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的西部面孔

2020-05-27 14:48:00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春节以来,“新冠”疫情肆虐,武汉封城,全国停工停学、居家避疫;各地严防死守,防控疫情。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战疫情,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
 
  战胜疫情后,企业要复工,学校要开课,经济要复苏,消费要提振……这是近两月来各地的“常规”动作。本刊梳理西部12省(市、区),择其特点描绘出后疫情时期各地不同“面孔”;知微见著,彰显西部的12种表情。
 
  陕西:提振消费举措多,祥和喜庆迎复苏
 
  大唐不夜城风情万种,大唐芙蓉园繁花似锦;曲江池畔十里春风,城市会客厅一派祥和喜庆。
 
  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在西安饭庄,总书记看着厨师正在装盘的食物,用地道的陕西话说:“这是凉皮子、洋芋擦擦,还有陕北糜子糕。”他走到一家名叫“有何名唐”的汉唐服饰店攀谈;他倾听“陕西礼物”店主陈耀武介绍凤翔脸谱;他看过“遇见”街边店店主展示的用古香做的刺绣香包……大唐不夜城留下习近平总书记的身影。疫情后,总书记依然时刻牵挂着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消费,牵挂着市场的复苏和繁荣。
 
  今年春节以来,作为西安城市会客厅之一的大唐不夜城沉寂了好几十天。疫情防控有力有效,复商复市有条不紊地推进……大唐不夜城正是疫情后西安消费市场的缩影,也是陕西经济艰难复苏的掠影。
 
  为了应对疫情冲击,提振消费,陕西省神木市在4月3日率先宣布要发放消费代金券。此后,从省会城市到中小城市,陕西各地都在酝酿发放各种消费代金券,一大波消费券纷纷在4月份上路。延安市启动2020第二届夜经济夜生活暨“悦夜延安月越精彩”主题系列活动,联合多位商家以不同形式发放9680万元惠民消费券;宝鸡市商务局联合中国银联陕西分公司等10家银行和重点龙头商贸行业,发放惠民消费券225万元;渭南市投入约500万元,带动中国移动等企业发放2亿元惠民消费代金券和专项消费代金券;西安市碑林区携手招商银行举办为期1个月的“品质消费我有‘招’”活动,向市民发放无门槛消费抵扣券,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全面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五一假期,各地又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市场促销活动,拉动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西安市举办“花开长安·2020西安云上购物节”,并开放20家商业综合体门前广场进行促销;铜川市以“电商助农有话耀说”为主题,开展区长电商直播活动,为铜川特产代言;咸阳市举办2020咸阳“红五月”健康消费季活动……老百姓能明显地感觉到,随着总书记来陕调研结束后,全省各地的街道两边,门店纷纷开业,顾客盈门,一派祥和喜庆中,经济复苏,消费提振。
 
  重庆:复工复产忙又忙,经济发展更沉稳
 
  明月山下,御临河畔,重庆两江新区工业园区,一家家企业陆续复工投产,一个个项目加快开工,沉寂一个多月的机器轰鸣声再次响起……作为唯一位于西部的直辖市,是我国西部的工业重镇,也是西部经济的晴雨表之一,有序快速地复工复产,是这座城市凝重沉稳的表情。
 
  4月的重庆,尽管不时还有阵阵春雷滚过两江四岸的上空,随风入夜的淅淅春雨亦会打乱人们换装的节奏,但洪崖洞的灯火已经璀璨如昔,解放碑的钟声也照常准点敲响,没有什么能够阻挡生机勃勃而来,重庆经济发展依然沉稳。
 
  作为渝派企业的排头兵,重庆54家上市公司不管是抗疫情还是抓复工,都是冲锋在前,一马当先。
 
  作为全国最大的中成药生产企业之一,太极集团早早就加入战“疫”序列。据悉,为满足各地防治药品的迫切需求,太极旗下商业、物流板块春节无休,持续奋战,千方百计完成各地战略物资调配;生产单位则自1月28日起,严格按照防控要求,有序复工复产。
 
  在疫苗开发领域,智飞生物的全资子公司智飞龙科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于1月29日签订《合作意向框架协议》,合作加快2019-nCoV疫苗开发。1月30日,在董事长蒋仁生领衔下,公司各级防疫领导机构成立,迅速整合资源,集中精干科研人员全面推进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工作,研发团队从年前开始便假日无休。
 
  打通“堵点”,龙头车企带动上下游一起复产。
 
  少一颗螺丝钉,缺一枚螺帽,生产线就运转不起来,制造业产业链环环相扣。作为重庆产业版图上的明珠,“长安汽车”在复工复产中起到了重要的牵引作用。“我们复工复产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供应链中断,关键时刻我们梳理了200多家配套企业的复工复产需求清单,在各级政府部门支持下,供应链快速打通,目前产能已全面恢复。”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说。
 
  政策鼎力扶持,百业高效协同,重庆复工复产的脚步坚实而有力量。3月初《重庆市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和生产经营若干政策措施》出台,这个被称为“复工复产40条”的加强版新政,从加大金融支持强度,加强财税纾困力度,降低生产经营成本等方面推出40条强有力政策,加快了重庆企业复工复产的稳健步伐。
 
  四川:各种喜讯频频传,成都“东进”步伐急
 
  四川是西部地区人口第一大省,也是西部经济体量最大的省份,疫情后复工复产、外出务工、消费提振、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有重要动作,可谓“表情”丰富。
 
  4月15日,四川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经济工作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意见》,从8个方面,提出30条具体意见,明确进一步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推动全省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8个方面包括推动重点产业稳定增长、扩大有效投资和提振消费、帮助企业提速增效、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大民生托底保障力度、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等。5月以来,四川喜讯频传,德阳、绵阳获批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加上此前获批的成都和泸州,四川省获批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城市已增至4个。
 
  5月6日,成都东部新区授牌,多个项目集中开工。四川省设立成都东部新区,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成都东进、重庆西扩”重要指示精神,着眼战略全局和未来发展,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做强成都极核作出的重大部署。
 
  这些频频传出的区域发展喜讯,让我们看到了四川“激进”的表情。
 
  此外,在提振消费方面,四川不少地方发放消费券,部分景区免费开放或推出全年半价、打折等优惠措施。多地市鼓励“五一”、端午节假日与带薪休假连休,形成黄金周,错峰出行,避免扎堆,推动旅游市场恢复。全省112家景区实行免费开放,部分景区还推出全年半价、打折等优惠措施。针对部分受疫情影响的中小旅行社和营业场所,不少市县也出台了给予补贴等纾困政策。
 
  贵州:十条红色旅游线,线线催促复苏早
 
  5月3日,任云义深情地向游客讲述着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的故事。她或铿锵有力,催人奋发;或娓娓道来,沁人心脾;或钩沉索引,引人入胜。任云义是四渡赤水纪念馆的红色故事讲述员,后疫情时代,贵州推出十条红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加快推动旅游市场复苏。
 
  4月11日,“重走长征路共赴春之约”2020年重走长征路启动活动在贵州黎平县举行。贵州首次推出以长征文化遗产为核心的十条红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分别是:爽游贵阳,重温红色文化之旅;醉美遵义,红色经典之旅;“遵”寻初心,“我的青春正当红”研游之旅;红色圣地,“韧性”骑行之旅;六盘水“三线”“三变”红色之旅;风情黔东南,红色传承之旅;不忘初心,伟大转折之旅;黔南州“忆峥嵘”红色之旅;黔东门户,丹砂之恋红色之旅;重走长征路,深度体验游。
 
  此外,贵州全省文化和旅游行业,连续开展“放飞心情乡村游”等促消费助发展“四进”活动,启动“扩大文化旅游消费行动”,持续推进“贵人黔行”新景区新线路新产品主题宣传推介,迅速调整实施A级旅游景区免费开放政策,并在节前发放3000万元的消费券,有效预热了假日旅游市场。
 
  由于筹划安排早而有序,加上近期贵州全省气温适宜,民众出游意愿强烈,旅游业恢复形势积极向好,呈现稳步复苏态势。贵州各地旅游景点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的六字方针,确保了假日文化旅游市场安全、平稳、文明、高效、有序。据统计,五一假期贵州全省累计接待国内游客2309.4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4.80亿元,按可比口径测算,分别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的51.9%、47.7%。
 
  五月份以来,全省A级旅游景区开放率达99.52%。黄果树、梵净山、荔波等重点旅游景区达到最大控制流量,省内游、乡村游、城郊游市场基本恢复,文化旅游业复苏势头持续强化。
 
  云南:温柔广撒消费券,云南迎来新局面
 
  云南省是我国又一个旅游强省,文旅产业在云南GDP中占的比重比较大。七彩云南的遍地美景,一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疫情还在国外肆虐,阻止了游客前来云南观光的脚步。云南各地广撒旅游消费劵,刺激家庭游、都市休闲游等新业态,使云南文旅产业快步复苏,迎来新的局面。
 
  4月25日,昆明市召开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五次新闻发布会,通报商贸服务业复工复产情况。
 
  昆明市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释放消费潜力,提振消费信心,激发消费热情,采取“政府为居民消费买单”的方式,对餐饮、旅游、住宿、体育等领域发放1亿元的消费券。其中,旅游消费券4500万元、餐饮消费券4000万元、体育消费券500万元、困难群体消费券1000万元。此举既为疫情冲击较大行业解难纾困,又考虑到社会各阶层居民不同消费需求;既凸显保经济保就业,又突出保民生保运转。
 
  这个五一假期,七彩云南迎来文旅发展的新局面。昆明至大理“赏风花雪月”、至丽江“逛丽江古城”旅游列车发送旅客17.6万人次;昆明至曲靖、宣威“游爨文化故里”旅游列车发送旅客7.4万人次;昆明至建水、蒙自“品梅”旅游列车发送旅客6.2万人次,均在清明节假期客流基础上有进一步提升。家庭出行、都市休闲等出游需求增加;智慧预约分流、短途健康出行产品、特色新意活动为旅游市场回温加大马力。
 
  据统计,5月1日至5日,云南省累计接待游客996.62万人次,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的66.8%;实现旅游收入78.58亿元,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的68.6%。云南省已开放旅游景区328家,开放率98.5%;已恢复营业的星级饭店454家,占总数的74.4%;恢复省域内经营活动的旅行社382家,占总数的36.5%。
 
  广西:决心奋战100天,稳住经济增长面
 
  为统筹推进广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广西印发《关于奋战一百天攻坚二季度稳住上半年经济增长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26条措施,全力奋战一百天、攻坚二季度,稳住2020年上半年经济增长,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投资项目是拉动广西经济增长的“强引擎”。《若干措施》明确,广西要统筹推进重大项目二季度新开工51个、总投资506亿元、完成投资15亿元。重点推进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二期、南宁国际文化旅游休闲聚集区一期、恒大文化旅游康养城、中国电信东盟国际信息园数据中心等项目开工。
 
  同时,广西出台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意见和建设规划,统筹推进5G、数据中心、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人工智能等建设,储备“新基建”项目500个以上,总投资超过6000亿元。加快中国移动5G基站、中国东盟大数据中心、北部湾智慧港口等重大项目建设,力争二季度开工建设鲲鹏生态产业园,实现平安跨境金融数字化平台、平安互联网医院和高端医疗中心等项目落户广西。
 
  《若干措施》提出,着力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在扩大汽车消费方面,支持区内整车制造企业让利于民,对车企补贴消费者竞价费用给予相应奖励。
 
  同时,针对保障和民生改善,《若干措施》提出,加强援企稳岗和就业保障。强化对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将2020年3月至6月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的每月价格临时补贴标准提高一倍,并将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领取失业补助金人员纳入政策范围。
 
  积极扩大投资,坚持项目拉动经济发展,后疫情时代广西的表情是:硬汉!
 
  甘肃:“神兽”乐归校,全面迎复课
 
  疫情影响之下,全国学生居家学习,“网课”一时成为“停课不停学”的教学方法。离开学校教育环境的约束,一些学生在“网课”之余,在家的玩法花样频频上镜,微信朋友圈戏称“神兽”出笼。家长期盼着,学校能早一点开学复课。
 
  4月8日,是甘肃省兰州市高三年级复课的前一天。兰州二中的教师们早早地来到学校打扫、消毒,为高三学生顺利、安全返校复课做好准备。4月9日早晨,居家复习的莘莘学子们戴着口罩、迫不及待地来到学校门口,等待进校检查。值岗教师有条不紊地严把学生进校门、入课堂、就餐、就寝、离校等各个关口。兰州二中负责人表示,复课后,班主任还将不断教育和提醒学生戴口罩、勤洗手、勤喝水、常通风、少聚会,讲究个人卫生。班委会将积极负责,督促值日生每天搞好教室和区域卫生,勤开窗户通风。
 
  不仅家长们期盼着学校早点开学,这些在家里呆腻了的“小神兽”也乐呵呵地想早一天回校。兰州市4月9日起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已有序开学。具体开学时间为:普通高中毕业年级、中职学校毕业年级4月9日开学;初中毕业年级全市统一4月13日开学;普通高中其他年级、中职学校其他年级安排4月13日开学;初中其他年级、小学高年级(四、五、六年级)安排4月20日开学;小学低年级(一、二、三年级)安排4月23日开学。高职毕业年级安排4月13日返校,其他年级安排4月20日开学。各区县需根据疫情防控形势统筹安排,做到错时、错峰开学。幼儿园、特教学校待疫情结束后开园、开学。
 
  甘肃全省各地开学后,很多学校实行了校园封闭式管理,禁止校外无关人员进出校门,严格执行入校一律进行体温监测制度,统一进出通道,预留应急通道,学生入校时全程佩戴口罩。
 
  戴着口罩上课,是4月、5月份全国各地学校的常态化新气象。每一幅口罩背后,流露出“神兽”们勤学乐学的表情。
 
  青海:高原夏都城更美,幸福西宁更怡人
 
  被誉为“夏都”的青海省西宁市,春天的脚步姗姗迟来。
 
  刚刚进入5月,西宁市人民公园内25.5万株、7000平方米郁金香盛开,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入园赏花。缤纷的春色、精彩的活动生动诠释着来自幸福西宁的魅力,千万张笑脸汇聚成这个春天最亮眼的西宁表情,四海宾客幸福相聚在这里,感受着浓浓春色。
 
  西宁市民张启林不断按动相机快门,记录下这暖暖春色。他身旁簇拥着无数慕名而来的游客,一些市民在鲜花旁跳起了欢快的锅庄舞。站在万花丛中,游客张娅由衷感叹:万花丛中,锅庄欢快,幸福西宁,深以为然。
 
  向前望去,人民公园美丽的湖心岛内游船如梭,天空湛蓝、湖水泛绿,不时有海鸥飞来飞去。工作人员介绍说,湖心改造后变宽变大,湖内放养了大量鱼苗,吸引了许多海鸥久居此地。
 
  高原夏都城更美,在“五一”小长假期间,北川河湿地公园内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湟水河两岸绿道上散步的市民休闲惬意;南川河边美丽景色鸟语花香。绿水穿城的“三河六岸”成为市民休闲“打卡”新地标。
 
  “这几年西宁的生态环境不断在变好,城市里的公园越建越多,湟水河、南川河在政府的治理下也越来越清澈。这个‘五一’假期天气特别好,每天带着家人、孩子在河道上骑骑车,享受这种慢生活真是一种很幸福的体验。”家住小桥大街的市民董女士有感而发。沿着绿道一路前行,以绿色植物为底色的景观带中,碧桃花、丁香花、牵牛花开得正艳。行至一段就会有休闲娱乐的小花园,花园内设置了休闲椅和健身器材,供市民休闲停歇。傍晚伴着夕阳的余晖,市民们带着小孩、牵着宠物,在绿道、公园散步,说不出的惬意。
 
  走出居家避疫的高原人民,更喜欢这种“慢生活”。愿这种幸福表情,时时刻刻洋溢在每一个青海人民的脸上。
 
  宁夏:直播带货“吸粉”忙,塞上银川消费暖
 
  进入5月份,银川金凤万达广场三楼搭起了直播间,每天直播7小时,每1个半小时更换一次品牌商家,商家的直播带动了线上销售,也带动了线下的销售。直播带货是近几年的营销新模式,在疫情影响下的特殊时期,这种营销模式更被消费者认可了。4月30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启动了2020“缤纷塞上·惠民乐购”消费季活动。银川、石嘴山、吴忠、固原、中卫市分别举办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增长、“乐购石嘴山·畅玩在绿城”“城市放心购物节”“券送百万·乐购固原”、中卫消费促进月暨文化旅游购物节等主题活动,惠民让利活动形式多样,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呈现出活动参与度高、覆盖范围广、让利空间大等消费特点,带动商户经营信心倍增,消费市场逐步回暖升温。
 
  5月以来,宁夏各地依托重要商圈、特色美食等重要餐饮消费热点,有序开展各类“吸粉”促销美食活动,释放“压抑”已久的美食消费热情,全域短途旅客、家庭聚餐拉动客流增长,多以中快餐、家常菜为主。“夜经济”重新焕发活力,怀远夜市、宁夏观光夜市、银川鼓楼尚街、中卫美食街(观光夜市)等小吃夜市成为吃货们的打卡地,呈现出消费节奏快、内容丰富、价格稳定等消费特点。
 
  宁夏自治区商务厅的监测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宁夏16家大中型百货店、专业店、超市实现销售总额1.67亿元,基本恢复到疫情发生前正常水平。在“假日经济”带动下,宁夏自治区消费品市场人气显著回升,市场回暖态势明显。
 
  内蒙古:草原美景依旧艳,内蒙古人游内蒙古
 
  往年的五月,内蒙古草原会迎来当年首个旅游小高峰。国内外游客赶来参加内蒙古大兴安岭一年一度的“杜鹃节”,被“上帝打翻调色盘”而渲染出的内蒙古山川、草原、河流;走进刚扎好夏营地的牧民家中,体验给羊羔打耳标、给马驹打马蹄钉的草原游牧生活……
 
  今年五月,内蒙古旅游的主要方式变成了“内蒙古人游内蒙古”。一日游、短途游、周边游,“五一”假期,内蒙古自治区游客占到91.81%。受疫情防控和季节因素影响,跨省区及长途出游受到限制,旅游人数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较大。
 
  五一假期,内蒙古自治区接待游客227.34万人次,实现旅游业综合收入6.504亿元。假日旅游市场呈现安全平稳、有序发展良好态势。
 
  为做好“内蒙古人游内蒙古”活动,4月份内蒙古文旅厅发布56条春夏季旅游线路,包括4条精品旅游线路、10条主题旅游线路和42条专题旅游线路,引导大众健康安全有序出游,助力自治区文旅产业复苏。
 
  更可喜的是“红城·青城手牵手”文化旅游系列活动5月1日在乌兰浩特市启动。乌兰浩特蒙古语意为“红色之城”,1947年5月1日,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府——内蒙古自治政府在这里成立。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两市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富集,文化旅游资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
 
  目前,两市已确定红色文化、非遗传承、文创研发、旅游推介、艺术创作等6个方面合作主题、20项合作内容。这是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建、客源互送、合作共赢的案例,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各地旅游景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同步进行的典范。
 
  新疆:天山南北已盛装,“云旅游”预迎游客
 
  和青海、西藏一样,内陆腹地新疆的春天也来的稍晚一些。进入5月,天山南北纷纷盛装以待,迎接全国各地游客。
 
  全疆各地各景区在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前提下,抢抓机遇补短板,创新业态添动能。进入5月,全疆440家A级旅游景区恢复开放率达83.9%、全疆585家旅行社复工复产率达89.91%、全疆368家星级饭店开业率94.80%。疆内旅游正“动起来”“转起来”“热起来”。
 
  4月,“一部手机游新疆”平台上线,基本实现新疆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等线上服务,为新疆旅游提供了新的选择和服务。平台的上线运行是新疆旅游业迈入数字经济时代的节点性事件之一,其背后是新疆旅游抓住机遇开启“云旅游”发展之门。
 
  “景区限流让很多游客来不了景区,利用直播可以欣赏景区美景。”天山天池景区管委会的刘文艺说。
 
  在疫情防控依然继续的时候,我们发现虚拟旅行、VR赏景、网络看展等越来越和新疆旅游业密不可分了——越来越多的文旅产品、活动及服务纷纷跃上“云端”。
 
  从不得不利用“云旅游”来暂时替代实地旅游,到成为旅游业最新最炫的宣传推介方式,新疆旅游业在跃上“云端”的同时,平添了新的发展动能:天山网联手新疆旅游宣传推广中心、自治区博物馆,通过天山网客户端、央视新闻移动网、人民网、抖音、快手等全国20余家媒体平台带领大家“云游览”自治区博物馆,1个多小时直播吸引540万人在线观看;天山天池景区举办的一场健身徒步游直播,吸引了4.6万人在线观看。
 
  西藏:直播60分钟,引来92万“云游”客
 
  如果说新疆“云旅游”已经跨入快车道,那么雪域高原上的西藏拉萨也迎来了92万“云游客”。
 
  今年3月1日,1300多岁的布达拉宫迎来了网络直播的首秀——两位讲解员接力,从布达拉宫脚下的雪城,沿着路线拾级而上,开启了时长1个小时的直播。“羌仓(意为酒窖)”、珍宝馆、无字碑、下马石、强康殿、圣观音殿……讲解员向网友讲解了布达拉宫常规旅游路线的景点,同时也介绍了白玛草、阿嘎土等常被游客忽略掉的藏式建筑特色。直播中,恰遇工作人员在整理藏文古籍文献,直播画面也带网友近距离感受了具有千年历史的藏文化底蕴。
 
  讲解员还介绍了红宫金顶群的工艺、风格,并向网友展现了站在红宫顶层俯瞰拉萨城区的独特视角。
 
  布达拉宫是世界文化遗产,每年客流量在150万人次左右,并且集中在每年的5月-10月间的半年间。淘宝直播数据显示,此次布达拉宫直播总计观看量达到92万人次,其直播1小时在线客流超过全年一半以上的线下游客量。
 
  这是为响应中国国家文物局关于“新冠”肺炎防控期间,向民众提供优质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倡议,布达拉宫与江苏、甘肃、海南等地博物馆同日开启直播。
 
  布达拉宫管理处处长觉旦告诉记者:“此次在淘宝直播间开播,利用数字化的新方式,让布达拉宫走进更多人的生活。淘宝直播‘云春游’让人们足不出户就感受布达拉宫的魅力。同时,直播也营造了更有趣、更有互动性的参观体验。”
 
  布达拉宫直播秀,满足了千千万万游客畅游雪域高原的愿望;“云游”布达拉宫,也会缓解拉萨旅游旺季的各种拥挤难题。(文/本刊记者张义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