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共赴“新生活、新奋斗”——高校构建产业精准扶贫长效机制路径探析

2020-05-27 15:48:39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4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考察脱贫攻坚情况时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今年全国完成贫困人口脱贫和贫困县脱贫摘帽后,扶贫攻坚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党中央要求“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在脱贫攻坚的新阶段,高校如何结合时代特征和学校产学研优势,探索构建产业精准扶贫长效机制的路径,精准帮扶发展适合县域经济的产业,防止脱贫人口返贫,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成为亟待研究解决的新课题。
 
  高校构建产业精准扶贫长效机制的现实意义
 
  (一)促进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持续提升
 
  社会服务是高校的四大基本职能之一。尽管不同类型的高校,由于学科设置、培养层次的差异,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自身特色和多样性的特点,但扶贫工作仍是高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一项具体内容,也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产业精准扶贫则是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也提出要继续加强高校定点扶贫。高校自身的功能定位、特殊优势和发展需求,决定了其在产业精准扶贫中具有重要作用。
 
  产业精准扶贫在政府的主导下,组织社会多领域、多主体协同推进,高校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同时,定点帮扶贫困县及贫困人口,通过产业精准扶贫,有利于高校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完善培训体系、技术推广体系,延伸和拓展新时期的社会服务职能。因此,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在人才、科研、技术、培训等方面的优势,与区域的资源优势相衔接,通过产业精准扶贫对优势资源的整合、优化,创建市场优势和管理优势,将产业发展优势转化为特色产品品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带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助力政府极大地提高贫困治理的综合效益,从而形成更大的服务能力示范效应。
 
  (二)促进高校产教融合深入推进
 
  高等教育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新时代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高校建立产业精准扶贫长效机制,不仅是其社会服务职能的直接体现和延伸拓展,也是以产教融合推进内涵式发展的动力源,对新时代高等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服务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和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正处于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交汇期和转型期。高校实施产业精准扶贫,构建长效机制,是深化产教融合的一种教育实践,必将有力促进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专业与县域经济主导产业联系紧密结合的高校,可以引导师生参与到区域产业发展规划、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制定中来,以深化产教融合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同时,可以将帮扶的定点县,发展成为对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劳动教育、德育教育的基地,在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增强学校引导教职员工教书育人的实践性和自觉性。
 
  (三)促进高校产学研基地建设
 
  高校在长期的产业精准扶贫过程中,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充分利用和政府、企业、农户密切合作的有利条件,积极推进产学研基地建设,既可推动帮扶县域产业发展,又有力地促进学校教学和生产实际的结合。一是高校可以协同地方政府,将学校产学研基地建设与帮扶县域产业规划相衔接,建立长效机制;二是高校可以与大型企业深度合作,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挥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三是高校可以及时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以适应产业发展对劳动者技术技能素养的要求,增强脱贫群众的造血功能。
 
  陕西在整体布局高校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时,曾于2017年启动了103所高校结对帮扶96个有扶贫任务区县的“双百工程”。几年来,高校定点帮扶县区精准发展产业,实施智力、教育、科技、文化等各类实体项目,每所高校都建设了一个或多个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在帮扶发展县域产业的同时,依托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技能培训、电子商务应用培训、农民技术员培训等教育培训活动,让贫困群众和脱贫群众掌握脱贫致富的本领,协助县区建设乡村振兴的技术人才教育培训体系,极大地提高了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为全省脱贫攻坚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学校产学研基地的建设水平。
 
  高校构建产业精准扶贫长效机制的路径
 
  (一)高校与帮扶县区政府联合,建设特色产业示范园
 
  不同类型的高校,在整合校内产学研资源的基础上,设立产业扶贫基金,利用帮扶县区的特色资源优势,以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壮大县域经济为目标,联合当地政府,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建设与自身学科、专业特色相契合的特色产业示范园。利用专业优势推广产业技术,带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推进当地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增强县域经济和脱贫群众的造血功能,促进产教研深度融合,推动贫困县、脱贫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农科类高校在建设特色产业示范园的过程中具有独特优势,把基地建在帮扶县区,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既满足学校教学科研向生产一线的延伸和拓展,又可以推动和引领县域产业发展,为集体经济收入和贫困群众、脱贫群众增收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
 
  高校可以结合帮扶县区的实际,在当地建设产学研示范基地,为有劳动意愿的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实现就地就业;激发内生动力,为贫困群众、脱贫群众提供技术培训,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既达到他们致富的目的,还可为乡村振兴增添动能。
 
  (二)高校利用创新科技,推动帮扶县域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
 
  高校在帮扶贫困县区培育、发展特色产业的过程中,会碰到好多技术难题,特别是当地的特色产品要增加附加值,就要组织相关学科进行科研攻关,通过科技创新驱动,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推进产业升级,将产品打造成品牌,并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营销,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增强脱贫群众致富的底气和信心,推动产业良性发展。
 
  高校要结合自身资源和帮扶县域产业体系的定位,根据县域主导产业发展实际,搭建“教授工作站”“科技小院”“研究团队”等科技创新平台,选派特色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以应用技术和先进的理念去破解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实现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达到收入持续增加的目标,推动形成特色产业发展与脱贫群众致富的良性循环。
 
  (三)高校选派专家常年驻点,精准指导构建乡村特色产业格局
 
  处于贫困线下的乡村,生产条件差,增收措施缺乏,劳动力素质低,产业规模化程度低,科技水平低,抵卸自然灾害能力不强,自主发展产业难以壮大。高校可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建设“专家大院”“技术服务站”,选派科技特派员组成专家团队常年进驻,精准指导当地构建“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格局,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班,通过传授技术和现场培训等方式,让贫困群众、脱贫群众掌握标准化的生产技术,规范生产流程,推进特色产业的健康发展,带领他们走上致富路。
 
  高校科技特派员在驻点期间,不但要走进田间地头,手把手地传授先进的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对生产全过程进行技术跟踪服务,还要为当地培养“农民技术员”和产业能手,帮助贫困群众和脱贫群众优化种养殖结构,提高种养殖水平。科技特派专家团队要发挥技术培训的特长,定期举办不同类型的培训班,让贫困群众和脱贫群众掌握基本的实用技术、电子商务等知识,使他们能学会运用科技惠农信息平台进行产品营销,打造特色产业品牌。
 
  (四)高校利用自身优势培养新型农民,助力贫困县县域产业发展
 
  高校在精准定点帮扶县产业发展的同时,要设立教育扶贫基金,聚焦帮扶县域“软实力”提升。积极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把重点放在扶志、扶智、扶技上,通过对贫困群众、脱贫群众的精准培训,将培育方式由“培训”升级为“培养”,使他们由产业发展的参与者转变成产业发展的主导者。
 
  高校要充分发挥教育培训的优势,努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现教育扶贫,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群众的思想问题,提高其脱贫致富的精神动力,促进脱贫致富的行动力。同时要培育贫困地区学生成才,实施精准资助,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阻止贫困思想往下一代传递。要将教育扶贫、文化扶贫、思想扶贫有机结合,培育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增强脱贫致富的能力。要立足帮扶定点县,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以此促进当地产业的发展。要依托设立的农业农村干部学院、农民发展学院和职业农民培育学院,充分用好招生制度改革政策,面向基层组织带头人、乡村产业带头人及青年农民群体,促进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为帮扶县区培养大批本土化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
 
  (五)高校后勤部门对接贫困县区,以消费扶贫带动特色产业发展
 
  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63所,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3833万人,校均规模10605人。高校的学生和教职工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消费扶贫可以在实现贫困群众脱贫、防止脱贫群众返贫、促进农村产业升级、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高校后勤部门可在保证农产品扶贫属性、运用市场机制、充分挖掘内部消费潜力的基础上,通过帮扶县区政府的组织协调,与贫困乡镇、村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给从事特色产业生产的农民吃上定心丸,解决农产品生产的销路问题,从而带动帮扶县域产业的发展。(文/张荣刚 崔淑淇)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商学院。本文为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关于高质量发展要求下产业扶贫新模式研究”,编号:“2018KRLZ0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