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旅游业的新变化与高质量发展

2020-04-26 14:02:46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国家统计局2020年1-2月份数据显示,疫情对服务行业产生较大冲击,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13.0%,商品和服务消费大幅下降,被疫情抑制的消费需求约1.5万亿元。对旅游业来说,长期发展趋势仍然向好,旅游消费迭代升级的趋势得到加强。被抑制的需求有可能在疫情平稳后逐步释放,出现消费回补甚至报复性反弹。因此,旅游业相关部门应主动应对后疫情时代的新变化,积极调整思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后疫情时代旅游业的新变化
  
  一是旅游市场结构发生变化。后疫情时代是指疫情虽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但进入到相对平稳期,经济社会各方面仍存在着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的状态。疫情对旅游业的国内游、出境游和入境游三大市场造成重挫,旅游业消费心理、消费体验和消费倾向均产生相应变化。短期来看,全球疫情形势变化导致我国及多国采取严格措施控制人员流动,限制人员出入境。我国外交部、国家移民管理局宣布自2020年3月28日0时起,暂停持有效中国签证、居留许可的外国人入境。入境旅游遭遇暂停,而境外游客对疫情的担心和恐惧,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出境旅游,这些因素综合作用,提高了潜在游客的长期防范意识,抑制了境外游客的入境消费意愿和行为。长期来看,疫情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有限,旅游市场供需两侧也发生重大改变,游客消费观念将会更加倾向于安全、自然、绿色和健康。从旅游体验来说,游客将会更关注健康,青睐于休闲、康养。消费频次的变化则体现在自驾游、短途游、乡村游和家庭游会发生明显增长,壮大旅游业新的增长点,为转型升级提供时机和方向。
  
  二是旅游消费内涵发生变化。疫情促使消费者对旅游服务和网络结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助推5G、人工智能(AI)等网络信息技术与旅游服务的融合进一步深化,有利于解决旅游消费领域存在的供需数量和结构之间的不匹配问题,进而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百度地图上线的“AI云旅游,足不出户看世界”体验,AI导游服务用户数达1亿,覆盖超过2000家景区。敦煌研究院推出的“云游敦煌”系列展,透过屏幕全方位地欣赏莫高窟一年四季的美景,全景式地浏览30个敦煌石窟的内景。国家博物馆以及各地区博物馆也运用AR/VR、AI技术对文物进行虚拟讲解、“复活”展览对象并与之互动、展示暂时无法展出的藏品、创建博物馆AR游戏以及AR馆内导航等一系列云游服务,充分满足居民旅游需求。随着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及其在旅游业的应用程度和水平不断提高,文旅融合迎来新契机。线上虚拟旅游体验和线下沉浸式体验的旅游互动进程得到明显提速,后疫情时代的旅游业将在在线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加速中高质量发展。
  
  三是旅游产品升级趋势发生变化。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产品存在着“大众化产品过剩,中高端产品不足”问题,个性化、品质化旅游服务供给不足导致旅游业收益一直较低,企业之间竞争也主要依赖于价格变化。旅游企业为提高在后疫情旅游时代核心竞争力,将对旅游消费特点和倾向进行科学分析、合理预测,利用现代科技充分发挥产业融合优势,围绕文化、体育、健康、医疗等与文化相关的主题内容,以实现旅游产品的迭代创新。乡村度假、家庭休闲、医药康养等一批产业融合性旅游产品将会有着较大的增长空间。从旅游产品升级趋势来看,中短期内旅游产品创新会以旅游+健康、旅游+科技为主题,长期将呈现平台式创新的特点,旅游业态和服务产品会趋于多样化、品质化和个性化。
  
  后疫情时代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思路
  
  一是推进区域旅游协同发展。首先,加快旅游区域协同发展。推进实施长三角、京津冀以及川东北等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示范建设,联合设立旅游专项资金,整合各地旅游资源,共同推出面向不同消费群体的旅游枢纽、旅游产品及线路,加快形成旅游品牌互动体系,推进旅游业区域协同发展,积极开发有区域特色的品牌旅游产品,形成区域特色鲜明、需求层次多样的文化旅游产品供给体系。其次,积极发挥旅游协会作用,支持旅游企业建立旅游合作联盟,积极开展市场营销活动。再次,搭建旅游合作平台。搭建政府主导、企业合作的旅游合作平台,以国际旅游名城、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和世界遗产为着力点,推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跨境旅游合作,打造“一带一路”国际旅游精品线路,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
  
  二是加快旅游业数字化转型。首先,完善旅游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优化旅游服务环境和配套设施,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为国内外游客提供便捷语言服务和移动支付解决方案。其次,开发符合游客偏好的旅游产品,培育迎合新消费理念的康养旅游、生态旅游等新业态,挖掘我国旅游资源潜能。利用短视频直播建立旅游新业态的流量平台,为国内外游客提供线上虚拟景区观光服务,做好5G时代的新媒体运营。再次,加快旅游产业与新兴信息技术的融合,是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要注重开发云产品,将旅游数据和产品迁移上云,为国内外游客提供线上云旅游产品等数字化服务,增加线上渠道的粘性。
  
  三是创新旅游服务营销方式。首先,各地区要结合旅游当地资源,制定有前瞻性的旅游营销宣传方案,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充分挖掘旅游需求,发挥各类旅游推广联盟和机构、新媒体在旅游宣传的重要媒介作用,加快建设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其次,开发、制定旅游的新路线、新产品、新元素,加大科技支持服务创新的力度,将景区亮点和新元素融入云游体验,提高景区云游产品的体验感,加强景点建设,提升景区和企业竞争力。再次,疫情导致游客消费习惯发生重大改变,社交媒体工具在搜集景区、餐馆、住宿等城市旅游资源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引导公众参与到城市旅游形象传播中来,充分调动公众的积极性、参与性,旅游企业一定要加强利用互联网、5G、VR和AI等技术加强旅游宣传营销。例如,短视频宣传片、线上直播等形式在全域范围内进行旅游形象宣传,提升旅游枢纽品牌和形象,打造后疫情时代的全域旅游新形象,激发潜在旅游意愿。
  
  后疫情时代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对策
  
  一是适应旅游消费心理变化实现韧性增长。企业韧性的增长不仅要经受危机冲击,还有强大的抗冲击能力和化解冲击的能力。今年我国旅游市场将以国内游为主。旅游企业除关注全球疫情发展外,还应重视市场消费心理行为变化。首先,随着疫情逐渐平稳,游客对旅游品质、安全的要求和期待有所提高,在今后旅游消费中可能会倾向于家庭式旅游、更高质量的深度体验旅游、康养旅游等。游客的线上消费倾向也会进一步提升,对线上旅游产品的多样性、个性化、便利化提出更高要求。其次,要善于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进行信息收集、传递和存储,联合娱乐、购物、休闲及住宿、餐饮等行业构建旅游业供应链平台,协同上下游企业,聚集各类旅游要素,实现旅游资源供需精准匹配和流动,增强旅游业增长的韧性。
  
  二是加速旅游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疫情期间涌现的数字旅游表现出明显的发展优势,将加速旅游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和社交化转型,催生出一批新的业态和模式,重塑游客消费观念与习惯。首先,发展数字经济成为推动旅游经济的优先选项,而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等“新基建”工程与旅游业的融合将成为推动旅游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其次,在旅游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大型企业负责搭建旅游转型平台,中小型企业要积极融入线上云平台。加强企业云计算、数字化、智能化等数字化技术能力,帮助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战略应变和数字化实战能力,建设智慧旅游企业。再次,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大数据城市建设,创新旅游管理,利用大数据搭建全域旅游综合应用和服务平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技术将全域旅游信息进行汇总并分析潜在旅游风险,为全域旅游提供有效智慧支撑。以大数据为支撑,围绕旅游基础设施、行业应用服务、旅游信息安全等关键领域,参考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提高旅游公共基础设施供给水平,构建全域旅游大数据服务标准体系,在挖掘游客潜在旅游消费需求时,保障游客权益。打造旅游企业数字化核心能力,主要包括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应用、大数据分析等功能,夯实企业数字化基础支撑,提高企业应对不确定性、动态环境的能力。
  
  三是加快开发康养加休闲旅游产品。疫情使全国各地旅游景区均受到极大冲击,游客更多地关注旅游的安全性,消费心理更加倾向自然环境。各景区应精准掌握这一变化,对其旅游形象进行重构,精准对接游客新的消费心理,以吸引游客。首先,应重视医疗、健康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空间。医疗健康产业本来就是我国消费服务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领域,疫情大幅提升了公众的健康意识,因此健康旅游将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其次,全力做好健康旅游的观念推广及理念导入,加大数据、科研等要素资源在旅游康养新业态中的投入,培育健康旅游的市场主体,拓宽健康旅游的国际合作范围。加强旅游与健康医疗、生态发展之间的合作,推进医疗旅游、康养旅游和生态旅游等融合发展,培育旅游产业新业态,精准迎合消费心理转变。
  
  四是营造放心安全旅游消费环境。首先,推进“智慧景区”服务提升工作,通过小程序或APP对当地旅游资源和产品、元素进行整合,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景区服务水平。其次,加大与高校深度合作,培育入境旅游服务专业人才,为游客在旅游消费、购物、娱乐、住宿和餐饮方面提供便捷的多语种服务,提高旅游服务供给水平,改善旅游市场结构。再次,健全旅游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做好旅游企业信用等级公开工作,帮助旅客合理选择消费对象。加快推进各地探索建设特色旅游商品无理由退换制度,为国内外旅客提供放心的旅游消费环境。此外,疫情也是一次有关安全、健康的全民科学普及教育。旅游企业要抓住机会,围绕安全、放心、健康旅游主题,结合产业链条上下游企业推出“安心游”保障措施,发挥“安心游”在启动旅游市场中的关键作用,启动暂时被抑制的旅游消费需求,引发国内休闲度假旅游的重大机遇。
  
  (文/王铁山  袁壮丽    作者单位:西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
  
  [注:本文是全国统计科研项目(2016LY11)、陕西省软科学项目(2019KRM144)、陕西省教育厅重点智库项目(18JT003)、陕西自贸试验区重点研究课题(ZMZ2019003)的阶段性成果]。
返回顶部