PM2.5浓度降至34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这意味着珠三角区域PM2.5平均浓度已经连续三年达标,退出重点区域之列也是水到渠成。这是我国上一轮“蓝天保卫战”的丰硕战果。
 
  汾渭平原被划入重点区域的原因是什么呢?
 
  汾渭平原是黄河流域汾河平原、渭河平原(又称关中平原)及台塬阶地的总称,包括陕西省西安、宝鸡、渭南、咸阳、铜川,山西省吕梁、晋中、临汾、运城和河南省洛阳、三门峡等11个地市。
 
  汾渭平原被纳入重点区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汾渭平原城市PM2.5浓度非常高。关中地区雾霾最严重的是2013年,以西安市为例,这一年的重污染天数是67天。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大气环境规划部副主任雷宇认为,“研究表明,2017年,汾渭平原优良天数比例和PM2.5浓度与京津冀‘2+26’城市基本相当,高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2017年,汾渭平原11个城市的PM2.5浓度年均值达68微克/立方米,是全国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之一。
 
  “汾渭平原的污染更大程度上归因于围绕煤炭的产业、能源和交通运输结构。汾渭平原SO2浓度高于京津冀等其他地区,说明这一地区城乡燃煤污染更加集中,煤化工和煤炭运输的交通污染也更突出。”雷宇认为,“压低城乡燃煤使用量、调整产业结构是汾渭平原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郝彦伟分析认为,“第一,我们汾渭平原产业结构是以钢铁、水泥、焦化、化工行业为主,产业结构导致污染物的排放量大。其中,还是小型的这类企业偏多,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的结构也不太合理。第二个因素就是能源的结构。汾渭平原90%以上靠煤炭来提供能源的支撑,这个比例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第三,交通运输结构以公路为主,以货车运输为主。这三方面原因导致了汾渭平原冬季污染物浓度持续偏高。”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则指出,汾渭平原属于河谷地带,地势较低。渭河平原南面秦岭、北面高原,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平原内城市之间污染物排放相互影响较为明显。
 
  两年出击  战果丰硕
 
  国务院于2018年7月3日印发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对汾渭平原勾画出战略蓝图,即到2020年采暖季前,汾渭平原要和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一道,基本完成生活和冬季取暖散煤替代,力争2020年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0%。
 
  2018年10月,中央出台的《汾渭平原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制定了两个目标,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4%左右,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同比减少4%,并且明确了相关城市的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和时间节点,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联防联控和基础能力建设方面同时发力。
 
  中央有部署,地方积极行动!环保部跟踪监督!
 
  2018年起,生态环境部派员在汾渭平原11个城市推广应用“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工作机制。积极监督之外,也增强了大气污染防治的科学决策和精准施策。
 
  2018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陕西省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2018年工作要点》《陕西省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修订版)》等。山西省出台了《山西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2018年行动计划》等。相关办法立足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调整优化,致力于燃煤污染控制、工业企业全面达标排放和“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等,并积极推进冬季清洁取暖、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扬尘综合管控。比如在山西临汾市尧都区,2018年就完成煤改气16023户、煤改电1760户。
 
  经过一年治理,汾渭平原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但是秋冬季期间大气环境形势依然严峻,PM2.5平均浓度是其他季节的2倍左右,重污染天数占全年90%以上。
 
  2019年11月初,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等又发布关于印发《汾渭平原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主要目标是:稳中求进,推进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汾渭平原全面完成2019年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协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秋冬季期间(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3%,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同比减少3%。
 
  陕西省政府副秘书长兰建文在解读上述《行动方案》时说,“2019-2020年的行动方案是基于我们在前几年持续改善的基础上设定的,我们的目标除了整体上煤炭的消费总量负增长之外,具体量化指标上还有PM2.5综合指标下降3%,重污染天气的天数还要下降3%。我们关中各市PM2.5持续改善最多到下降4%,重污染天数的改善也是由持续改善到2天,应该说环保民生问题给我们定的任务重,形势严峻,还需要我们齐心协力打好今年的保卫战。”
 
  “开展汾渭平原大气污染攻坚战以来,2018年西安重污染天数已经下降到了29天,这和2013年的67天相比,降幅达到了57%。”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郝彦伟说,“多年的监测数据表明,我们秋冬季节重污染以上天数几乎占到了全年雾霾发生率的90%,同时秋冬季节PM2.5的平均浓度也是其他季节的两倍以上。减污降霾的压力仍然很大!”
 
  据本刊记者了解,近两年,陕西从6个方面发起汾渭平原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第一,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关停一些落后的产能,通过对达标排放的企业进一步的提标改造,在产业方面取得突破。第二,大力调整能源结构,天然气取暖和农村的煤改电、煤改气,把能源结构当中煤的比重降下来。第三,调整交通运输结构,增加铁路的货运比例,减少公路的货运比例,特别是对老旧的柴油货车进行淘汰更新,降低柴油货车的比例。第四,加强面源的污染治理,控制扬尘,控制各种物料堆场的排放。第五,加强联防联控,不仅陕西关中的8个市区要统一采取措施,还要和河南、山西的6个城市,一起共同采取措施,发挥联防联控的作用,最大程度将污染物的浓度控制下来。第六,加强秋冬季的重污染天气的应急,将企业分成不同的等级,在秋冬季节采取不同的措施。
 
  中央科学部署、强力推动,三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措施得力,不断取得良好的预期成效。今年3月25日,生态环保部公布了汾渭平原11个城市“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阶段工作考核结果:西安、渭南、临汾、运城、晋中和三门峡6个城市考核结果为优秀,铜川、宝鸡、咸阳和洛阳4个城市的考核结果为良好,吕梁市考核结果为一般。
 
  4月29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重点区域2019-2020年秋冬季环境空气质量目标完成情况通报,汾渭平原PM2.5平均浓度为7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4%。从改善幅度看,汾渭平原11个城市中,除运城外10个城市完成了PM2.5浓度改善目标,10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
 
  最后一役  攻坚2020
 
  2020年是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目标年、关键年,2019-2020年秋冬季攻坚成效直接影响2020年目标的实现。
 
  近几年,秦晋豫各地按照已出台的钢铁、建材、焦化、化工等行业产业结构调整、高质量发展等方案要求,淘汰落后产能,取得阶段性进展;各地结合本地产业特征,针对特色企业集群,确定发展规模及布局,制定综合整治方案,建设清洁化企业集群;各地坚持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热则热,积极推广太阳能光热利用和集中式生物质利用,改善城乡能源使用结构……三省在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中下功夫,花力气,取得很大成就。
 
  但是,汽车尾气仍是汾渭平原一大污染源。
 
  汾河平原交通运输结构以公路运输为主,且重型货车多、散货车多、过境车辆多。至于关中地区,连霍高速、包茂高速、京昆高速、福银高速在这里形成以西安为中心的“米”字形架构。每日有近30万辆各类机动车从该地区穿过,其中大型载客车辆和重型载货车辆占比较大,汽车尾气污染严重。
 
  4月9日,生态环境部大气司副司长吴险峰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今年2月中上旬,受春节假期和疫情双重影响,全国交通流量大幅度下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公路货运下降了77%,客运下降了39%,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下降50%左右,二氧化氮浓度下降30%左右。
 
  吴险峰表示,生态环境部将按照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总体部署,按照路、油、车统筹的思路来开展工作。路,就是引导更多公路运输向铁路运输转变。油,就是要强化监管,不断提高车用油品的质量,确保老百姓加到合格的油。车,就是要稳步推进新车排放标准的实施,进一步淘汰高排放老旧车辆。从2013年以来,已淘汰了2700多万辆黄标车和老旧高排放车辆,今年还将配合交通运输部和财政部一起推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100万辆柴油货车的淘汰工作,这100万辆车虽然只占所在省市机动车保有量的1.2%,但是淘汰以后,能够减排机动车氮氧化物30%以上、颗粒物50%以上,环境效果应是非常显著的,全国其他地区也会持续的推进。
 
  相信在中央科学部署下,秦晋豫三省联防联控,齐心协力攻坚,汾渭平原“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最后一役一定会取得巨大的胜利。汾渭平原的空气会越来越清新,我们头顶上的蓝天越来越多,越来越蓝。(文/本刊记者  张义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